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50-160(第8/15页)



    南双和南乔打开食盒, 只见里头躺着数块炸得金黄酥脆的鸡块,是她们未曾见过的食物。

    婢女介绍道:“这是安京如今最时兴的美食,名为炸鸡,想必两位大人常年在外剿匪,故而还未曾听闻过。”

    婢女话音刚落,这两大馋丫头便一人拿起一块,狠狠地咬了下去。

    炸鸡外壳酥脆焦香,咬下去一口爆汁。

    南双南乔吃得话都说不完整,刚炸出来的炸鸡非常烫,如今放置了一会温度倒是刚刚好。

    南双南乔刚吃完一块炸鸡,外边就有家丁在门口通传,说是有好几个闲汉都在南府的门口。

    送炸鸡的婢女如今是南府的大婢女,名为诗兰,最为稳重妥帖,是礼部的人特地挑过的。

    诗兰应了一声,说让两位大人慢慢吃,她出去看看情况。

    结果大门一打开,门口站了接近十个闲汉,每一个人手上都拎着食盒。

    诗兰没点外送,这两位大人刚刚才回京,可能连外送是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诗兰一一将每一位闲汉所说的外送署名和带话记住,然后让家丁们提着食盒去了饭厅。

    南双和南乔刚刚吃完炸鸡,正意犹未尽。

    “这炸鸡好吃是好吃,就是分量怎得这么少,我们一人才三块呢。”

    “对啊,就不能买一大盆我们慢慢吃吗。”

    “阿姊,我感觉吃了以后我更饿了。”

    “我也是,这可怎么办。”

    诗兰在这时及时出现,“二位大人,方才门口有外送,想必是朝中的大人为了祝贺二位大人回京所点的。”

    诗兰开始报名字。““这几份都是,借春意的名头给你们点的记得吃饱吃好大人所点。””

    南双和南乔一下子相视一笑。“是陛下给我们点的!”

    “一定是陛下吧,除了陛下谁还敢借春意阿姊的名头?”

    “阿姊,还是陛下懂我们啊。”

    诗兰在一旁眼睛微微瞪大了,没想到这外送最多份的人竟是当今陛下。

    “这一份是知道你们回京了,公务繁忙暂时不能来看你们的梁大人点的。这一份带话和方才是一样的,只是落款是左大人。这一份‘哇你们两回京了,我明日忙完就来找你们玩’的封大人所点。还有恭喜二位凯旋归来的莫大人所点。”

    诗兰和别的婢女将食盒里的美食全部拿出来,基本都是如今安京最火爆的食物。

    南双和南乔被炸鸡勾起来的馋虫彻底得到了缓解,两个人吃的那叫一个狼吞虎咽。

    剿匪的时候吃的基本都是特制的军粮,吃不了多少就很能管饱,虽然两姐妹不挑,但是吃多了也会腻。

    如今回到了安京,简直就是老鼠掉进了米缸。

    诗兰从未见过这么能吃的女郎。

    南双和南乔对外送服务相当好奇。“这外送如此方便,那待会晚食便点外送吧。”

    诗兰微微诧异,“还要吃晚食吗?”

    南双喝了一口奶茶道:“自然要吃,这些只是下午茶呢。”

    *

    剿匪完成后,林肆一直想要开展的物流体系便能提上日程。

    如今水泥工厂运作和生产都已很成熟,故而铺水泥路也在稳步进行。

    安京刚铺完水泥路,如今牛车用上了橡胶轮胎,行驶起来四平八稳,完全不会有以前那种抖动的感觉。

    西广路与南东路是水泥产量最多的地方,有个就地取材的好处在,这两处地方的水泥路铺的是最快的。

    如今县衙招百姓做事也很好招,横竖都是要算工钱的,又不似以前,说起徭役那是家家户户都害怕。

    铺路这一事百姓也能得好处,故而干起来格外卖力。

    官道是最好铺的,毕竟比起巷子和州县里的人口密度少很多,铺完之后盖上涂了橡胶的防水布,就是雨天也不怕。

    说起这橡胶,丁水觉得这真是个好东西,州县的牛车换成了橡胶轮胎,百姓都说坐起来很舒服,完全没有以前那种晃动感。

    官道铺路,丁水作为知州,每隔几日都会去看。

    如今大安剿匪计划圆满完成,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官道来往的人也多了些。

    丁水在心中想了想,这物流体系早晚得到西广路来,这西广路的镖局他得全部派人去谈才行。

    物流体系主要是满足百姓的寄件与寄钱的需求,在原来的驿站基础上做改良。

    古代没有物流,驿站专为朝廷和官员服务,普通的百姓想寄个东西送个东西,要么选择镖局,要么选择熟知的人进行私人委托。

    封凌以前就靠私人委托混一口饭吃,虽说她脑瓜子看起来不灵光,对于看路记路却是很精通的。

    镖局的价格昂贵,若不是大的物件以及有钱的人家,哪里能请得起。

    梁年下发的文件意思,便是将镖局们全部并入到物流体系当中。

    至于如何说服这些镖局的人,那便是知州和县令需要做的事了。

    物流体系一口气全部开通当然不现实,林肆与梁年先选了安京所在的京畿路与相邻的津北路做试点。

    *

    赵淳家的赵氏镖局是祖传下来的,传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

    但赵淳觉得这镖局恐怕要毁在他手里。

    镖局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其一是押镖送镖价格本就昂贵,他们的回程没货基本就是空跑,这费用自然就高。

    如今陛下登基,百姓们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山匪的扫荡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便有不少人觉得花这个钱,不如自己辛苦点去送货。

    再加之镖局这个东西总归不是官方的,总有些人想占小便宜,多收钱,或者偷偷拿值钱的货物,多有扯皮。

    赵氏的镖局已一个月没接到单子了。

    上个月好不容易有一商人来问,结果一看他们押货的板车没有橡胶轮胎,顿时就有些嫌弃。

    “你这没有橡胶轮胎,一路上想必是颠簸得很啊,我这货可经不得这么折腾,万一在路上碎了怎么办?”

    赵淳为了留住客人,解释:“郎君,如今官道都是水泥路,平稳得很,就算不用橡胶轮胎,也不会像以前那般晃得厉害,保准您家货物不会出问题。”

    富商想了想,最终还是摇头。“我还是不放心,我这批货都是玻璃制品,万一碎了那可亏大了。”

    赵淳当然知道橡胶轮胎好,可是换橡胶轮胎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如今资金很是短缺,家中还有孩子在读书,将来若是考上大学堂,那都是要钱的。

    赵淳接不到生意,镖师们也拿不到什么工钱。

    直到赵淳决定将镖局解散,解散的前一日,他将镖师们约在一起。

    “这镖局如今是接不到生意了,我想着不如早日放你们出去干别的活,如今日子好过,只要肯干,总饿不死。”

    镖师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