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35-140(第8/10页)
上不慎损耗了一些,到了汴京还余七百五。”
七百五十吨盐!什么概念!
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盐分六克, 古代人没那么好条件, 按每日四克来算,整个汴京城数十万人口, 一日要消耗三吨多的盐。也就是说, 运回的这些盐,足以汴京城所有人吃上大半年。
而且, 太子运回的还是西夏产的青白盐,而非质量欠佳的解盐。青白盐的杂质更少, 纯度更高, 价格也多一番!若折成等价的货币来算……不仅能平了太子殿下出兵的军费, 甚至还犹有过之。
这还没完。
“这只是殿下运来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被他运往云州各县,和狄将军那儿去了。我们出发的时候, 太子殿下还待在盐矿。据说他又想出了能让青白盐质量更上一层的办法。”
满朝文武发出低低的惊呼, 官家的脸上一片有荣与焉。他嘴角高高翘起:“这孩子, 怎么走到哪儿就折腾到哪儿?”
任谁都能听出他浓浓的炫耀之意。但没人敢揭穿他。一来人家是官家,惹不起。二来,你有这么出息的儿子, 你能忍住不炫耀么?
官家也就说了两句,就见好就收了。他挥了挥袖子:“这些精盐,全部充归国库。三司使何在?记得点算清楚。分售之时,记得减价两分售卖于百姓,好让百姓们同享国土复归之乐,也让他们记得肃儿的好。”
富弼出列道:“臣遵旨。”
——
苏轸推开屋门来,倚在门前,只见自家仆人们都拎着个看上去就很沉的麻袋,吭哧吭哧地往里抬。她见到就想搭一把手,口中好奇道:“你们在抬什么呢?”
“回大小姐,是盐。”仆人们避让开她帮忙的手。但为了满足小姐的好奇,把麻袋往地下一放,解开口袋:“官营的盐仓大减价,排队都排疯了。我们好容易才抢来这么些。”
“盐?降价?”苏轸更好奇了,她往麻袋里看去,只见一片晶莹的白色,宛如冬雪,质量一看就上好:“是最近谁要过寿么?”
不然,怎会好端端降价?
“不是谁要过寿,是太子殿下!”仆人眼前一亮:“太子殿下把西夏打下来,这都是从西夏的盐矿里运来的,全是现成的!所以比平时卖得便宜了许多,质量还好,大家都上赶着囤呢!”
听到“太子殿下”几个字,苏轸的心中反而尘埃落定,好奇心一瞬得到了满足。她回想起记忆里那个看着随年幼,却过于有办法的身影,想起房间中簇新的纺织机,恍惚了一阵。
“哎,这盐是好,以前我们哪里吃得起这么漂亮的盐呢?都是……”
苏轸回过神来:“什么?”
“你别在小姐面前胡说……没什么!这家伙胡说八道呢,小姐你不必理他!”
两人像是为了掩盖什么似的,继续吭哧吭哧扛麻袋去了。只留下苏轸一个人狐疑不已。
其实倒也没什么。只是古代买不起、也吃不上盐的穷苦人民,为了维持生命体征,发现的一种特殊的办法。他们发现人尿里所含的盐分多,所以会在茅坑附近寻觅析出的盐结晶……属于是有味道的老祖宗智慧了。
只是这话说给官宦小姐听实在不雅,就连扶苏知道的时候,也惊讶了好久。他还是在造火药球的时候,因为原材料里有一份“硝石”,所以派人到茅厕的墙根处派人寻找,顺便知道了这个炸裂的生活小妙招。
回想起现代人吃不完的盐,甚至某年恐慌导致的疯狂囤盐,再想想古代吃不起盐,方才出此下策的穷苦人民们,真是想让人不“哀民生之多艰”都难啊。
不过,转念一想,在自然界,岩羊为了吃盐可以攀爬近乎九十度垂直的悬崖峭壁。扶苏又不禁感叹,至少人类的日子还是好过多了。幸福感还是从比较里得出的呀。
但他原以为,这个有味道的办法只在食盐欠缺地区才有,像西夏一般的产盐国家,尤其是灵州盐矿附近打工的工人,是不会用的。
结果,向当地的盐矿工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也缺盐缺得不得了。也会出此下策。
扶苏:“诶!?”
他吃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怎会?”
西夏的产盐方法相当粗糙。无非是把盐矿融入水中,依靠西北的阳光和大风将蒸干。留下的结晶就是在三国之间都有美名的青白盐。扶苏知道后,还吐槽西夏人民暴殄天物呢。
就这么简单的方法,偷偷塞一把盐矿到兜里如法炮制就行了。灵州的百姓居然还会缺盐吃?
不过,在深入了解之后,扶苏才知道自己想当然了。相当简单的制作环节中,灵州百姓欠缺的不是盐矿,而是干净的水。
对啊,这里可是大西北。
灵州又是西夏重镇,物资完全依靠畜牧业也不现实,所以这里还开垦着一部分的农田。为数不多的水资源,一部分分给农田灌溉,一部分分给盐矿场,流到普通居民手中寥寥无几。
连日常饮用都不够,何谈溶解盐矿制盐呢?
扶苏听到以后,捏了捏眉心。
灵州因地形、气候所限,水资源的短缺不可避免。要想让这里气候湿润起来,只有退耕还林多种树一条路可走。但那样就需要农耕区的粮食产量进行支持。
以后,这里产盐出口,换来大宋其他粮食产区的粮食。同时辅以大量的经济作物,当地的气候才会慢慢转好。但这一听就需要五年、十年乃至百年计。
现在扶苏他们要做的、能做的,一是稳住当地民众,二是开采食盐送入大宋境内,填平两线出征所需的军费,支撑狄青在正面战场立得再久一点儿。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两个目的一次性达成呢?
还真有一个。
只是有点太剥削了。
一边是现实的需要,一边是良心的拉扯。扶苏在心中推敲了一整夜,又找来了左右信得过的人商量。结果他们纷纷大吃一惊,异口同声地说道:“您何须对西夏人那么好?”
扶苏:“啊???”
他怀疑人生地蹙起小眉头:“你们,没在说反话吧?”
左右齐齐摇头。
“你们是真觉得,我下令把盐矿场的产量,和盐场的工人八二分,是对他们好?”
这个比例,周扒皮看了都要摇头吧。
但左右很明显不以为然,甚至甘冒着得罪太子的风险,给底下的士兵谋起了福利:“为何殿下您把这好差使全分给西夏人,而不分给大宋的士兵呢?”
扶苏幽幽地说:“真的是好差事么……”
但他之前鼓励过左右,要敢于向他反问。为了不浇灭他俩积极性,就采纳了这个意见。反正要是运行不好,就及时废止就好了。
结果他挑了在战役中表现突出的一千人,宣布了这个消息后,被选中的一千人立刻欣喜若狂,没入选之人则垂头丧气。
盐!那可是盐呐!
和白送金银有什么区别?
说不定,日后背着这一袋袋如雪花般的盐衣锦还乡,比什么金银财报都显赫,都气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