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40-50(第14/15页)

  近日外面不会太平,林肆将香水和香皂的运输停了,但作坊的生产不停, 这些货物就算是积压, 到时候也能卖的出去,不急于这一时。

    参加部曲队伍报名的百姓热情空前高涨,林肆将他们分成小队, 由封凌和南家姐妹带着简单的训练了小半个月,又每个队选了个队长出来。

    南双和南乔难得的兴奋。

    “县主, 之前祝娘子说的那些法子可以教给百姓们了吧。”

    “就是就是,您说那些法子歹毒,但是用在那些歹人身上岂不是正好。”

    林肆的看法依旧没变,她揉了揉太阳穴,“让人尿流不止这个法子太磨叽。”

    南双南乔一脸失望, “那攻人下盘可以吗。”

    “这个可以, 但是攻人下盘之后不必踩其肋骨令其上痛下也痛了,太没效率。”

    那日庄园孩子们分散至整个黎县, 将百姓们聚集起来,挑动情绪。

    使得现在百姓们的心十分坚定, 他们要守护黎县, 守护县主,守护县令,更要守护自己的家人!

    在听到流民可能来犯黎县的消息时, 尹笙觉得自己浑身像有什么东西在叫嚣,他热血上涌,当即就报名了黎县的部曲队伍。

    但很快他就开始有些忐忑。

    庄园的小娘子和小郎君们说报名的人太多了,可能得搞选拔制,不是报了名就能去的。

    有百姓表示不满,“人多力量大!咱们全都在外头巡逻,我量那些歹人也不敢做什么。”

    小郎君们和颜悦色地解释,现在的女郎们大多都在工厂工作,若是家中青壮都去部曲队伍,那地谁种?大家都不吃饭吗?

    百姓们一想,好像有道理,于是便老老实实回家等通知了。

    林肆将选拔的工作林肆甩给梁年做。

    梁年几乎对整个黎县的百姓信息都了如指掌,正因如此,他才看的头疼。

    这位石小郎君,八九岁的孩子,还没小麦高呢,能做什么。

    梁年往下一看,这位更是重量级。

    李老翁已是接近六十岁的高龄,只怕到时冲锋自己先摔个屁股蹲。

    林肆只对她说尹笙是必选,其余的全凭她,梁年满脸无奈的将石头与那位李老翁划掉。

    老人和小孩就乖乖的在县里待着!

    林肆找来了摇娘石金二人。

    部曲队伍虽说巡逻,但万一真遇到流民,总不能浑身上下什么装备都没有,拿起木铁混制的武器就往上冲吧。

    林肆告诉二人,纺织的机器都先停一停,先做藤甲。

    藤甲顾名思义,树藤做的甲。

    林肆现在可供应不起甲胄,那得耗费多少铁,幸好商城里有藤甲制作方法。

    *

    这次部曲选拔的结果公布,没选上的人那叫一个哭天喊地。

    “为什么,我要守护黎县,守护县主,守护县令,为什么不给我这个机会啊!!”

    尹笙看着那位没选上的郎君跪倒在地上,头抵着地,放声嘶吼。默默的挪开脚步。

    他方才听念的名单,听到自己的名字也想兴奋的发泄一下,但是看到这情形,还是算了。

    回家告诉阿爹阿娘还有阿姊吧。

    很快,没选上的人也没时间惋惜,因为要做藤甲,势必需要大量的树藤,于是百姓们又兴冲冲的去砍树藤去。

    树藤的制作不复杂,将树藤剥去外皮阴干,放在水中浸泡三日即可编织即可。

    最后编织完毕涂抹上桐油晾干便大功告成。

    纺织厂的女工们日夜不停的编藤甲,总算是赶上部曲队伍训练到一半的时候制了出来。

    尹笙这几日都在跟着部曲部队训练,他刚来黎县,除了何必康娘子和石郎君一家,并未有什么相识的人,若说真有熟悉的,那便是第一日来黎县看到的那个胡人了。

    只不过那位胡人明显比他人缘要好的多,一口汉话十分流利,还能和众人愉快玩笑。

    训练艰苦,跑圈,攀爬,马步,还有什么俯卧撑平板支撑蛙跳。

    一套连招下来累的尹笙直不起腰,晚上回到家倒头就睡。

    训练一日比一日累,直到第七日,尹笙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突出到连其他的郎君都诧异。

    尹笙在一日时就认出了那位封娘子是当日买他的两位女郎之一。

    但未看见那位戴帷帽的女郎,尹笙按下心中的失落,只想努力训练,让这两位女郎知道,她们没有白救人。

    他会成为一个对黎县有用的人。

    训练到了第七日,他们发放了藤甲。

    尹笙觉得很稀奇,原来树藤也可以制成护甲,而且穿戴在身上十分轻薄,连头一并护住了。

    简单基础的训练完毕后,上百个人被分成四个小队,每个队有一个队长,尹笙就是其中之一。

    四个队三班倒的巡逻黎县周边,城墙上专门安排了个眼神好的,再上头看。

    *

    熙河路最近很乱,就如同林肆预测的那般,许多人交不起增加的赋税,或逃,或倾家荡产,总之沦为流民的方式多种多样。

    别的县令可不会像梁年这般心善,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政绩。

    恩州旻县不远处。

    天色逐渐变暗,一伙衣衫褴褛的人聚集在一起,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

    “真是好久没有吃的这般饱,早知道抢粮食就能吃饱,那我们以前还种什么地。”

    为首的人叫陈五,是个平时种地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地痞,靠着啃老过日子。

    突如其来的增税压垮了这个家庭,陈五看着父母因为交税更加卖力的劳作,倾家荡产。

    然后他的父母病死了,说是病死的,倒不如说是饿死比较妥当,陈五连买棺材的钱都出不起,只能就地刨了个土坑埋葬。

    然后他就成为了流民,他又遇到了许多流民。

    他发现自己只要动动嘴皮子,就有很多人听他的,于是他们一起打家劫舍,流窜作案,抢劫官道上的商人,行人。

    这样的日子竟比从前种地吃的还饱。

    而现在,陈五打算安定下来,抢最后一票大的,找个易守难攻的山头,当个山匪。

    至于这最后一票大的,自然就是黎县。

    他听闻那巷子里读书的王秀才说过,黎县有个什么县主在静养呢。

    但陈五是没有读过书的,想的过于天真,他现在过的逍遥不过是因为他聚集的人数不算多,抢的东西也不多,熙河路还未抽出时间管他而已。

    他还当真以为自己智谋双全,敢抢县主。

    找死也不是这么找的。

    陈五:“等咱们去黎县干一票大的,就找个山头当山大王,过快活日子,再也不种地交税!”

    身后是流民的应和声和欢呼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