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50-158(第10/18页)

然他都这么问了,扶苏目光瞥向了耶律重元刚才离开的方向:“不会就是他吧?”

    不然有资格和一国君主同上赌桌的,可寥寥无几啊。

    官家:“是也。”

    扶苏:“……”

    扶苏:“…………”

    “这,这也能叫一代英主吗?”扶苏大为震撼,觉得历史书恐怕在骗他。

    于震撼中,又诞生了新的脑洞:“所以耶律宗真放手得那么痛快,是不是本来就因为那片土地收不到钱?刚才耶律重元那么沮丧,不会也是因为没办法继续收财税了吧?”

    “这个么,朕就不知道了。”官家笑着摇了摇头:“不过今日这一遭以后,辽主的‘英主’之名再不符实。那皇太弟回到故土,恐怕也会处境微妙。”

    毕竟是他亲手送出的七州。无论背后有什么原因,既然是主事人,都得把锅背稳。

    “是哦,未来恐怕就不是皇太弟,而是皇太子上位了。”

    仁宗是在合理推测,但扶苏说的可是事实。但再说下去未免有剧透的嫌疑,扶苏立刻转移了话题:“不说他们了,官家,山前七州您打算如何处置,还是派狄将军前去驻军么?”

    “驻军是肯定的。”官家沉吟片刻:“不过这一次,朕打算亲自前往。”

    “亲自?!”扶苏一惊。

    他刚想担心安全问题,转念一想,辽国人都撤走了还有什么危险的。于是把要说的话吞了下去,想知道官家是怎么考虑的。

    “十六州收复,乃是国之大事,朕欲行祭祀之事,好把喜讯敬告上苍与先祖。”官家说到这里,表情不由得有些许微妙:“只不过,泰山是暂时去不了的。”

    泰山?去不了?

    扶苏先是短暂一怔,旋即脑袋上挂了好几道黑线。还真是去不了。上一个祭祀泰山的人是谁?官家的亲爹,他血亲上的爷爷,宋真宗。

    也因为真宗,泰山此后好几百年都没有皇帝光顾了。都怕和这位一事无成,还喜好迷信的皇帝相提并论。

    正因如此,官家才更去不得。当爹的祭祀时一事无成,当儿子的却载运而归。怎么看都是在讽刺亲爹吧。就算仁宗对真宗再没感情,他也做不出当场抚了父亲脸面的事。

    再往下推,就只能带兵亲自去一趟七州,才算得上郑重了。而且也有助于施恩于当地,收拢当地的民心,增强十六州和大宋本土的联系。

    怎么看,都是一步妙棋。

    但官家还有第二个理由。非理性的,出于感性考量的理由:“云州之事,肃儿你为了国家奋不顾身,毅然北上。所以,朕也想北上一回,若能体会你当时心情的十分之一,也是好的。”

    扶苏愣在了原地。

    良久,他的耳根子泛上红色,不自在地别开了眼神:“其实也没什么的,我也没遇到什么危险啊。”

    官家笑着回答道:“但朕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不是么?”

    他拍了拍扶苏的肩膀。孩子已经张大了,不好再拍头了。拍肩膀也是一样。

    “……好吧。”扶苏闷闷地说:“那我也要去的。我还没看过十六州长什么样呢。”

    实则不然。第一世他在上州戍边多年。第二世他的大学也在北边。找这个借口,也只是因为担心仁宗真遇到危险,想一起跟着去罢了。

    “你是收复十六州的大功臣,你不去,别人还有谁敢去的。”

    一抹深思之色飞快从仁宗眼底划过:在他的计划里,肃儿的到场,本就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扶苏没留意到官家的异样,他只是觉得极其不自在。不自在了,他就喜欢转移话题。这是所有熟悉扶苏的人都知道,但都心照不宣,从未有人戳破的习惯。

    “官家,我刚才又得到了一个可以造福国计民生的机巧之物。”他说。

    仁宗连眼皮子都没抬。显然,经历过棉花、土豆、火药球……等攻势的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哪天自家儿子能把列祖列宗复现于世,才算能惊动官家的大事。

    “不是,不是我。”扶苏摇头:“是一位女子发明的。她今年方才十五岁。”

    “什么?”官家乍然抬头:“竟然不是肃儿你发明的?”

    扶苏立刻哭笑不得:“阿爹,你把你儿子当成什么了呀。”

    虽然这个物什,也是他提供的灵感。但扶苏并不打算宣之于众。

    他打算,一边好好履行对苏轸的承诺,让她不用受所嫁非人之苦。同时借着这股东风,把她树立成典型。

    女子自强的典型,和工匠的典型。

    毕竟,大宋实在是太重文轻理了!

    扶苏上辈子学的是文科,在重理轻文的世道里还是挨了不少歧视的。这辈子穿到文科生盛世的大宋,他却没有一点翻身做主人的快乐。

    毕竟,他也不是乡间的秀才举人,而是这个国家的未来的主人啊。无论是基础理科、还是工具科学都重重受阻,生产力解放不了,就意味着百姓吃不上饭啊。

    所以,苏轸的重赏,是势在必行了。

    扶苏先把“轸昵机”的诞生过程,和效用都一齐告诉了官家,惊得官家当即起立:“竟有如此神奇?”

    “就是有如此神奇。”

    “那说什么都要对此女重赏了。”官家来回踱步道:“肃儿,她是什么来头。”

    “既然叫‘轸昵机’,她的名字自然有这个字了。苏轸,不知你听过没有?”

    苏轸?

    官家顿觉无比耳熟。

    他往记忆中使劲搜罗了一圈,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是妙悟的好友……苏轼那小子是长姐,是也不是?”

    扶苏点头:“正是。”

    “这一家,还真是卧虎藏龙啊。”官家止不住地惊叹道:“朕还记得,苏卿的膝下还有一幼子,怕是也要参加科试的。就是不知道是否肖似其兄其姐了。”

    那不就是苏辙?历史上官至宰相,使劲捞哥哥的“三苏”之一。

    他还会差么?

    扶苏近乎笃定地断言道:“他也绝对不会差的。”

    “哦?肃儿这般笃定?”官家打趣:“可惜朕只能等他来日到汴京,方能一探究竟了。”

    远在眉山,正苦心读三百千的小苏辙浑然不知。他已然凭借着长姐二兄,在御前挂上了号。来日前往汴京科举时,更是谁都认识他:“哦哦哦。你就是XXX的弟弟/儿子吧?”

    成功在自己凭才华出名前,达成“天下谁人不识君”成就。可喜可贺。

    两人说完了玩笑话,就该说正事了。

    “肃儿,你打算如何赏她?”

    扶苏不疾不徐道:“自然是把她宣入宫中,御前奏对了。”

    “在理。”官家徐徐点头:“如此人才,朕是该见上一面。”

    “然后赐号郡君,许独门立户。”

    郡君,乃是宋朝女性命妇封号,位同于正四品官员。乃是郡王、亲王女儿的封赏。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