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第15/18页)

份报纸的。

    在此之前,他们隐约听说过,未来要嫁入他家当媳妇的苏轸,得了个“郡君”的封号。

    毕竟这牵涉棉花织机,属于国家大事,是要上邸报,抄送各级官府衙门的。程家是本地书香世家,当官的亲朋也有那么几个,更不乏想看他们笑话的好事者。

    苏轸的消息,就这样传入他们耳中。

    程家对此的态度极为笃定:“绝不可能。”

    “大宋如此之大,或许是同名同姓,也可能是你们看错了也说不定。”

    丝毫不顾,整个大宋会给女儿起名“轸”字的苏姓人家有几个。

    因他们的态度无比坚决,不少想看热闹的好事者反而起了嘀咕:会不会真是自己弄错了?

    事态甚至一度蔓延到苏辙所在的学堂。他被周围的同学们围成一圈,说他家爱骗人,说他的长姐是“假郡君”。气得小苏辙眼泪汪汪,哭着回家告状去了。

    程夫人,也就是苏母特意回了一趟娘家,气得面色铁青地回来了。程家犹不肯改口:肯定是搞错了,绝不可能是他家媳妇。

    小小的苏辙倚在母亲怀里:“娘,舅舅外公他们为什么那么肯定?姐姐告诉他们的么?”

    程夫人冷笑一声:“连我们都未收到家书,他们哪有什么证据。”

    无非是看不起你姐姐罢了。这句话,程夫人没有说出口。她一下搂紧了苏辙。她的娘家人们不仅看不起他们的外孙女,甚至不为年幼的外孙考虑,连改口成“不能确定”都不乐意。

    “那,那阿姊真的是郡君吗?”

    程夫人反问他:“辙儿,你相信你的阿姊是郡君吗?”

    苏辙毫不犹豫点头:“相信!”

    “是啊。阿娘也相信。”程夫人说:“再忍一忍,待家书一到,就是咱们扬眉吐气之日。”

    “嗯!”

    出乎母子两人预料的是,家书还未至,比家书更有含金量、更无可辩驳的《求知报》先到了眉州城中。

    上面不仅详细刊载了苏轸献织机、见官家、得郡君封号的全过程,还另外附赠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官家特许郡君独立门户!”

    什么意思?

    意思是,程家要当上门女婿啦!

    前一天还在信誓旦旦“绝不可能”的程家今日无一人出门。反转得十足有戏剧性。

    但山不就我,我可以去就山啊。之前的好事者们纷纷登门拜访,大门前满口“恭喜”“天大的好事”,但谁都知道他们不是真正在祝贺,反讽罢了。

    上门入赘乃是乡间吃不起饭的人家,才会做的选择。程家是书香门第,自诩清高,自然十分瞧不起。谁知道命运如此戏弄,他们也要受此屈辱呢?

    其实,要是程家先前不张扬,说不定还会收获一波同情。毕竟和他们相同家境的人家,也不乐意自家儿郎当上门女婿。

    但他们之前太过信誓旦旦,摆明了看不起未过门的媳妇。事态两级反转后,徒惹人发笑耳。

    但程家人可不会反思自己。他们一怪程夫人不肯提前通气,让他们出了大丑。二怪苏轸,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北上去汴京,再献什么织机。她就不会假托是父亲、弟弟的名义吗!?

    关上大门后,有人还嘀咕了几句官家:平白让人入赘,把他们程家的脸置于何等境地?

    几人骂骂咧咧了一通,不仅心情没变好,甚至更难受了。因为这不是几句话就能排遣的情绪,是横亘在眼前的事实。

    程家长孙,也就是苏轸的“未婚夫”显然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无比气愤地说:“不行。男子汉大丈夫,怎能郁郁久居于人下?!”

    他捏了把拳头:“娘,你快去找姨妈,让他们苏家改口,让表妹嫁进家里来!”

    “好好好,娘马上就去。”

    程夫人听说嫂子登门拜访时,眉心一跳。倘若说之前她还惦记着用事实打娘家人的脸,但《求知报》一送来,她什么都忘了,认认真真把访谈读了三遍,脸上挂着迷之微笑。

    哎,看这段写的,我女儿果然聪明。

    这段里,她说自己日夜兼程赶工,是不是晚上没休息好?

    完全把程家人抛诸脑后。

    所以她听到娘家嫂子上门的消息,才觉得疑惑不已:怎么还有人上赶着被打脸呢?

    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过来。约莫是“独立门户”几个字让他们着急了吧。

    程夫人原先并不乐见让女儿招婿、自立门户之事。毕竟在这世间,女子招婿乃是小众中的小众,必然会招来其他人异样的眼光。而况愿意承担讥笑上门的夫君,多有所图谋,未必是配得上她才情的良人。

    但是倘若这消息能让原本看不起女儿的人着急吃瘪,程夫人就十分乐意了。她慢条斯理地搁下了报纸:“快请嫂子进来。”

    和门庭若市的程家相比,苏家的院落就稍显空旷了。程家夫人一开始还不解,想明白关窍后把自己给气着了:苏家在眉山只剩下孤儿寡母,想攀关系的男子不好随意上门。

    再说了,人家家里做官的几个都在汴京呢!要门庭若市也是在那边!

    她面色顿时更不好看了一些,原先还想假惺惺道几句恭喜、攀攀关系的心情也彻底没了。看到面色红润、气定神闲的小姑子,张口就是一句讽刺:“是不是该叫一声郡君母亲了?”

    郡君,乃是赵家宗女的称号。其母亲多半是亲王、郡王的王妃。哪有这样不伦不类的称呼?摆明了是在讽刺苏轸的封号“来路不正”。

    闻言,程夫人脸上的笑意彻底淡下来。

    她的娘家,轸儿未来的夫家,是写明了要找不痛快了。她立刻不咸不淡顶回了句:“嫂子这样叫多见外呢?再说了,嫂子不也是郡君之舅母不是么?”

    程夫人眉间的疑惑十分真切,好像真的在有心探问似的:嫂子,你这样叫我,是不是因为自己也想沾光啊?!

    显然,苏轼的舌战之术,有其家学渊源。程家大夫人只觉心口气血上涌,面颊宛如被密密的针扎过——被气的。

    她眼睛一瞪,刚要摆出嫂子的谱说两句,身边就有一道风袭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她那外甥苏辙飞快跑到程夫人身前,兴高采烈道:“阿娘,我下学了!”

    “今日夫子刚一进门,就在课堂上当众读了《求知报》,夸奖了阿姊。他还命令前几天欺负我的同学给我道歉。我好开心啊阿娘!”

    “那夫子前几日呢,有在你受欺负的时候说过些什么吗?”

    苏辙思索一番,摇了摇头。

    “那他未必是一位君子。”程夫人搂了下苏辙的肩膀:“在学生有难时不施以援手,真相大白时才亡羊补牢。无非是因为他忌惮苏家权势,想要息事宁人罢了。”

    苏辙似懂非懂地点头:“原来如此。”

    说完他才扭头,好像才注意到被晾在一边许久的妇人似的:“啊,是大舅母呀。辙儿见过大舅母!”

    程家夫人面皮一抽:小兔崽子,就不信你刚才没看到我!

    苏辙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