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想洗个白[快穿]: 280-2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真的只是想洗个白[快穿]》 280-290(第3/15页)

编写好,准确来说有编出的被赵章打回去了。

    启蒙书当然要主打一个简单易懂,让人学进去,哪能搞那么艰深。

    所以学堂建好了后没开起来,张老大这些工人又被赵章安排去建厂房了。

    仙鹤镇到这边还是有些距离,就算路好走了也不能这么浪费时间,何况一个厂子的产量已经满足不了需求。

    所以厂房势必要建,建完厂房建福利房。

    张老大他们活就没停下,他们硬是吃的身体结实不说,一直领工钱,都小有积蓄了。

    张老大都想着等歇了就讨个媳妇,生俩娃娃,送到那学堂里去。

    他就跟着虞王走,要不是虞王他哪有现在的日子。

    话说回来,学堂没开起来,之前议论的此事的文人声音更大了,大意是赵章知道教化不了万民所以不敢开学堂。

    赵章:?

    我是不是太仁慈了?

    俗话说慈不掌兵,赵章决定露一露肌肉。

    路近源带着一群士兵从一头跑到另一头,没有一个掉队的,纪律森严,俨然一副精兵之象。

    这还不算,竖起靶子,弓箭手列队射箭。

    文人在一旁看了感觉那箭不是射在靶上,是要射穿他们咽喉。

    一个个老实乖觉起来,他们怎么忘了,这位不是一个人,还有一队强兵悍将。

    当然有闹事的就有没闹事的,没闹事的赵章就问人家愿不愿意当学堂先生。

    学堂就是一个县一座先生都要不少,他那点谋士哪能散出去。

    他也舍不得这些人去教书。

    所以这些没闹事的读书人成了第一批等待遴选的先生,教的简单,薪资只会是普通水准,不过会分福利房以及包三餐,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在学问水平上没有那么严格,毕竟只是给老百姓启蒙。

    赵章占领了这一带,齐朝风雨飘摇,不说参加不了科举,就说考上去也很尴尬,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的,还能在赵章面前刷刷印象,等他称帝他们再参加科举,若是中了也能安排的好一点。

    这一批人新鲜出炉,简体字也搞得差不多了。

    赵章看了一遍,能用的就先拿过来教授这些读书人,还不够简单的再等等。

    这一下又在这群读书人里掀起轩然大波。

    又跑了一些人,留下来的却是大多数,因为他们想到了这些简体字降低了读书门槛,之前一群人嘲讽,觉得赵章的决定无比可笑。

    但是看到这些,他们就知道他是不打无准备的战,简体字推行势在必行。

    既然如此,他们若是要科举,无疑是要用简体字,现在不愿意学,以后也得学,到时候还落后一步。

    于是这些人还没当先生,先当了一回学生。

    将这些字学会,然后用简体字抄书,务必做到融会贯通,不出现多一笔少一笔的情况。

    等书抄的差不多了,启蒙教育书籍也编纂好了,这对他们来说太简单了,都不用去学。

    看一遍,就被分派到各县,开始教学任务,嗯,首先先聚集学生。

    八岁以下,五岁以上孩童分到一个班,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又是一个班,十五岁以上则为扫盲班。

    八岁到十五岁可以只上半天,十五岁以上则是上满一个半时辰。

    普通人家都是要干活的,若不是没有电灯,十五岁以上直接安排到晚上,这样也不会耽误他们干活。

    强制报名,五十岁以上可以免了,古代寿命偏短,尤其是底层老百姓,五十岁都算长寿的了。

    当然赵章也设立了奖励制度,学完启蒙教育拿到学堂颁发的结业证书可以领到两斤肉,优先进入厂里工作。

    至于那些厂里工人也在强制报名之列,要是一年内拿不到结业证书就只能被踢出去了。

    至于小孩子,拿到证书可以进行下一步学习,有天赋的可以念书,没有天赋则会教授其他技艺,像是木工、算账等等。

    这都在告诉大家读书不一定考的了科举,但是一定不是无用。

    那年老体衰的肯定是不适合进厂了,但他们也干不了多少活,时间也多,不如来学一学,还能为家里挣两斤肉不是。

    所以那是从老至幼都在学堂里了。

    至于那些大户人家赵章就没管了,他们总会想着往上爬,肯定会主动学习。

    他只有一个要求那些奴仆每天都要来学一个时辰,可以轮换着来,但必须得来,直至拿到结业证。

    反对的赵章就不客气了。

    又不是没看到赵章那次‘露肌肉’,大户人家哪里敢反对,反正只是让奴仆去识字,还是轮换着来,不耽误照顾他们。

    只是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的一个妥协,却是为未来放奴籍,取消奴隶制打下了基础。

    一批学员结业,适合念书的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学出来就可以代替现在的先生教授第一阶段的学员,而这些先生可以继续当下一阶段,或者第三阶段学习的先生,也可以加入赵章的队伍。

    一些人在其中尝到了教学的乐趣继续当先生,绝大部分了赵章的造反队伍。

    赵章不嫌人多,只觉人少。

    给他们安排好了之后,赵章没有再继续搞发展,开始攻打榆富县。

    宣武帝(曾经的二皇子)收到八百里加急头都大了,乌合族那边刚被打的老实一点这边就又窜起来了。

    他这皇帝当的也太焦头烂额,太窝囊了。

    早朝之上,宣武帝看向下面的大臣,“众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这内忧外患不是一天两天了,何况先帝还两次派兵,企图剿灭反贼,一次都没有成功,被人轻易拿下。

    如今反贼以逸待劳,还吸纳了许多百姓,这难度只增不减,怕是派遣三万精兵都不够。

    或许十万精兵才能稳妥,若是如此边疆退去的乌合族必然趁人之危卷土重来。

    彼时这齐朝反倒沦落到了番邦手中,这比落入反贼手中还要让他们痛恨。

    何况这王朝落入反贼手中,他们依旧是朝臣,只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会难过许多。

    他们心里有了谋算,却是一点不敢表露出来。

    裕文王(七皇子)可没时间等他们过多谋算,见他们不吭声主动出列行礼道:“圣上,臣愿意带兵前往榆富县,荡平反贼。”

    第283章 幕后黑手武林盟主(27)

    宣武帝哪舍得好弟弟去,若是像鲁将军战死沙场,他不仅会失去一个好弟弟,还失去了一只臂膀。

    “裕文王诚心可嘉,然而朕需要你替朕……”

    宣武帝找了个理由否了裕文王的请求,虽然他理由找的很好,但是大臣心知肚明他就是舍不得弟弟。

    若是让其他王爷去圣上肯定乐意,只是让其他王爷沾兵权这一点这就不可能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