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25-30(第13/23页)
义重大。
那不如就趁现在,图谋之,先下手为强!夜袭两关,反正部曲大部分应该都驻扎在关外,这正是天赐良机。
等两关拿下,她可能已经“怨声载道、罪孽深重”了,到时候再用[名声净化符],能将全部的负面标签洗刷干净,把净化效果发挥到极致。
视野边框的红闪仿佛一直在给谢乔注入兴奋剂,高压催生了动力,让她始终处于兴奋,甚至有些癫狂的状态。
如果放在平时,她可能会以求稳为主,苟着发育。
但现在,她眼神坚定,下定决心要搏一搏。拿下二关,一劳永逸!
这一夜谢乔都没怎么睡着,她只觉得上头,大脑神经越来越兴奋,越想越兴奋,迫不及待地要去做事。但兴奋归兴奋,她没有失去判断力和理智。
为了快速过夜,她用[寿命]拉快了时间进度。
第二天一早,视野持续红闪的谢乔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人进县府大狱,直接将羁押大牢里的陆勘的帮凶高易给噶掉。
【你下降了1点声望值。】
字幕弹出来,她无所畏惧。
声望值再低,骂名、罪名背得再多,反正都能净化回来的。继续搞事!
当龙勒城的同质化进度达到100/100时,谢乔点开【城池】,在列表里,除榆安以外,看到了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座城池。
【凉州敦煌郡龙勒城
城池等级:Lv1
城池人口:751
民忠:31
赋税收入:20贯840钱/月(可调整)
农业收入:0
贸易收入:0
城池建筑:(暂无)】
龙勒城已经破落成如今的面貌了,却还收取着每月二十贯的赋税,足见原来县府腐败剥削的程度。谢乔大手一挥,直接将赋税暂时全部关停。
民忠度肉眼可见地上升在原有的基础上上升了33点,越过了可能爆发内乱的阈值。
龙勒城内的建筑与系统不挂钩,所以显示暂无建筑。
材料齐全,谢乔马不停蹄地在龙勒城内创建第一个建造任务,[兵营1级]。
因为之前升级到五级了,具备了三线程同时建造的能力,谢乔紧接着建造初级的城墙和箭楼。一级城墙可以直接在原城墙上衍化生成,谢乔只需要补充欠缺的材料即可。
建造任务创建完毕后,谢乔快马加鞭,回了一趟大本营榆安城,调出四支[西凉弓手]和一支[西凉轻卒],另外两支[西凉弓手]则留守榆安。虽然附近的匪寇几乎都被清剿光了,但还是得防备着,有备无患。
调走的这五支部隊经过在兵营的大量训练,已经升到了2级,谢乔先对他们进行整编补员。
一级[西凉弓手]满编是10人,升到二级则能扩编至24人,只要武器和精壮人口充足就能进行扩编,但榆安的人口有限,谢乔还得留人从事其他的行业。
于是,她整编了一支24人的[西凉弓手],并将[西凉轻卒]扩编至18人,还没有满编,全编共计30人。
带上武器和马匹,领着共计72人的部曲,谢乔再返回了龙勒县。龙勒城内的兵营都建筑完毕,谢乔再对她的三支[西凉弓骑]进行整编。
之前为了省军饷,三支已经升到3级的[西凉弓骑]还从未整编过,3级[西凉弓骑]的满编人数是28人。县城内原本有马,谢乔也从榆安带了些过来,至于精壮人口,被谢乔惩罚的陆勘旧部几乎就够了。
材料充足,确认整编操作,一瞬间一道蓝光照过,三支整编完成的[西凉弓骑]出现在了谢乔面前,共计八十四骑。
新编入的骑兵也会悉数继承原部隊的等级、经验、属性和战斗力。这就是谢乔之前为什么不急着将升级的部队整编补员的原因,只要能维持部队番号满满升级即可,满编人多固然不容易全军覆灭,但军饷却是成倍的增加。
就比如现在,她原本一支部队[西凉弓骑]的军饷为每月三贯钱,现在业已飙升至每月八贯钱。
但问题不大,只要她拿下两关之地,付出的这些成本就是值得的。
通过整编的手段,谢乔迅速地在龙勒城拉起了一支一百五十六人规模的部队。
趁着二关都尉尚未察觉,战机稍纵即逝,宜早不宜迟。
与梁汾商议后,他们决定当夜就出兵,星夜奔袭,趁夜色进攻距离龙勒县城不足四十里地的阳关,以及阳关都尉府。
一切准备妥当,等到二更天,部曲整队出南门,进发阳关。
……
今年已是李益任上的第十个年头了,虽身为阳关都尉,然边境苦寒,在此为官,就是流放。
他的故土,远在徐州的膏腴之地,东海之滨。一朝跟错人,被牵连贬黜,有生之年大概很难再回归中原了。但朝中连年的举措,以及他探听到的各地的消息,让他在看到希望同时,野心也被激发了出来。
刘家几百年的天下该终止了,汉祚将尽,天下必将大乱,趁势而为,先下手为强,割据一地称霸者,方为英雄。
李益抱负高远,但他也深知自己能力不足,武力几乎为零,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玉门都尉冯悉。他并不主动去劝什么,不泄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不着痕迹地暗暗传递一些信号。果不其然,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冯悉与龙勒县尉陆勘一拍即合,并主动拉他入伙。
顺理成章地,三人敬拜社稷,结为生死兄弟,誓永不相负。
实际上,他这把这两人当棋子罢了,一个蛮横无礼,一个嚣张跋扈,也配跟他称兄道弟?天大的笑话。
阳关的油水远比玉门多得多,这些年来,匈奴人在北,北边的线路基本废弃,鲜有人迹,但南线尚有商队往来通行。
他身为阳关都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要把握住。是以,他暗地里盘剥商队的同时,还派人从河西几郡诓骗了些织娘。
在城关南侧的山脚,他筑起了隐蔽的屋舍,当做织坊。再移植桑木养蚕,勒令织娘昼夜不停地纺织各式丝绸。织造出来的丝绸他派自己的商队直接送去南线诸国,换取珠玉宝石,完全避开了北边的匈奴人。中途没有盘剥,因为他自己镇守着城关,利润尽数归他一人所有。近些年来,河西走廊上多兵祸匪患,羌乱时常发生,但他直接省掉了最难走的一段路,因为是就地织造,自产自销,大大地缩短了商队的行程和时间。
丝绸永远是西域各国的紧俏货,短短几年,商队往返西域南线各国数十趟,他赚得盆满钵满。为此他还在都尉府内掘了地窖,所得全藏在里面。每当他下到地窖的时候,举起油灯一照,满屋子亮闪闪。
至于与冯悉、陆勘二人结拜起事,他拿出去募兵的钱资不过百之一二罢了。
地窖的他自然私藏着,蠢货才全拿出去。至于他的“大哥”和“三弟”,他们能成事成事,成不了事,他丝毫不会犹豫反戈一击,行背刺之事。这年头,优柔寡断讲道义的,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李益从地窖里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