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第17/18页)

。他直言不讳:“官家近来身体可好?”

    仁宗哭笑不得:“朕好得很!”

    “范卿,你既是肃儿的师父,想必与朕的心境相若吧?朕只是唯恐在位太久,挡了肃儿的光芒罢了。”

    一番话,说得诸位大臣都沉默了。

    也对,好久以前就是如此。是他们的小太子殿下不断筹谋国事,新招频出。官家放任乃至纵容着一切,一丝被夺权的恼怒都没有。

    就说幽云十六州吧,若说首功之人,谁敢不提殿下的名字?仔细算算,朝堂之上,他的功劳甚至能占据一半以上。

    官家并未对群臣的沉默表现出丝毫的负面情绪。他徐徐微笑道:“既然诸卿都明白,便借我一臂之力吧。”

    “可您不在,朝纲不稳如何是好?”

    官家气定神闲地捋起胡须:“朕只是当了太上皇,又不是驾崩了。”

    “……”这话可不能乱说。

    官员们觑着没有半点不甘愿,真心诚恳和他们商议的官家。还有用沉默表态的范仲淹、富弼等人,终于确定官家不是想做局整他们,而是当真有此想法。

    “那咱们应当怎么做?”

    官家:“不必提前准备什么,届时随机应变就是。”

    众大臣恍然:哦,原来是请他们当托啊。

    扶苏浑然不知自己又被做局了。出发当天,他随手翻看此行的出行名单时,轻轻“咦”了一声:“滕宗谅?”

    他好奇地问左右:“此人是不是字子京?”

    “正是?”左右恭声答道:“此人方才从巴陵外放回京。殿下认识他?”

    “单方面认识罢了。”

    和汪伦、李龟年、岑夫子、丹丘生同一系列的滕子京嘛,怎么能不认识呢?

    “我记得,他和我师父有旧来着。”

    “原来子京竟能有幸得殿下之青眼,还能被殿下记住名字,此乃他之大幸啊。”

    范仲淹恰巧路过,说道:“我一会儿便把这消息告诉他。”

    扶苏摸了下鼻子,破罐破摔道:“那师父你一会儿悠着夸。”

    很快,他发现方才一幕并非个例。不仅是滕子京和范仲淹挚友重逢,还有其他许多人,也借着群臣北上凑在一起的时间,交流感情。若不说此行的目的是祭天,还以为是百官大团建呢。

    扶苏刚感叹完,自己的亲友也马上来了。他们途经云州时,云州的官员们——王安石、苏轼、范纯仁皆是扶苏的友人。借此机会和扶苏见了一面。

    苏轼更是毫不见外地抱怨:“殿下带我阿姊做了那么大一桩事,怎么都不同我知会一声?真是太过分了。”

    将近一年未见,他和扶苏说话时,却好像两人只分开了半天,没有一点儿疏离感:“结果现在阿姊成了家中地位最高之人,阿爹他压力该很大了吧?哈哈哈哈哈哈!”

    扶苏:“……”

    嗯,熟悉的苏东坡味道。

    忽然间,他感受到脖子间凉凉的,往天上看了看,也没下雨啊?余光瞟到周围就明白了,原来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上了。所以,刚才凉飕飕的应该是飘过来的杀气吧?

    扶苏小声说:“咱俩往旁边让一让。”

    苏轼:“?”

    他不解其意,但还是照做。

    扶苏:“得给老宿敌相见发挥的空间。”

    苏轼:“哈哈哈哈哈哈!”

    他笑得前仰后合,自然招来了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注意。前者抽了抽嘴角,显然已经见怪不怪了,但目光移到扶苏身上时,眼珠一转,施施然走来。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不知殿下可知晓,苏通判说过,他在云州招待辽国的皇太弟时,曾不吝溢美之词,还带皇太弟见过您的塑像。臣阻止他时他却说,此事责任,由他自己一力承担。”

    “不知他向您说过此事了么?”

    苏轼的笑容转瞬凝固在了脸上。他悲愤地、不可思议地看向王安石:“王大人,你害我!”

    “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王安石淡淡道。

    扶苏:对哦。差点把这事忘了。

    “所以子瞻你方才见我第一面就是指责于我,果真是想把此事蒙混过关吧!”

    苏轼:“……”被发现了。

    苏轼:QAQ

    ——

    北上的一路上,在都相当轻松的气氛中度过。不止是群臣大搞团建,沿途是百姓们也相当轻松。凡是圣驾经行之地,都可免除一年份的赋税,供百姓休养生息。

    而从官家规划的路线来看,幽云十六州全部免了一年的税。当地百姓无不欢欣喜悦,其余地方闻了风声,愈发盼望圣驾的降临。

    赈济力度之大,生怕本地的百姓不生出对大宋的归属心。

    也幸好大宋本土的科技树点亮得多,生产力翻了何止一倍。不然,也撑不住对北方诸州的厚待和输血。

    若不然,就算故土收回了也难治理。

    一路说说笑笑之间,圣驾终于来到了燕山脚下。这不是扶苏第一次来此地了。几个月前,他和狄青互相盲猜,最终会合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朕记得,肃儿昔日在此地,使计引得天火烧山,最终攻破了居庸关,可有此事?”

    扶苏:“呃,不是天火烧山,只是放了几个孔明灯上去,里面装着自燃物而已。”

    官家微笑:“那肃儿可否准备几个孔明灯,一会儿登到山顶时,放飞到天上呢?”

    “好啊好啊。”扶苏想象了一下那画面,竟然还挺漂亮的。于是点头同意了。

    古人自古就有对山的崇拜。认为站在高处可以与神灵、先祖沟通。

    扶苏从前还不理解,自己爬过一次原生态的燕山就理解了。

    时值农历七月,北方的地面已经入夏,山上穿着长袖尤觉冷飕飕。冷风幽微,时常有窸窸窣窣之声,蒙蒙的雾气漫出来,似乎下一刻,当真会有躲藏的神灵身影显形。

    礼部已经提前在山顶设好了祭坛,扶苏作为亚献,只需照猫画虎,学着官家的动作就好。他登顶的一刻,忍不住朝下看去,俱是密密麻麻的幞头,挤挤挨挨地互相碰撞在山径小道上。

    怎么说呢,有点滑稽。

    扶苏短促地笑了一下,却见官家含笑望过来看着他:“肃儿登上来后,感觉如何?”

    扶苏伸展开了双臂,呼吸了一口山间的自然清气:“感觉自己好像真能沟通天地了一般。”

    “是么?”也许是风声吧,让官家的声音变得格外不真切:“朕也是这么觉得。”

    “那肃儿呢,你以后,愿意时常见到这高处不胜寒的风景么?”

    扶苏总觉得今天的官家哪里怪怪的。但他没多想,只以为是兴奋所致。

    “愿意啊。”他说道。

    天然的氧吧,还凉快,多好?

    官家却像下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