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10-120(第7/17页)
们今日也吃火锅么?”
“也?还有谁吃了?”
扶苏说:“是狄将军。他一看到下雪就说回家可以吃到。”没想到自己也享受了这待遇。
曹皇后拉着扶苏的热乎乎的手,把他领到小花厅里。小花厅四周都放着炭盆,温暖如仲春。扶苏加厚了围着毛领的棉衣,竟然感到一丝久违的闷热。
但他已经顾不上了,因为曹皇后对着小花厅中央的铜锅遥遥一指:“是啊,而且是你舍不得吃的牛油锅。一看到下雪,我就命人支起锅子。怎么样,还正宗吗。”
“正宗的!”扶苏口中说道:“而且是牛油,这太奢侈了。”
嘴角却忍不住翘了起来。
牛在古代是重要的生产工具,随意杀之吃肉是犯法的。牛肉、牛油因此异常珍贵。所以扶苏在报纸上刊载做法时,只写了“清水锅底”“三鲜锅底”“鸡汤锅底”等等。根本没提牛油的事。否则民间的私宰行为一定会越发猖獗。
但问题在于,都火锅了,怎么能没有牛油口味的锅底呢?
扶苏克制不住自己的馋瘾,问膳房要了一头死牛,炼牛油、撒花椒、加高汤,熬成了一块足味的汤底。又片了牛肉涮锅,请全家人饱餐了一顿,狠狠过了一把嘴瘾。
自那次以后,他就没有再提,以防传出去引人效仿。谁知道曹皇后默默记住了此事,不知从哪又搞来一块牛油,熬成了锅底。坤宁宫中萦绕的正是鲜香麻辣的火锅香气。
扶苏深深吸了一口气。唉,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都好吃。上辈子他吃火锅都尽可能避开经典口味,尝新锅底的。什么酸汤、猪肚鸡、豆浆锅底……到了大宋,才发现经典有经典的道理。
他看着曹皇后,有一瞬间的欲言又止。唔,该不该说呢?说了的话娘娘会不会不高兴?
“怎么,在想你阿爹了?”
扶苏有点扭捏地承认了:“嗯。”
涮牛油锅的机会难得,他不想吃独食,想把仁宗也给叫上。但父母感情一贯不睦,只有看在他的份上才有交流。曹皇后为他准备的火锅,他却要邀请官家,未免有借花献佛的嫌疑。扶苏怕曹皇后不高兴。
他的嘴微撅起来,露出些微苦恼的神色。雪白的脸被一圈绒绒的毛领围着,煞是可爱。曹皇后没忍住,薅了一把扶苏光滑的脸蛋:“就知道你惦记着你阿爹。”
扶苏小心翼翼:“那,娘娘……”
“怕你娘娘生气?”曹皇后笑着摇头:“做儿子的挂念父亲乃是人伦,是孝。娘娘难道想看你当个不孝之人么?”
与此同时,另一道熟悉的脚步声响起在小花厅外。人影未至、声音却已到了:“原来肃儿如此记挂着朕。朕可真是感动不已。”
扶苏扭头:“官家!”
他顿时明白了过来,肯定是曹皇后猜中了他的心思,提前把官家摇了过来,根本不给自己左右为难的机会。
扶苏顿时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官家走到他身前站定。几年时间过去,扶苏的身形渐渐拔高,不能再被称为小豆丁了。官家也无须蹲下,抬手就能摸到他的脸:“怎么有点凉?在外面吹了多久?冻着了么?”
当然,官家也和曹皇后没挡住诱惑,手指在即使是冬天也柔软光滑的面颊上多停了片刻。软乎乎的,侧脸还有一层小绒毛,真好摸。
“没多久。”扶苏吸了下鼻子:“就算着凉一会儿用火锅祛祛寒就好了。”
“看得出来,咱们肃儿是真喜欢牛油火锅了,三句不离的。”官家调侃了一句,假装没看出来扶苏吸鼻子的原因,把他捎进了座位。曹皇后则命宫人把炉子点着后挥退。偌大的小花厅一时间只剩下他们一家三口。
没有侍女一旁服侍,什么食材都要自己下、自己捞。但这才是火锅的精髓,不是么?一开始吃火锅的时候,扶苏强烈要求自给自足。后来,娘娘、官家也相继开始效仿,从中得了乐趣后就当成习惯固定了下来。
炉火点着后,铜锅汤的表面开始泛起波澜,一会儿咕嘟起一个泡泡。泡泡渐渐地越来越多,沸腾的热气四散氤氲开来。扶苏眼疾手快地把一整盘肉都下了进去。
然后,就死死盯着汤底,屏息数着秒数,等着肉片什么时候浮起来。
那副模样,真是馋到了极点。
官家和曹皇后手上拿着筷子,却没动作——他们都被儿子的眼疾手快惊了一下。各自忍俊不禁,又相视一笑。
好像唯有贪恋口腹之欲时,肃儿才像个真正的小孩子似的。嗯,甚至没有八岁。
扶苏专心等锅起,对父母的腹诽浑然不知。十数秒后:“熟了。”伴着他的话,烫熟的牛肉片应声浮了起来。
三双筷子一齐夹入碗中,捞起锅中的肉片,最后,又不约而同放入了扶苏的碗碟里。扶苏的脸瞬间红了。他知道,自己的刚才馋样肯定被发现了。不然官家和娘娘不会先给他夹的。
肉片飘着浓厚的麻香,刺挠着扶苏的鼻腔和味蕾。他吞了下口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低下头对付食物。算了,被看到就看到了。先吃肉要紧。
刚出锅的肉片热乎着,扶苏塞入口中的时候还吐了下舌头,冲着吹了几口气。曹皇后忍不住说道:“慢点儿吃。”
扶苏“嗯嗯”了两声,低头又夹了一片肉,然后……又被烫到了。
曹皇后无奈又好笑地叹起气来。这孩子,明明是猫样的舌头,怎么不知道吃慢点呢?
看来,得使出那一招了。
她搁下了筷子,状似不经意地提起:“官家,这次下雪,会影响咱们的计划么?”
“咱们”这个词,曹皇后说得毫不心虚。她祖父是太祖麾下开国名将,十六州的舆图是她给的。这几年为北征而做的准备,她和背后的曹家也从中使了不少力气。
扶苏的从埋头的碗前缓缓抬头,咀嚼的动作明显变慢。也不急了、也不馋了,竖起耳朵专心听着官家的回答。
官家也注意到儿子的变化,一下明白了曹皇后的意图,心下不免好笑。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吊起了一根胡萝卜:“皇后这么问,是觉得有什么影响么?”
曹皇后娓娓说道:“今年不过十月,汴京就落了雪,比往年早整整一月。今日之雪更证明了气候严寒并非巧合。届时由冬转春也会更晚。说不得发兵之日就要推迟。”
农耕民族向北打游牧民族,发兵多选在春季。春季南方气候温暖适宜,又经历过秋冬两季丰收,正是兵强马壮。而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历了冬季厚物资削减、牛羊没有草料而掉膘,是一年中最虚弱的时候。
至少,汉武帝攻打匈奴的那几场胜仗,都是选在春季打的。
“不,应该要提早。”扶苏立刻做出反驳。
然后,他发现自己嘴里还有吃的,说话嘟嘟嘟囊的不方便,干脆一下把肉咽掉:“大宋冷,北方只会更冷。辽国的日子必不会好过。正好,他们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所以,肃儿,你的意思是,你欲提前发兵,于冬日行军突袭辽国?”官家顿时皱起了眉头:“士兵们此前从未经受过朔方的严寒,想来必不会适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