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恶毒假千金选择山居种田》 60-70(第14/16页)
了这样的好活计,明知她急切想要攒钱的心思,也绝口不提这事儿。
还是她自己无意间发现,然后摸去了镇上这家巾帕铺子,提到林瑶的针线是自己教的,铺子老板娘才也给了她绣绢帕的活儿。
不过她胆小,一开始并不敢接,因为这绣绢帕还没见到钱,便先要垫不少钱进去。
一方素绢帕十五文,这钱她是拿得出来的,可那绣绢帕的丝线非得是淡彩丝线不可,寻常百姓用的麻线和粗丝是不成的,而这淡彩丝线只一两就要一百文!
因着这个,她纠结了两三个月才下定决心。
那段时日,她夜里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想,林瑶那小丫头片子都有这魄力,她难道还不如一个小丫头?于是她一咬牙,愣是问老婆子抠了一笔钱出来,买了那丝线回来。
后头叫她挣到钱了,她这一算,这才笑咧了嘴。
虽然丝线贵,但一两丝线能用好久,能绣好多方绢帕出来。除却本钱后,她挣的仍然不少!
只可惜后来大嫂那个贼贱东西见不得她好,竟去镇上打探这绣帕子能挣多少差价,还告给了家里老婆子。
那时候没分家,大家伙挣的钱都得充公,她绣帕子挣的钱原本只上缴了一半,剩下全攒着了,可大嫂这么一闹,老婆子黑了脸不说,她之前攒的那些也全都吐了出来。
可即便自己遭了殃,她也没把林瑶供出来不是?
林瑶攒的那些钱可都好好放着呢。她一个没出嫁的姑娘闷在屋子里不出来,也没人说什么,可她张巧花不行。她得干活,她绣帕子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还都被一大家子看在眼里,她绣过多少绢帕根本瞒不住!
也正是因为她知道林瑶攒了不少钱,当年分家的时候才一时鬼迷心窍,拾掇着林大水去问林大山多要一亩地,不然也不会因此坏了他兄弟俩的情分。
要说后悔,张巧花也是后悔的,所以那日当林玉书拎着一条大肥鱼回来,说是林姝给的之后,张巧花灵机一动,晓得这正是修补两家关系的好时机。
但她万万没想到,两家修复了关系不说,她这从京城侯府回来的大侄女居然给她这般大的一个惊喜。她从前闹那些为的都是啥?不就是她儿有书可读么!
张巧花捏着林姝光滑细腻的手,看她的目光越发欢喜,“怎么就不是福星了,阿姝就是三婶的福星!”
“我一早便打听过了,镇上学塾的塾师那是秀才出身,跟稻香村老童生这样的村塾先生不一样,那老童生不拘是铜板,拿米粮、布匹和柴火等物皆可以抵束脩,这镇上的塾师却只收铜板和米粮,而光是塾师的束脩就要八百文!八百文呐阿姝!”
“再加上伙食费、借宿费、笔墨纸砚等一应杂费,一年没个三吊钱根本读不下来!我这还是往少了算。不瞒你说,三婶辛苦折腾这两三年,三五吊钱还是有的,可我拿的出头年的钱,后头呢?”
“巾帕铺子的生意被我自个儿作没了,草鞋也只这天热的几个月生意好,旁的卖青菜瓜果的根本挣不了几个钱,而别的三婶也不会。”
“结果林姝你一来就给玉书当女夫子。束脩钱省了,一应杂费省了,如今三婶托林姝的福,又重拾巾帕铺的生意。虽然这巾帕铺生意也有冷清的时候,但每逢一集哪怕只绣上八、九方绢帕,也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再加上卖草鞋,别说一年三吊钱,就是一年五六吊钱我也攒得出来!”
张巧花说着说着,一时竟抹起了眼泪。
林姝一惊,“三婶,你这是怎的了?怎么还哭了?”
张巧花吸了下鼻子,解释道:“我这是欢喜。”
她可真是太欢喜了——
作者有话说:最近更新时间有点儿混乱,我会尽快稳定更新时间。顺便询问下宝子们,大家一般啥时候看文呀
1,早上9点
2,中午12点
3,下午18点
4,晚上21点
备注:*巾帕铺陈列参考《东京梦华录》《梦粱录》
第70章 糍粑
欢喜的张巧花带着林姝几乎把街上所有能逛的铺子都逛了一遍,她如今心情好,看什么都顺眼,连街角打铁铺那光着膀子三大五粗的打铁匠落在她眼里,都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家里用的还是陶锅咧,等下回赶集,我换它一口大铁锅!”
林姝道:“三婶想买的话何须等下回,早买早用,用这铁锅做饭炒菜方便多了。”
张巧花沉默下来。
她其实只是逞一时嘴快,一口铁锅老贵了,有这钱还不如给玉书攒着读书。
林姝见她这样,有些迟疑地问:“三婶,一口锅约莫要多钱?”
她只是从阿娘那儿听了一耳朵,知道铁锅造价不菲。家里能用铁锅,还是因为周野逃荒时带了不少铁疙瘩,那铁疙瘩不能当饭吃,又沉,他辛苦带了一路,最后没有便宜别人,将那铁疙瘩连同自个儿一起留下了。
许是觉得阿爹阿
娘待他好,后来周野来镇上卖山货的时候,顺带着用那些铁疙瘩定做了一口铁锅,然后跟阿娘说只花了些许工钱。
具体一口锅要多少钱,林姝不清楚,但她知道这年头铁贵,所以她猜三四百文是要的。若是便宜,甜水村里也不会人人都用陶锅。
岂料她刚这么想着,三婶便来了一句,“打一口铁锅,一吊钱是要的。”
林姝瞬间瞪圆了眼。
多少?你说多少?!
“我老早以前便问过了。”张巧花摆着手指头给她数,“别的地方不知,但咱井溪镇,光生铁一斤就要一百五十文,一口锅怎么着也得个三四斤重罢,这还得把损耗给加进去,那就是四五斤生铁。然后咱还得给打铁匠工钱,这工钱约莫占生铁费用的三成,遇到不厚道的,那铸铁的柴火钱都要给你算进去。阿姝你算算,是不是得一吊钱了?”
林姝:……
一口铁锅造价近一贯,这底层百姓哪里买得起?在穷困潦倒的家里,这么一口铁锅都能当传家宝了!
林姝没敢再劝三婶买铁锅了,这跟劝别人不管不顾花大钱去买奢侈品有何分别?
两人逛了这一路,林姝口干舌燥额间生汗,先前喝的那一晚散茶早就不顶事儿了,自己带的一竹筒山泉水也早早饮完,她不由地将目光投向街边的那饮子小摊儿。
来回几趟后,镇上几家铺子、每个铺子卖啥林姝已记得七七八八了。
小镇没有专门的饮子铺,但街边卖饮品的小摊儿却不少,卖茶水的、卖酒水的,还有各种汤品。
茶肆里卖的是散茶团茶,但路边小摊卖的多是些草茶药茶。
酒么,大多为米酒,本地人称醪糟。
汤品的种类便多了。这汤品又称凉汤或熟水,像绿豆汤这种的最为常见,价格低廉。但像是那香药汤,便是将各种香料,譬如紫苏、竹叶、薄荷等投入滚水,熬制后密封一段时日方能饮用*。这些熟水饮子,尤其是紫苏饮,价钱上可要贵多了。
再是那花汤,以桂花、梅花等花瓣熬制,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