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100-110(第10/15页)

味道。

    杨家这么大商行也不差这点买菜钱,今日杨夫郎又带着两个婆子过来买菜。

    刚一进门就看见摆在台面上番茄,忍不住询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王瑛迎上来道:“这叫西红柿,是我们那边山上的一种野果子,因为产粮比较少,所以一直没拿出来卖,不过味道十分美味,可以切开撒糖吃,也可以和鸡子一起炒熟了吃。”

    杨夫郎拿起一个嗅了嗅,“怎么卖的,给我装几个尝尝。”

    王瑛拿了两个放在他的筐里道:“您先拿去尝尝味道如何,觉得好吃下次再来买。”

    杨夫郎倒也没拒绝,左右不过几十文的事,下次来多买点就得了,“行,我拿回去尝尝,若是好吃下次多买点。”

    两个婆子挑了七百多文的菜结了账离开,送走杨夫郎又来了几个熟客,王瑛都挨着送了两个。

    没想到这西红柿竟然一下子在府城火了!

    第107章

    杨夫郎从菜铺出来,直接回了家,刚巧今日有客人来访,杨老板留几人在家中吃饭。

    他便让灶上的婆子将买来的西红柿切了切撒上细白糖充当一道凉菜。

    吃饭时,这一盘红彤彤的番茄引起大家注意,杨德光拿着筷子指着盘子道:“这是什么菜?怎么第一次见。”

    旁边伺候的小厮道:“是郎君早上刚买回来的,听说叫西红柿子。”

    旁边的几个客人道:“看着模样倒是挺奇特,不知道味道如何。”

    “来尝尝看。”

    几个人夹起盘中切成橘瓣状的西红柿,入口皆是一愣,这味道跟过往吃过的果子完全不一样!

    白糖中和了柿子的酸味,咬一口汁水子在口中爆开,酸甜可口属实让人惊艳不已!

    大伙忍不住夸赞道:“真好吃,这果子从哪买来的?”

    小厮道:“是从王家菜铺买的。”

    坐在旁边的银楼老板道:“王家菜铺是新开的吗?怎么没听说过。”

    提起这个王家菜铺,祥和楼的老板忍不住说了几句,“这铺子是前些日子开的张,就在杨老板商行的对面,里面卖的都是新鲜蔬菜,也不知道从哪弄来的。”

    他是开酒楼的,对吃食不免上心一些,菜铺刚开业就派小厮过去打听了,结果什么都没问出来,若是自己也能采买到鲜菜,冬天的生意肯定好做。

    杨德光轻咳一声神神秘秘道:“我劝你还是别打王家菜铺的主意。”

    “此话怎讲?”

    “菜铺开业那日,我亲眼看见同知府上的马车过来,给铺子里送了条生意兴隆的木匾,菜铺的掌柜还叫王大人伯父。”

    几个老板一听瞬间明白过来,王同知,王家菜铺,指不定这菜铺子后头的老板就是王大人。

    所谓民不与官斗,商人就更不敢了,他们溜须拍马都来不及,哪敢为这么一点蝇头小利上赶着触官爷霉头。

    这顿饭吃完,王瑛是王同知侄子的身份被彻底做实。王家菜铺也再也没人敢惦记,不过这西红柿却非常得大伙的喜欢,几个老板回去不约而同的跟自家夫人说了一下。

    第二天,铺子刚开门就来了七八个小厮,点名要买西红柿。

    王瑛见状直接把价格订到四十文一个,每天最多卖五十个,来晚了就得等明天才能买。

    这种饥饿营销很奏效,西红柿很快就在城中火爆起来,能吃上西红柿几乎成了一种时尚潮流。

    可别小看古人追求时髦的态度,几乎跟现代人一样,为了尝一尝西红柿的味道,不少人专门排队过来蹲守。

    居然还衍生出“黄牛”,排队买柿子然后再高价卖出去,转手一枚果子就赚了几十文。

    没办法王瑛只得又加了条规矩,每人每日最多只能买五个果子,多了就不卖了。

    有的人吃完还写诗,最有名的是府学一位叫宋安的学子,写了一首名为《红柿》的诗,“朱实圆而润,酸甜沁齿牙。初尝犹带涩,细品转清嘉。”

    这首诗给西红柿再扬了一次名,就连外地人都知道冀州卖一种果子,味道十分独特,价格昂贵且供不应求。

    还有人研制出了新的吃法,例如将西红柿切成薄片夹上山楂片一起吃,也有剁成泥做成酱料的,诞生了最早的番茄酱。

    生意持续火爆,王家菜铺俨然成了网红铺子,短短半个月就赚了两百多贯钱,给旁边的几家铺子眼红的够呛。

    不过眼红归眼红到底也没人敢做些什么,背地里王家菜铺早跟官府挂了勾,谁敢打官家的主意啊?

    *

    晚上回到家,洗漱完王瑛早早来到试验田侍弄菜。

    如今试验田虽然有一键种植、一键除草和一键收获的功能,但减枝除苗还得人工才能完成。

    忙活了一会儿陈青岩也进来了。

    “你来的正好,快过来帮我除苗,这芹菜种得太密了,容易长不高。”

    “哎。”陈青岩脱了外衫,卷起袖子过来帮忙。

    托王瑛的福,之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如今干起农活像模像样。陈青岩不光会种菜除苗,之前没出一键收割的时候,他割麦子也是一把好手。

    忙活了半天两人把三笼芹菜除完苗,王瑛从低温区域拿了两根冰棍过来,两人坐在桃树下一边吃一边聊天。

    “这几日铺子的生意怎么样?”

    王瑛指着试验田道:“你自己瞧瞧就知道了,菜都快供不上卖了。”

    “看着好像比在镇上卖的好。”

    “好太多了,府城有钱人多,消费也高,菜价定那么高都有人抢着买。这西红柿之前在镇上卖十文一个大伙都嫌贵,如今卖四十文一个,好家伙这帮人都抢着买!”

    “四十文?”陈青岩也被这价格惊了一下,巴掌大的果子竟然能卖上这么高的价格,确实让人意想不到。

    “还有人给它写诗呢!”王瑛念了两首,给陈青岩逗得哈哈大笑。

    “生意再好你也得注意自己的身体,我见你这几日都瘦了。”

    这段时间刚开业王瑛确实累的不轻,不过收获感也是满满,看着钱箱里的铜钱越堆越多,焦虑感才慢慢消失。

    照目前的生意来看,至少不会为明年的房租钱发愁了。

    手里的钱够用了,王瑛便把玉佩还给了青芸,这东西是她外祖父留给她的,意义非凡,若非急用轻易不能当掉。

    “忙过这一阵就好了,等铺子经营步入正轨后,就让小马看着,这小子察言观色的本事不错,有他在出不了大事。”

    陈青岩有些疑惑道:“小马是谁?”

    “马钱子啊,就是在庄子上批发咱们冰棍的那个小子。”

    “他也跟着来府城了?”

    “对,除了他还有田大牛和陈方,幸好有他们几个在身边帮忙,不然凭我和陈伯可经营不了这么大的铺子。”

    陈青岩点点头,“我这边也快了,听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