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100-110(第13/16页)

在后世还有不少阴谋论呢。

    “不杀宗室,那大臣呐?和你交好的臣子,难道你忍心见他们在新帝朝没个前程?”

    这一招,扶苏是真的没办法接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继位后定要与前朝划开界限。和他这位先帝嫡子交好的苏轼、范纯仁他们就成了最不受待见的一批人。

    但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与自己这位白龙鱼服的皇子交往,官途就被迫终身断绝吗?

    扶苏的脸色几度变幻,手指也蜷得紧紧的。秦始皇将这一幕收入眼中,唇角微微勾起,片刻后又长叹一口气。

    他这个大儿子啊,说到自己面不改色的。怎么一提到别人就开始自责,连反驳的力气也没有。三辈子了,还是这么副柔软心肠吗?

    但秦始皇可不是柔软心肠。

    就当作完成他前世的遗憾也好,扶苏必须得坐在龙椅上,谁都撼动不了。他当然不指望几句话说得扶苏回心转意,须知心意是世上最易编的东西。

    得想想别的办法。

    秦始皇眸中暗光一闪:“扶苏,你曾经说的北伐准备得如何了?”

    扶苏暗暗松了口气。以为是父皇怕他难堪特意转移了话题,立刻一五一十地说起了进展,最后总结道:“除了粮食外一切都挺顺利。粮食得看接下来几年的天气,要是碰到旱涝就一切白搭,延后得以年计。”

    搞得他一个唯物主义者,都想烧香求老天接下来几年风调雨顺了。没办法,农业社会看天吃饭,就是这么残酷。

    秦始皇捻须:“粮食啊……”

    听到的时候他还恍惚了一下。星际时代,人人都喝营养液辟谷了。好久没听到这么朴实无华的词儿了。

    但这不就有办法了么。

    “三日之后,你去你都城东边五十里处,记得带上你那父皇与文武百官。”

    秦始皇说道:“若做不到的话,以后就别来梦里见朕了。”

    扶苏:“……什么?”

    “别来见朕了。”秦始皇又重复了一遍。他和扶苏到底是不一样的。扶苏三辈子都不会对谁说“你别来见我”,但他就像吃饭喝水般简单。而且他知道,扶苏会去的。

    说完这句话后,秦始皇就狠下心,从梦中抽身而去。徒留扶苏一人在上州营寨里发懵。父皇那话什么意思?问完粮食丢下这句话就跑了?难道他想天降一大堆粮食吗?

    ……难道是求了一辈子仙,自己有能力后cosplay一把神仙过过瘾吗?

    要是秦始皇知道好大儿心中这般吐槽自己,定会气个半死:朕苦心孤诣为你谋划皇位,你就是这般嘀咕朕的?!

    但气个半死也没用,该干的事他还是要干啊。

    扶苏第二天醒来之时,还恍恍惚惚,口中喃喃个不停:“汴京城东五十里,汴京城东五十里,城东五十里……”

    到底有什么呢?

    他怀疑人生地抓了抓头发,穿好衣服洗漱完后就往皇宫外头走,路过垂拱殿的时候险些踏了进去,想了想又收回了脚。算了,反正还有几天,还是等等再说吧。

    扶苏的目的地是枢密院。

    他有幸在那里以枢密都承旨的身份,开辟了一处专门的小房间作为《求知报》的编辑室。

    扶苏推门而入的时候,屋里已经坐满了人。他顿时有点怀疑人生,又出了门看眼太阳高低。

    “师弟,你并未记错时间。”范纯仁站起身,好笑地把他拉了回来:“是我们心里激动,不约而同来早了。”

    扶苏这才松了口气。

    他飞快扫了一眼室内:苏轼、王安石、范纯仁、曾巩、张载、晏几道……李观澜的科举名次不够,留不住京中去地方做县令去了。其余给他出谋划策的人,和他亲选的副主编王安石,全部齐聚一堂。

    父皇昨夜的利弊陈词突然响起在耳边:你是躲懒了,可与你交好的臣子们呢,他们的前程就不是前程了么?

    是啊,他们合该有个好前程,也想有个好前程的。朝堂上现在都知道《求知报》的编辑是个好差事。他们不也明白自己中了大奖后,激动得提前到岗了么。

    若是你……那他们……

    扶苏忽然甩了甩头,下一刻就露出毫无阴霾的笑容来:“你们几个互相都熟识,我就不多介绍了。这位乃是我状元的前辈,王安石大人。”

    苏轼笑嘻嘻:“这位我也认得的。”

    王安石:“……”

    想到昨天的精神污染,他情愿不认得。

    但他到底是在座最大的,又是直来直往的脾气,飞快介绍过自己。范纯仁、曾巩、张载等人也十分谦虚:能被赵小郎(成王殿下)亲自请来当副主编,定然不可小觑。

    在场的除了苏轼都不是话多的人,寒暄后飞快进入工作状态,商量起了第二期的刊载内容。由扶苏做记录以及最后的拍板。

    不出意料的是,王安石不负他“拗相公”的名声,和张载因一处细节的意见不合,争论了起来。范纯仁、曾巩劝架、苏轼拱火,唯独扶苏没有参与,而是在纸上百无聊赖地写起字来。

    很快,苏轼被发现拱火乐子人的本质,被其余几人集体踹出了讨论组。他便凑近了扶苏,想看他都写了些什么,顺口念了出来。

    “汴京城东五十里……城东五十里?赵小郎你写这个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吗?”

    “……!”

    扶苏恍然回神,才发现自己无意识中写下这几个字来。

    “没什么,我随手写的。”扶苏避开了苏轼狐疑的目光,大笔一挥,用墨水遮盖了字的痕迹,心中却暗暗道:可恶,今晚我就就告诉官家,让他带着大家去一趟汴京城外五十里。

    倒是要瞧瞧,父皇不惜以日后相见作筹码威胁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说:之前说的衍生言情预收已经开了,《始乱终弃了萩原后》,有兴趣的可以进专栏收藏,谢谢大家[星星眼]

    第109章 第 109 章 是土豆我们有救了。……

    说服仁宗这件事很简单。

    不, 甚至连说服都称不上。当他跟仁宗说起这事时,后者几乎没怎么拉扯就点头同意了。只饶有兴致地问他道:“哦?那里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肃儿垂目?”

    扶苏也是演都不演了, 只说大实话。

    “是我在梦里听见的。”

    梦里听见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地点, 就要上达天听,还能理直气壮要求官家携领着百官出门?听起来相当不可思议, 但官家却觉得理所应当。上一次肃儿梦中所得什么?是棉花。再上一次呢?是宋夏谈判胜利的关键信息。

    他这儿子, 一向有点神异在身上的。

    仁宗兀自感叹了一番,甚至久违地想起了真宗皇帝。真宗好道术, 一度大张旗鼓地弄得朝堂和民间都乱糟糟。仁宗因此对很不感冒。但他这时候却有点怀念了, 他爹肯定知道得更加详细,要是能看出肃儿的来历……

    不过他也就是闪过几个念头, 转瞬就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