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洗白我是专业的[快穿]》 150-160(第11/16页)
在有时间了那不得说一说。
“据朱向前所说金大彪和冯壮烈弄出动静惊动了男主人,金大彪才杀了他。”
“但偷东西都是偷偷摸摸的,就算没有经验也会小心翼翼不制造出动静。”
这一上来就把人弄醒了,他感觉是金大彪和冯壮烈有意为之。
他们两个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严家一家四口。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严家小儿子没有醒,如果只是偷东西他们根本不必杀了他。
而且偷东西带刀,他们俩大男人还怕有人对他们做什么吗?
所以这不是一场激情杀人而是有预谋的谋杀。
黄浩峰赞同郭东明的观点,“两人意外得知严家有一笔巨款,刚好金大彪又认识朱向前,财昂动人心,于是他们找上朱向前一起合作。”
“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杀了朱向前?”
共犯并不牢靠,死人才能永远保守秘密。
就像现在,他们不就知道是金大彪和冯壮烈伙同朱向前做下严家灭门大案。
郭东明也想不明白,要是怕在严家杀了朱向前暴露自己,他们也完全可以在离开严家之后行动,为什么就要留下朱向前的命?
陈夏在一旁嗑瓜子,她不处理这些案件,脑子也跟不上,在一旁听听就是了。
苗承钧是新人,他家里人说了让他多听少说话,他就抱着杯子,想说话就给自己灌水。
赵章停下笔,抬起头,“只有一个可能,他们不担心朱向前暴露。”
朱向前为人胆小小心,利益的确让他眼红参与了这起灭门案,但是他起先并不知道。
在他成为共犯后他只会更加龟缩,而一万块钱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很多了,朱向前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够他花很多年。
就算他娶媳妇,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把钱花完,这对他们来说已经够了。
郭东明毫不犹豫的否决了,“这怎么可能,暴露了就会像现在一样被通缉,像邱刚强,以为自己杀了人就在工地里打工,活动范围就那么一点,生怕被人认出来。”
他们不可能不担心他不暴露,除非……
郭东明和黄浩峰对视了一眼。
“不,不会吧。”郭东明不太确定的说。
陈夏不满:“什么不会?别打哑谜。”
最讨厌这样好端端让人知道一半藏一半的。
“他们为什么不担心朱向前暴露?”
陈夏舍弃郭东明看向赵章,苗承钧也看向赵章,落到他脸上又不好意思的移开了。
那件事情他能记一辈子。
赵章:“我猜他们逃港了。”
内地管不了港城,朱向前暴露了也无所谓。
“他们留着朱向前应该是想要让人知道他们曾经犯下的事情。”
在他们眼里这不是犯罪,是他们的功勋。
“他们就该被绳之以法。”苗承钧大声道。
陈夏怜爱的看着苗承钧,这孩子,还年轻,想法还有些天真。
郭东明和黄浩峰没理苗承钧。
黄浩峰提出:“他们既然是已经预谋好了,其实可以不用带上朱向前。”
为了一个人见证,增加灭门难度,这不符合常理。
赵章:“有没有可能朱向前是被他们钓上来的?”
很早之前他们就盯上了严家,不一定是因为那笔巨款,或者说那笔巨款让他们提前了计划,准备在那个时候动手。
“撬锁也是一门技术活。”
起码金大彪和冯壮烈看起来是不会的,于是物色了胆小的扒手朱向前。
也可能他们不是想拉朱向前入伙,而是想跟朱向前学技术。
只是那笔巨款等不得,让这场灭门惨案多了一个参与者。
郭东明几人:那这个朱向前还挺倒霉。
一个小偷干的好好的,被迫成了杀人犯。
不管如何这案子就只能停在这里了,他们的猜测也没办法被证实。
*
港城
金王虎从床上爬起来,将身边的女人毫不留情的推开,女人被推醒了不高兴的咕哝着,看到金大彪的脸色又咽了回去。
穿好衣服去楼下买了两碗皮蛋瘦肉粥和两根油条,“彪和吃早饭了。”
金王虎看到早饭又皱眉了,到港城三年了,刚开始还觉得港城就是不一样,早饭都比他们讲究,但是吃了一段时间后他有些想老家的饭了。
不过他想在港城过好日子,牺牲一点也是应该的。
他有几十万块钱,在这边可以过上以前地主老财一样的生活。
第158章 坑死养父母的养子(37)
他想的很好,他在港城也的确过的很滋润,但滋润的同时钱也飞快缩水着。
只是三年时间几十万就被他花销一空,他把那些带过来的东西也都给典当了,现在就剩下两万港币。
在港城两万用不了多久的,除非去深水埗、观塘那些贫民窟,两万可以用久一点。
这让过惯了好日子的金王虎怎么受得了。
他没滋没味的吃完皮蛋瘦肉粥,把两根油条都吃了。
没吃到的女人心里偷偷翻了个白眼。
金王虎没管她,掏了钱就让她走。
到了港城了解到这边的社团,他想过加入社团,他觉得他这样的迟早能混个老大当当,但是在这边跟老家不一样,他势单力薄,而且在这边杀人太常见了,混社团每天不知道死多少人。
他杀那么两个算个屁,再说了他有钱没必要跟这些人一样,有今天没明天。
只是他也只会杀猪,不混社团,他又不想杀猪,在这边一直没什么正经事干,坐吃山空。
金王虎揉着脸,“看来还是要回内地。”
*
赵章难得准时下班,今天正好是星期六,他没急着吃饭而是先了回住处,把自行车停好出来去小卖部打电话。
合平市
学生放学早,文具店这会儿挺清闲的,王英就架了桌子,将菜端上桌。
“老公,珍珍吃饭了。”
李超启在前面看店,李臻在楼上写作业,听到喊话就过来了。
纺织厂现在半死不活的,上半年就提出买断工龄和鼓励停薪留职,王英之前就已经和丈夫商量好了,这个消息一出来,她就去厂办让人加到了第一批名单里面。
弄出去不好办,加进去人家乐意的很,这样就相当于他们手里有一个留在厂里的名额,还能捞些好处。
王英买断工龄,拿到了三千多块钱,有了这笔钱她找厂里买下了他们住的那套房子。
王英舍不得搬走,那里虽然算不得好,但是承载她和丈夫以及孩子们的欢乐和苦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