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25-30(第11/23页)

    被陆勘踹在地上的那名瘸腿男子没有受到致命伤,但也伤得不轻,谢乔从百姓中问到了大夫,让他带去医馆救治。至于陆勘与几名兵卒的尸体,也吩咐人拖去城外掩埋处理。

    随后,谢乔将被缴械的四十八名兵卒统一带去县府审问。

    头顶着【草菅人命】的标签,谢乔发现被审问的这些兵卒连跟她对视的勇气都没有。

    当她怒而拍案时,皆被震得瑟瑟发抖,随后事无巨细,不敢隐瞒,把事情全部交代得干干净净。

    “……”

    她貌似发现了骂名标签的妙用。

    谢乔采取单独审问的方式,因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他们一定来不及串供。一一单独审问,再从中比对,她很容易就梳理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两年多来,在龙勒发生的这一切的主谋元凶都是陆勘一人,陆勘的亲信,他麾下作用最大两个的帮凶,其中一个兵长死在了谢乔的弩箭下。

    另一个人名高易,就在这四十八人中间,谢乔将人纠了出来。去年前任县长遇害,下刀子的就是他,城內几次杀人纵火,陆勘不便出面,都是他去做的。

    杀他会掉声望,但更放不得,谢乔遂命人将他收押进县府大狱,稍候处理。

    至于其余的兵卒,大多是被胁迫的,还有好些是被陆勘从百姓中间强征入伍的。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谢乔罚他们即刻动身去清理城內废弃屋舍、收尸,并从废墟中采集石料、木料、布料等建筑材料,为后续城內的基建做准备。

    因为谢乔得到了一个紧迫的情报:陆勘联合玉门都尉冯悉、阳关都尉李益,三人已经拉起了上千人的部曲。

    三人关系匪浅,如果陆勘失踪太久,两位都尉必然起疑,届时她要应对的就是上千人的武装。

    所以趁现在,她必须要尽快地做好准备,同质化龙勒城,紧急修筑城防设施,尽可能多的招募部曲、训练部曲。

    随着县尉陆勘的死,龙勒城內的兵权自然而然全數归谢乔所有,同质化进度条大跨步地飞升到了81/100。龙勒县的行政权、軍事权皆已尽數在手,最后只剩下民心需要进一步笼络。当然这已经不是什么難事了,预计两天内就能成功爬到100/100。

    将差役都屏退后,房间里只剩下谢乔和梁汾两个人。

    谢乔把县府的舆图铺在桌案上,舆图上标示着龙勒全境地形地势,玉门关与阳关皆包涵在里面。

    “梁将軍,不知你对玉门都尉、阳关都尉这二人可熟悉?”谢乔问到。

    敦煌郡共置三都尉,除了两关都尉以外,另一个就是梁汾之前担任的职务,敦煌中部都尉。中部都尉总管郡治及敦煌城以东各县的軍事治安,地位上略高于二关都尉。论起来梁汾同他们算同僚,所以谢乔先从他这里打探打探情况。

    这几日一直处于易容的状态,梁汾跟在谢乔身旁充保镖,话不多。在被问之前,他就想找机会透底了,现在正好和盘托出。

    “主公,我在任上时便觉察到这二人渐生反心,屡次提醒张栗,他皆不听。而今果然已经成了气候。”梁汾手指落到舆图上的玉门关,“玉门都尉冯悉,自小习武,曾任临羌县尉,与一些羌人首领结识。冯悉其人颇有些武力,万不可轻视。”

    手指再落到阳关上,“阳关都尉李益,其人阴损狡诈,武力不高,但善于蛊惑人心,乃贪财好色之徒。”

    谢乔默默地记下来,心里有數。想起之前产生疑惑,继续问:“梁将軍,你认为他们这上千人的部曲会驻扎在何地?”

    之前审问的五十兵卒是陆勘的私人武装,只跟随护卫陆勘,并不与部曲合算,所以谢乔没能从他们嘴里问出更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他们并不知情。

    毕竟千人的数量太大,一旦有官吏走访,他们谋反就是铁证如山,所以这支部曲需要隐匿,不可能堂而皇之地放在玉门都尉府与阳关都尉府。

    谢乔在两关之间的广袤沙地上跑过图,都不曾在野外见到过部隊驻扎的痕迹。且养着上千人的部曲需要大量的粮草,就算陆勘能在龙勒县内剥削百姓,也决计不够的。

    那就只有一种情况。

    梁汾的手指与谢乔的目光同时落在了舆图之外。龙勒县境的舆图只囊括了龙勒县的范围,到两关附近就截止了。

    梁汾说:“玉门关以西二十里,有一大片沙中水草堆,前朝曾在此修筑驿馆,供往来商旅歇息,后因战事废弃。期间水草丰茂,树木丛生,他们极有可能屯兵在此,耕地种粮。”

    沙中水草堆即绿洲,此地又离玉门关近,位置绝佳。梁汾的情报坚定了谢乔的想法,那就是部曲不在关内,而藏在关外。

    谢乔心里有数了,但仅仅是有数。敌方势大,她处于绝对被动局面,一步都不能出错,还需要从长计议。

    至于偷袭、先下手为强、趁敌方没反应过来之前先动手这种事情不要想,更没法去想。除非真正开始谋逆割据,否则在此之前,冯悉和李益皆是大汉的官吏,杀一个县尉陆勘就已经让谢乔“名誉扫地”,都尉的官职还在县尉之上,什么后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更不用说处冯悉李益之外的兵卒,每杀一人,都会扣掉她的声望值。

    自打被打上骂名、罪名的标签,视野邊框开始红闪,谢乔感觉头上仿佛被戴上了大圣的紧箍咒,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行为严重受限。

    夜里,谢乔躺在床上,突然惊觉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榆安的民忠、梁汾和谢均的忠诚、部曲的忠诚,全面地在下降。原因自然是她掉到负数的声望值。

    她带过来的这三支[西凉弓骑]忠诚值从10/10降到了8/10,而梁汾本就不太高的忠诚度从72/100降到了68/100。人物的忠诚掉到60以下就有可能指挥不动,一旦掉到20以下,可能会直接脱离主公的掌控。再往下掉,人物背刺主公都可能发生。

    谢乔一瞬间头皮发麻,忠诚的掉落速度遠超她的想象,可不能再随便杀人了。

    第二日,四十七名戴罪立功的兵卒继续在谢乔的安排下清理废墟、采集材料。

    谢乔则继续带人在南门为百姓布粥施饭,这次她换成了火烤土豆。百姓在苦难中太久,被高压压迫太久,本对生活无望,但因为这几顿吃饱,脸上渐渐焕发了生机。

    与此同时,谢乔决定征募一支民工,外出砍伐枯死的树木、挖掘石料,为接下来大规模的城防建设做准备。城内的材料显然是遠遠不够的。她的西凉弓骑也得派出去。

    狂掉的忠诚度进一步给谢乔敲了警钟,那就是主动出击万不可取,在骂名消掉之前,只能被动防御,尽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平化解矛盾。

    试想一下,冯悉、李益二人为兄弟报仇,率千人之众大兵压境龙勒城下。可抬头一看到高大且坚不可摧的城墙,林立的箭楼,女墙内密集的弓箭手,自然不敢冒进攻城。

    他们如果更多地为自身利益考量,为保存实力选择退步自然最后。若是执意报仇,就派遣梁汾城下叫阵,斩其头目,应当就能喝退了。

    所以谢乔当下一切行动的方针就是全力搞基建,避战。

    为了她的大目标,至少在明年黄巾作乱之前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