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70-80(第6/15页)


    因为涉及科举作弊,朝廷格外重视,必须得调查清楚,否则以后再有类似的案子,都说是被人陷害的岂不是乱了套。

    礼部下了令彻查,冀州府衙特地派了两名官员负责此案,到龙泉县进行调查。

    当初搜查出来的抄子一直存放在县衙,调出陈青岩的童试卷宗和张时邱的县试卷宗一一对比,字迹很容易就辨别出来。

    陈青岩习惯写楷书,他的字方正有力,张时邱的字则偏瘦,看似有风骨实则无力。

    因为抄子上的字迹非常小,上面还有涂改过的痕迹,几乎没有模仿的可能,对比下来这张抄子就是张时邱所写。

    加上有人证明当时二人曾住在一处,时间地点人物都对得上,最后帮陈青岩翻了案。

    这里面最大的功劳要属大司农了。

    原本温彦平也没想着帮太多,毕竟他与梁伯卿交情不算深,二人当年只在扬州做过一年同窗。

    结果五月末田里的麦子收完,他发现冀州送来的这些麦种收成竟然比其他地里的麦子多了六七成!

    这代表着什么?

    若是全国的麦子都能增产六七成,那岂不是百姓皆有余粮,国富而民强!

    这让他更加想要见见那封信上的人,所以对这件事格外上心,四处走动关系终于让此案成功平反。

    陈青岩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封平反书,看着上面的字迹瞬间模糊了眼眶,他等了足足三年,终于等到了这个结果。

    他是不幸的,被友人陷害失去了科举资格,但又是幸运的,在亲友的帮助下平反成功。

    这大概是整个武朝唯二科举罢考平反的考子。

    陈青岩跪在地上朝粱伯卿重重的磕了三个头,“谢恩师!”

    粱老连忙伸手把人扶起来,“好孩子,莫要辜负这机遇。”

    “是!”

    李氏赶紧让人拿赏钱,一人给了一贯钱,高兴的两个官差见牙不见眼。

    送这个是个喜庆事,肯定能得赏银,二人还是托了关系专门抢了这个好活计,跑来镇上一趟。

    原以为镇上的人家最多给两吊钱意思意思,没想到出手这么大方,祝贺的话便真心实意了许多,“恭喜陈公子恢复科举,愿公子早日金榜题名!”

    “多谢二位官爷,时辰不要了留下来吃顿饭吧。”

    “不了,我们还有公事在身。”两位官差连忙摆手拒绝,二人都有眼色,大过节的在人家吃什么饭,拿了钱不如去酒楼好好喝一顿更自在。

    送走官差一家人激动的欢呼起来,陈青松是最高兴的,挥舞着胳膊大喊:“太好了,大哥又能考科举了!”

    (自己再也不用挑重担了!)后面的话他没敢说,怕说完挨揍。

    喜事迎门,晚上大家都多饮了几杯。

    陈青岩脑子晕晕乎乎的,还没从喜悦中清醒过来,时不时让王瑛掐自己一把,“我是不是在做梦?”

    王瑛锤了他肩膀一下,“傻子,不是做梦,真的平反了。”

    陈青岩长叹一声,“这样的场面,我在梦里做了几十次,总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沉冤得雪,如今真平反了反倒觉得不真实。”

    粱老夹着菜道:“你也别高兴的太早,若是考不好出门可别说是我粱柳芳的弟子,给我丢人现眼。”

    “哎,嘿嘿嘿……”陈青岩赶紧端起酒壶给老爷子满上。

    既然恢复科举,那就得好好准备了,明年没有县试,要等到后年的二月份才能参加,正好和陈青淮一起考。

    梁伯卿道:“后年是大考年,县试如果顺利的话四月份去参加府试,府试结束八月参加乡试。”

    正常情况下考子都是考中禀生后在府学读几年书再参加乡试,但陈青岩已经耽搁的够久了,梁伯卿打算让他直接试试。

    “老师我……我能行吗?”

    “怎么不行?你当跟着府学那些老学究能学到多少东西?”

    这话倒是不假,府学的夫子虽有举人出身,但大多都是三甲之列没办法当官才去当夫子,真正有能耐的人都在京都的国学馆呢,可惜那里不是寻常人能进去的。

    梁伯卿一边喝酒一边说京都的事,别看他虽未参加科举,但结交的朋友全都是名师大儒,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老爷子这辈子恃才傲物,谁都不放在眼里,也有不放在眼里的资本。如今收了徒弟,更要拉出来跟那些人显摆显摆,省得被人说徒有虚名!

    月上中天,梁伯卿喝醉了,青淮和青松扶着老师回房休息,李氏和青芸也把睡着的元宝抱回屋里。

    院子里只剩陈青岩和王瑛。

    “举杯向明月,对影成三人!”王瑛喝的有点多了,举起酒杯跟陈青岩碰杯。

    “阿瑛,不喝了。”

    “高兴,老子今天高兴!”王瑛搂着陈青岩的肩膀,“等你考中举人当了官,咱儿子就是官二代!倒时我看谁还敢欺负咱们?”

    “是是是,我一定努力读书,争取考中举人。”陈青岩夺下他手里的酒杯,把人抱起来朝后院走去。

    这一夜灯影攒动,相拥的身影交缠不停。

    第75章

    陈青岩平反这件事并没有对外张扬,日子还像之前一样平静且简单。

    过完中秋节他们又回到了庄子上,临走时王瑛叫来陈伯,距离秋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趁这功夫叫些人把后院的空地再盖出五间屋子。

    盖别院的时候王瑛没想太多,只留出三间主卧,一间客厅和一间书房,加上下人们住的偏房和倒座房。一家人住绰绰有余,但粱老和青淮来后就住不下了。

    这次建好后就可以带着婆母和妹妹一同回去小住。不然自己单独带着元宝去庄子,李氏肯定不放心,日日思念孙子怕是会想出病来。

    陈伯得了吩咐回去便开始招人,这个时间大部分汉子们都闲着,一听东家又要盖房纷纷过来报名,有的甚至不要钱,就是单纯来帮忙的。

    有了之前的经验,新房盖得很快,用了不到一个月就盖得差不多了,后屋一共留了四间卧房,就算三姑和林秋他们回来也住的开。

    十月初六,县城送来消息,林秋生了个哥儿。

    *

    曹家新房这边,陈容在灶房熬鸡汤。

    鸡是老母鸡,熬汤最有营养,里面还加了半只山参,是曹坤前些年得来的一直没舍得用,正好拿来给林秋补补身子。

    东屋卧房里,林秋躺在床上,身旁的小人儿睡得正香甜。

    曹坤刚从外面回来,进屋没敢直接抱孩子,先把外衣脱了身上暖和了才抱起孩子稀罕了稀罕。

    “小麦今天怎么样?”

    林秋脸色有些苍白道:“挺好的,刚喝了奶。”

    “这几日你好好养着身体,孩子让娘她们看着。”

    “嗯。”

    说起来林秋生产也怪凶险的,他是头胎加上身形纤细,骨缝虽然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