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继承亡夫遗产后》 100-110(第21/22页)
这就有攀比了,人家一问,周嘉又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吃过,只得回来说想去吃锅子,那会儿人多着呢,喜春两个都没应,怕出个事儿,锅子铺子不大,这都过了好几月了,热度给退了下来,正好又遇上了,喜春这才想起这家铺子来。
“太好了,那家铺子我知道,我带你们去。”周嘉恨不得立时去锅子食铺。
他还急得很。
马车前边围着不少人,就是这些人在看热闹,把路给堵住了,他们的马车这才过不去,喜春随口问了句:“前边这是怎么了?”
巧云两个一直在身边,倒是玉河先前先了马车就挤过去看过了,正好回了:“回夫人,是那朱家又闹起来了。”
他口里的朱家,就是朱通判家,朱通判如今不是通判了,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子。
喜春环顾四周,这才发现这地方就是朱家住的小院子附近了,“朱家又闹什么啦?”
玉河把打听来的抖了出来:“说是朱家的小妾,跑了!”
朱家的小妾都是早前朱通判还任通判的时候人家送的,这些女子说起来也都是清白人家的姑娘出身,到朱家时,朱家如日中天,连带她们娘家也过上了好日子,跟着吃香喝辣的,如今朱家落难,娘家有心的就把闺女接回去了,没良心的怕回去了要叫人说道,就放任在朱家继续待着。
朱通判的小妾有两个,儿子有两个,还有几个下人一起,被赶去整日接了洗衣裳的活计,当小妾的时候朱家日子好,小妾也是穿绫罗绸缎,如今朱夫人到处接了洗衣裳的活计丢给她们,叫这些享了多年福的哪里受得住。
一日两日还好,时日一长,人家就不干了,没娘家了,没地方去了,也不愿待在朱家,趁朱家只有朱夫人老两口在,直接跑了出去,到衙门里状告了朱家人。
她们要跟朱家脱离关系!
作者有话要说: ~
第110章 第 110 章
大堂嫂江氏三个月了, 对外头就好说了,还请了喜春过去说话。
江氏不常开宴,她一请客, 都给了面子来, 喜春才从铺子上过来,手里头原本还提着从胭脂铺上提来的花水匣子,接了江氏的信儿, 她把里边的花水拿了出来,装上了几个新到的面脂,上货架前, 请了大夫看过的, 都是好药材,就是孕妇都用得, 喜春就朝匣子里装了几瓶儿, 别的花水、胭脂水粉没装。
连她身上的味儿都是散了后, 没味道了才进知府府, 到江氏身边坐下。
喜春没想到, 陈夫人也在。
她先是一愣, 把面脂提给了江氏,也不好忽略了一边的陈夫人, 笑道:“铺子里新上架的, 先叫我嫂子用用,回头用得好了,我再给夫人你提几瓶儿的。”
做买卖就是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
跟陈夫人交情不深,头一回跟陈家走动,那还是陈玉娶亲的时候了, 那时候喜春大着肚子没去,周秉独自去的,架不住陈夫人论身份比江氏还高。
陈夫人笑呵呵的,一团和气:“行啊,你要是不送我,回头我可是要给你大伯母说道说道的。”
“那肯定得送了。”喜春也笑盈盈的回。
心头已经想过了,要送陈夫人,不能光送面脂,还得送花水、胭脂。
江氏叫人把匣子提了进去,对送来的这个匣子倒是欢喜得很:“我走的时候,盛京里头大大小小的小姐们最喜欢提着这个匣子上街了,甩在手上不轻不重的,漂亮得很,府城里提着上街的倒是没多少。”
那是当然的,两家给他们做匣子的木材作坊里做出来的匣子尽数给运到了盛京和关外这一条路子去了。
本地留存的少,就是花水,到现在上架的都少,城里唯一有的就是周家的胭脂铺,一月也只有三四百瓶儿售卖。
但是等今年过后,他们朝外铺的路子就要开始转回来了,往回铺,把花水、匣子都在城里、附近府城里铺上,到时候这附近的几个州府就能跟盛京的姑娘小姐们一般,提着匣子上街了。
周家今年的重心是朝回铺货,如今还在商定是走哪种路子往回铺。
这也没甚不能说的,喜春简单说了两句,便道:“到时候你就能提着匣子上街了的。”
江氏抿着嘴儿:“那感情好。”
下边作陪的还有几个从下头调上来的衙门里的夫人,之前还只能坐在末席,如今好些夫人都往前挪了几个位置了,陪着在说话,就听他们也说起了前几日朱家的小妾去衙门状告朱家,要跟朱家脱离关系的事儿。
周光亲自审理了这个案子,根据小妾的口供和传唤了朱家人所得的证词,最后判定了几位小妾跟朱家脱离关系,且允她们带走进府时候的嫁妆。
不是签了身契的小妾,要脱离夫家并不困难,朱家对进门的小妾又不好,动辄就骂骂咧咧,这一点朱家四周的邻里是可以作证的,朱夫人日日开着门儿收衣裳,收来的就叫小妾下人们洗,如今人家不愿意待在朱家也情有可原,且在朱家多年,按律,朱家除了原封不动的把嫁妆赔了,还应准备一份送礼,送小妾走,以示往后各不相干。
那几个小妾也硬气,当日就回去把嫁妆拖走了,回不了娘家也没干系,她们好手好脚的,要找份差事并不难,一日下来总归是能填饱肚子,找个地方租赁下来的。
朱家就亏了,过后朱夫人在家里骂了好几日,还跟朱通判打了一架。
“朱家也是多年要面子的人家了,被大人传上堂的时候,朱通判那脸给臊得哟,恨不得有块儿地给钻进去的。”有夫人小声讲着当日的情形。
“本来就家贫了,朱夫人挪用了小妾带进府上的银子呢,结果她倒好,用了人家银子还把人赶了去,什么脏活累活都叫人家干,谁还愿意待在那个狼窝的?”
朱家小妾状告朱家,带走了嫁妆,还叫朱家陪了一笔银子才把人送走,如今的朱家那就是雪上加霜了,别说几个儿子媳妇全被撵出去,就是早前接下的洗衣裳的活计,如今也全落在了朱夫人头上。
洗衣裳不是个简单的活计呢,这个天儿算不得热,从河里井里出来的水都带着凉气儿,烧水洗费柴火,一日下来也要弯得腰酸背痛的。
朱夫人是个对别人抠门对自己大方的,叫小妾们洗衣裳不准用热水,到了自己了就烧了热水洗衣裳,一日下来累得直不起腰,等把银钱一结,再算上柴火费,竟是没挣上几个铜板。
回头几个儿媳妇晓得了,又闹了一通。
如今人家说起朱通判家,都摇头,说,“娶妻娶闲,不闲毁三代呢。”
指朱家有这位朱夫人,家里、儿子、女儿全被她养废了,儿子们不学无术,女儿骄横大方,如今朱家想把朱月嫁出去,没人登门提亲。
娶朱家的闺女,就等于要摊上一大家子。
喜春听她们说,没应声儿,都是女子,喜春也不喜朱夫人的做派,但朱家一家子落败,就单凭一个朱夫人就成的?
没朱通判的应允,朱夫人一个人怕是成不了这许多事的。
下边人讲,喜春跟江氏、陈氏几个也在说话,江氏过问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