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24-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24-30(第8/10页)

封凌欢天喜地的指路来到莫府。

    祝时溪看着大门精致无比的莫府, 心中生出几分莫名的难过来。

    这门怎么比县主府的还要好?门口还有石狮?县主府都没有呢。

    呜呜呜, 县主过的都是什么苦日子啊。

    门口早有家奴迎接。

    封凌十分熟络的指挥家丁将牛车牵进去,家丁和婢女都对祝时溪等人十分客气礼貌。

    家丁们被安排去休息吃饭,封凌则是带着三个女郎去见莫静连。

    祝时溪在去的路上, 一直在心中默念自己要说的话术,立志要成功忽悠。

    摇娘也同样, 想着待会要如何应对。

    只有南双,两眼放精光,好耶吃饭了。

    雕花木门被封凌推开,发出细微的吱呀声,摇娘心中带着好奇, 目光忍不住往屋内探去。

    到底是什么样的女郎, 能让县主如此大费周章?

    莫静连穿着樱桃红的罗襦,花草纹罗裙, 她生得一张巴掌大的瓜子脸,鼻子小巧微翘, 组合在一起显得有些书卷气, 也许是因为许久未见密友欣喜,双颊覆着淡淡的红晕。

    封凌一个箭步冲上去,“淼淼!”

    祝时溪也在观察莫静连, 不同于摇娘的好奇,祝时溪是以医者的身份观察。

    莫静连接过封凌的熊抱,笑着打趣,“好几位女郎在,也不知道稳重些。”

    说完,将封凌推至一旁,对着祝时溪三人款款行礼,“三位就是同阿凌一起前来津北路的女郎吧。”

    几人互相交换的姓名,莫静连又替封凌谢过救命之恩。

    随后开始摆饭。

    封凌给莫静连指了指祝时溪,“这位就是祝娘子,县主啊不是,家主知道你是我密友,特地让祝娘子陪同,给你瞧病的。”

    莫静连心头一惊,县主?

    当今县主有好几位,几乎都已婚配,莫非是牵扯到朝堂之中。

    祝时溪也跟着嗯嗯点头。

    摇娘轻咳一声,放下茶杯,这位两位女郎性子果然单纯。一句话可谓是将县主的老底都漏了个干净。

    并且这话表面看起来确实没什么问题,甚至还能凸显县主对封凌很好。

    但若是这位莫娘子本就有疑心,那只会让她觉得更加可疑,毕竟除了看封凌,她看每个人都带着探究的目光。

    摇娘能理解莫静连的谨慎与疑心。

    不过县主嘱咐过她,对这位莫娘子大可不必过于隐瞒,大方坦诚或许才能获得她的好感。

    摇娘找补:“封娘子为县主做事尽心尽力,县主自然念着封娘子的辛苦。”

    莫静连莞尔一笑,见摇娘不遮不掩,又强调封凌为这位县主做了事,心中疑虑才未继续蔓延。

    她的目光又移向全程一句话未说,一心只盯着桌上刚摆的几道菜的南双。

    瞬间明了,看来除了这位黄摇娘,其余两个都和封凌一样心思单纯到极致。

    饭菜很快摆齐,一桌子五个人开始吃饭。

    莫静连近来食欲都欠佳,只动了几筷子,便又对着摇娘闲聊似的问,“不知道方才几位女郎口中的县主是.哪位县主。”

    摇娘大大方方的接话,“县主乃华阳长公主之女,安平县主。”

    莫静连沉默了。

    她依稀记得这位安平县主不过十岁,去的还是黎县这样偏远孤苦的地方。

    但再细想,封凌信中告诉她冬天很冷,家主又长高了。

    不就对上了,十岁的小娘子正是长高的时候。

    作为商户,尤其是家中有一定积蓄的商户,最要紧的就是审时度势。

    安京的局势都需得知道的清楚。

    所以这位安平县主她是略有耳闻的。

    但十岁的小娘子真的和封凌信中那个家主是同一个人吗?莫不是一群人在玩什么过家家吧。

    莫静连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混乱,并且试图得到一些真实的信息,“安平县主似乎年岁不大,才十岁吧。”

    祝时溪急忙摇头,“不是的。”

    莫静连松了一口气,她就知道,一定是消息有误,十岁的孩子懂什么,哪里能像封凌信中描述的那般。

    “县主前不久才过了生辰,已经十一岁了呢。”祝时溪眨着她无辜的大眼睛。

    莫静连:

    摇娘吃的半饱,放下筷子,紧急公关,“县主虽年岁不大,但聪慧过人,一心为封地百姓着想。”

    莫静连感到无所适从,她疑心了这么久,多方猜测这位家主的身份,竟是个十岁的小孩。

    这顿饭的气氛在林肆的年纪被戳破后,变得十分怪异。

    当然这股怪异只有摇娘和莫静连才能感觉到,剩下的三个人一心干饭,南双甚至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狂炫三碗。

    封凌顾不上和莫静连先叙旧,吃完饭就火急火燎的让祝时溪给莫静连瞧病。

    朔州的名医几乎被莫家人给请了个遍,得出个结论大致相同,皆说她是虚劳。

    药每日都不断,但是情况也是时好时坏,今日可能不怎么咳,明日又会严重一些。

    比起其他的医者上来把脉,祝时溪先是问莫静连是从何时开始咳嗽,咳嗽的频率等。

    莫静连一一作答。

    莫静连看了许多大夫,也知晓看病流程,熟练的伸出自己的手腕等着祝时溪把脉。

    但是祝时溪只是眉头微皱,“莫娘子在咳嗽之前七日,不,十日之前,可曾去过哪些地方?有没有去过雨后相对偏僻的地方。”

    莫静连收了手腕,好奇的眨了眨眼睛,开始回忆。 “确实去过一片竹林,当时正是雨后。

    祝时溪接着问,“竹林之中可有蕈类,苔藓之类的东西?”

    莫静连点头。

    祝时溪无奈扶额,手一拍大腿,完了。

    瞧这样子定是肺部真菌感染没跑了呀。

    这下倒不是她要忽悠莫静连了,这是真的去黎县才能治好。

    经过几个月的深刻学习,祝时溪已有了细菌真菌抗生素这样的认知,毕竟条件根本达不到,上哪儿去搞青霉素呢,唯一的希望只有手搓大蒜素,这东西她本打算将两本书啃完吃透以后再试试的。

    封凌看祝时溪这个样子,急了,晃她的衣袖,“祝娘子,淼淼她到底怎么了。”

    祝时溪哪里经得起封凌这般摇晃,顿觉得五脏六腑都要颠出来,再加上刚吃饱,差点一口气都要吐出来。

    “肺部真菌感染,得回黎县才能治。”祝时溪急忙制止封凌的动作。

    又是和低血糖一样没听说过的病症,封凌百分百之百信任祝时溪,张口就劝莫静连跟她回黎县。

    莫静连不曾听闻过真菌感染这四个字,祝时溪的诊断和其他的名医也截然不同,她甚至都没有给自己把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