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100-110(第14/15页)



    王瑛没忍住,抱起儿子左右脸蛋各亲了一口。

    “快让田大哥给你们留一块雪,晚了就都扫走了。”

    几个人孩子登登跑过去,将院子西边的一小片雪留下,拿着小铲子开始堆雪人。

    玩了一刻钟灶房的饭菜也熟了,李氏吆喝元宝进屋吃饭,元宝磨磨蹭蹭不愿去。

    王瑛道:“你进去先吃饭,等你吃完阿父就把雪人堆好了。”

    “好,那阿父一定给我堆个最好看的雪人!”

    “去吧。”

    元宝乖乖跟着两个哥哥进屋吃饭,王瑛玩性大发,拿起铲子堆了个四四方方的海绵宝宝,不多时又在旁边堆了一个派大星。

    上辈子看的动画片都快忘干净了,只有这两个角色印象比较深刻。大四临近毕业,压力比较大,那时天天拿这部动画片解压,听着海绵宝宝那魔性的笑声,压力顿减。

    正当他准备再堆个章鱼哥的时候,元宝吃完饭了,看着院子里“奇形怪状”的雪人,小嘴一撇哇的哭出声,“阿父堆的雪人一点都不好看!”

    “哈哈哈哈哈……”王瑛笑的前仰后合,逗小孩真是太好玩了。

    吃完饭照例去铺子开门,天气越冷生意越好。

    一上午的时间铺子里的菜就卖的差不多了,下午未时不到,铺子里的菜清空,王瑛关上门回来家。

    快到家的时候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王瑛疑惑的走上前,青岩前几日说要回来了,不可能这么快就到家。

    进了院子王瑛跟门房陈方打听,“谁来了?”

    “小的不知,听老夫人叫她妹子。”

    难不成是三姑来了?王瑛急匆匆的朝东屋走去,刚到门口就听见屋里的笑声。

    敲了两声门走进去,只见东屋榻上坐着一个圆脸的中年妇人,光看长相王瑛一眼便猜出她的身份,青淮的跟她有七八分相似。

    “这是四婶吧,王瑛见过婶子。”

    方菱点点头,“阿瑛,我听靖哥提起过你,聪明又能干的孩子。”

    “四叔谬赞了。”

    “坐下吧,刚才听大嫂说你在这城中开了间铺子,生意还行吗?”

    “生意还凑合,足够一家的开销了。”

    “那就很好了。”

    李氏感叹道:“多亏有阿瑛在,不然遇上这么大的水患,我们怕是早就……”

    方菱拍拍她的手,“嫂子是有福之人,能娶到这么好的儿婿。”

    寒暄了片刻王瑛得知,四婶子是特地从鄯州过来的,明年青淮科举,四叔在任上走不开,只能让夫人回来陪伴。

    四叔家另外两个孩子太小,天气寒冷加上长途奔波怕他们受不住,便都留在鄯州由方菱的母亲照看着。

    方菱跟李氏有十多年没见过面了,乍一见面都是唏嘘不已,特别是李氏因为这段时间的奔波明显苍老的不少,两鬓都有了几根白发。

    “一晃咱们都老了,孩子也都大了。”

    “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这三个孩子如今什么样了。”

    提起儿子方菱便红了眼眶,她已经两年多没见过青淮了,当娘的哪有不惦记自己孩子的,这次说什么都要过来陪着他一起到科举结束。

    第110章

    方菱这次来也不光是为了儿子,还想着帮相公活动活动关系。

    自打陈靖被调到鄯州后,花了两年时间将鄯州治理的十分出色,前两年考评都是上等,如今到了第三年,如果不出打错应该可以平调回好一点的州府。

    陈靖的年纪不小了,过了年四十有二,在古人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的年纪,他这已经算是即将步入老年了,若再不能更进一步,很难入京。

    方菱的祖家就在冀州,她家中三个兄长,除了大哥继承祖业外,其他两个哥哥都在上京为官,二哥是从五品的大理寺少卿,三哥是正五品的御史中丞。

    若是能得两位哥哥帮忙,在吏部走动好关系,明年考核后能把陈靖调回莱州、冀州就好了。

    除此之外方菱最关心的还是儿子的科举,“眼下已经十一月份了,也不知他们回没回来,年底赶不回来怕是会耽搁了县试。”

    “四婶不用担心,粱老比他们三个还在意这次科举,不可能让他们误了时间。”

    这话确实不假,粱伯卿对儿子那一片淳淳教诲之心比陈靖都强,也是这爷俩对了眼缘,这么多年相处的堪比父子。

    方菱这次来身边只带了两个仆从和一个婆子,王瑛将西厢房收拾出来让她住下。

    这院子租的时候就小了,只是那会儿没钱就一直凑合着,看看夏天冰棍的生意怎么样,若是能像冬天这么赚钱,明年兴许就能在府城买套自己的房子。

    *

    年关将至,王瑛将准备好的年货,找了脚行分别给三姑和大舅那边送过去。

    上次大舅那边来信的时候说今年都不容易,不让王瑛他们再送年货,但眼下手头宽裕便不想断了。

    没想到大舅那边也是这么想的,腊月初六年礼便送了过来,除了吃的用的还有六匹细布料和二百两银票。

    李氏看到这些东西鼻子一酸眼眶登时就红了,这么多年大哥其实都是惦记着她的,生怕她日子不好过。

    腊月初八县城也送来了年礼,还是曹坤亲自赶车送过来的。

    一见到他李氏激动够呛,“你咋过来了,你娘和秋儿他们都还好吧?”

    “托伯母的福,家里一切都好,就是县里缺粮缺粮厉害。

    这场大水虽没怎么淹坏房子,但周围的庄子上的庄稼都冲毁了,秋天颗粒无收。粮商坐地起价,一斗米价六百文,百姓吃不起粮便开始偷抢,衙门不作为龙泉县乱成一团。”

    李氏一听吓得揪住胸口的衣服,“唉哟!家里没事吧?”

    “没啥事,多亏了嫂子给了那么多粮,一家子都没挨着饿。我在脚行干过七八年,认识不少朋友,后期把人组织到一起每天在家附近巡逻,遇见想要偷抢的就把人打跑。”

    光是听着就知道凶险万分。

    王瑛道:“那现在如何了?”

    “十月末的时候朝廷的赈灾粮食才陆续发下来,城中百姓好了许多,不过也有不少人饿死在家中,现下县城的粮价还居高不下,我这次来想着顺路在府城买些粮运回去,转手能赚点银钱。”

    曹坤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着十多个伙计赶着七辆马车一起来的,其他人被他安置在城中的驿站里没过来。

    脚行大掌柜的水患时带着几个兄弟出去买粮,结果半路被劫了,车马和粮食都没了,人也死在了外头。

    逃回来的伙计主动找到曹坤,希望他能接手脚行,如今他算是脚行的大当家。

    王瑛道:“刚好我认识城中粮行的东家,今天休息一日,明天带你过去问问价格。”

    曹坤惊喜不已,原以为到了府城还得自己去打听粮价,没想到表嫂竟然结识了粮行的大东家!心里对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