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120-130(第11/15页)
原本王瑛打算把这几件衣服都买下来,问了问价格林穗吓得连忙拒绝,最后只买了两件。
一件是草青色,一件是朱红色,林穗的五官眉眼英挺,这两件衣服穿在他身上十分得体俊朗。
王瑛也给自己买了两条裤子,至于陈青岩和元宝,他俩的衣服从不用自己操心,婆母自会安排上。
从成衣铺子出来王瑛又带着林穗去附近的点心铺子买了两盒点心,古代的点心种类也非常多,有白皮、麻花、糖馓子、绿豆糕、红豆糕、豌豆黄等等。
这些老式糕点都有个共同处就是特别甜,大概因为糖的价格高,大部分人一年都吃不到几次糖,所以买糕点都是挑特别甜的买,这样吃起来才觉得不亏。
王瑛不怎么喜欢吃甜食,上辈子吃过最多的糕点,大概就是学校商店卖的手撕大面包了,可惜自己不会做面点,不然把西式糕点引进过来兴许能大赚一笔。
两人回到家,见院子里多了辆马车,王瑛立马猜出是粱老回来,连忙跑进屋一看果真是粱伯卿回来了,正抱着元宝教他读千字文呢。
“师父,您回来了!”
粱伯卿笑呵呵道:“晌午刚回来。”
“这一路奔波辛苦了吧,吃过饭了吗?我让灶房给您煮碗汤饼。”
“不用忙活,吃过了。”
王瑛朝元宝招了招手,“出去跟春生木头玩去,别闹你粱爷爷。”
元宝听话的跑了出去。
粱伯卿揉了揉脖子道:“我是等你回来说两句话的。”
王瑛连忙站直等他开口。
“你还记得前年送去上京的麦种吗?”
“记得。”
“上京来了消息,因为找不到你们的住址,信便送到了长亭县我儿子那边。”
粱伯卿顿了顿,“送到上京的麦种收成极高,司农那边的意思是,询问你手里还有没有其他粮食的良种?”
第128章
王瑛没想到时隔这么久,朝廷还会派人送信过来。
他手里倒真有其他作物增产的办法,无非是个漫长的培育过程,但他不知道把这些知识全都拿出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粱伯卿看出他的犹豫,开口道:“我已经回信帮你推了,说你只会种麦子,旁的都不会。”
“老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农事乃是国之根本,若是掌控在寻常百姓手里,是祸不是福。你要知道,并非所有人都希望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一旦触碰到这些人的利益,难保他们不会对你们痛下杀手”
王瑛打了个冷颤,这他还真没考虑过,听粱老说完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幸好您帮忙推脱,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特别是粱老这种历经过风雨,走南闯北的政治思想家,他早就看透朝廷那一套做法,所以为了保全王瑛和弟子,直接将这件事推掉。
粱伯卿道:“你也不用遗憾,眼下青岩还没有功名傍身,就算你把法子都献上去,最后名声也不会落到你们身上。将来等陈青岩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你的那些本事才是显露之时,倒时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谢师父指点!”王瑛跪地磕头,发自肺腑的感激。
“快起来吧,我要去睡觉了,坐了这么久的马车骨头都快颠散架了,青岩他们要是回来了直接去书房,我给他们留了课业。”
“哎,我知道了。”
粱老走后王瑛擦了把额头的上的冷汗,心脏还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自己想法简单了,仗着比别人多了一世的记忆便觉得古人不如自己,殊不知封建社会自有一套凌驾于律法之上的规则。
遥想上一世他学历史的时候,曾记得老师给他们讲过,清代三两银子治民的典故,就是控制百姓收入略低于基本生活支出,从而让老百姓为了生计不断劳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反抗政府。
有时候朝廷并不希望百姓太过富强,只需要他们听话即可……
回到卧房王瑛进入试验田,整理了一下自己写的手稿,这本书还要继续写,不写他怕慢慢都忘干净了。但是写完暂时不打算拿出来,等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顺便把菜也整理了一下,今天卖掉库存的五分之一,试验田里还存着不少菜,明天再多拿出来一些卖。
收拾完天色已经晚了,陈青岩和两个弟弟才从外面回来,三人看见院子里的马车知道是老师回来了,兴匆匆的就要去找人。
王瑛赶忙把他们叫住,“粱老刚歇下,这一路累坏了,你们别去叨扰了。”
三人止住脚步,放低声音。
今日他们去府衙报名去了,县试的成绩早已随着试卷一齐送到冀州府,所以三人报名也很顺利,拿着身份户籍就好。
作保的禀生刘昌邑也帮忙找到了,一共四个人,分别是他,还有他不错的朋友宋世安,以及另外两个经常作保的秀才。
按照惯例,陈青岩和陈青淮是需要支付一笔银子给他们的,毕竟作保担着一定的风险,一旦陈青岩和陈青淮考试作弊,他们都会受连累。
轻则失去朝廷的赏赐不能再作保,重则会被牵连到无法科举。
所以一般年轻人都不干这种事,大多数上了年纪的禀生为了赚钱才出来作保的。
刘昌邑和宋世安都不要银子,那两个老秀才一人给了五两银子做保费,还签了一张契书,若是因二人连累无法作保,陈青岩不光要赔偿他们二人白银百两,还得赔给他们每个月三斗米。(朝廷每个月给禀生发三斗粮。)
报完名就等着四月初六考试。
距离县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巩固一下过去学的知识。
书房里粱伯卿早给三人布置好了课业,针对陈青岩和陈青淮的弱点,特意划出不同的复习方向。
这时候就体现出有师父在身边的优势,若是在府学读书,夫子虽然同样可以教他们,但一个班几十名学子,总有顾不过来的时候,就得完全凭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了。
三人一直读书到深夜才休息,翌日一早三个人早早起床,等候在粱老的房间外等待师父批改文章。
日子又恢复到过去的模样,简单充实且温馨。
*
时间一晃就到了四月份,清明前后雨水充足,接连下了三天的细雨。
这雨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不举把伞出去半刻钟衣服就湿透了。
刘家院子里,刘大人正在刨土种花,两个小厮站在旁边帮他举着伞。
不多时刘夫人也出来了,“还有心情侍弄你这些花花草草,让你打听到事你打听到没有?”
自打那次在菜铺见过一次陈青芸,刘夫人便一直惦记着,这姑娘不光模样好看,而且落落大方丝毫没有小家子气,看着就让人稀罕。
再加上陈家三兄弟皆是温文尔雅的性格,对陈青芸多了一层滤镜,回家便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