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华胥拾遗》 220-230(第9/16页)
“爹,这件事您不必出手,交给女儿吧,燕六娘……这个身份尘封十多载,终究还是要请出来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崇宁四年四月末,夜,韩嘉彦在书房与师兄浮云子、父亲刘兴武和翟青最后一次商量完行动计划,便回房去看赵樱泓。赵樱泓彼时还未睡,靠在床头,一面看书,一面等她。韩嘉彦走过来,将她手中的书拿走,安顿她睡下。
“你先睡,我一会儿就来。”她放下床帘,但只放下了一半,就被赵樱泓抓住了手。
“你去哪儿?”她问。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我去看看孩子。”韩嘉彦温声道,随后坐在了床沿。
赵樱泓明白她心思,道:“是去看诫儿和继和罢。”
“嗯。”韩嘉彦点头,扭过头去,视线看向别处。
“这两个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你莫要多想。”赵樱泓掰过她肩头,让她面对自己,“去看过孩子就赶紧回来休息,明天是关键的一日,你得养精蓄锐。”
“放心,我省得。”
“你的装备箱子,师兄和翟青已经帮你送过来了。衣服媛兮会给你熨平整,面具也会清理干净。”
“好。”
“明日早上,我帮你更衣。”
“……好。”
赵樱泓总算放她走了,韩嘉彦步出雪蕊院,一路往不远处孩子们居住的青云轩而去。
如今孩子们基本都大了,也不需要奶娘了,除了夫妻俩亲自带孩子之外,杨璇夫妇、雁秋、绿沅和浮云子也会帮忙。
年纪最大的韩恕,今年已有十二周岁,正是发奋读书的年纪,性格成稳可靠,心中一片热忱。
十岁的韩继慈,醉心武学,每日跟随刘兴武习武,已然有所小成。她好强勇猛,一心想学唐初的平阳昭公主领兵打仗。
八岁的韩诏也已然开始发蒙读书,每日跟随着大哥进进出出,文质彬彬,小小年纪就有君子之姿。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小子颇有智慧,善奇谋,时常带着孩子们将大人们玩得团团转。
年纪最小的继和与韩诫姐弟俩,今年也有四周岁了,正是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好奇的年纪。白日里,这龙凤姐弟会将整个府邸闹得底朝天,除了韩嘉彦和赵樱泓之外,也就只有杨璇能镇住他们。
不过这俩孩子最爱跟着浮云子身后跑,浮云子总会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逗孩子。每天晚上,这两个孩子都是最先累得睡下的,因为白天玩得太疯了。
韩嘉彦抵达青云轩时,韩恕还在挑灯读书,其余孩子们都睡了。韩嘉彦于是先去看了一眼韩恕,劝他早些歇息。
然后才转身去了继和与韩诫姐弟的房间。
这两姐弟因为是龙凤胎,自小感情就非常好,形影不离。因着当下年纪还小,大人们也没有给他们分房,分两张榻睡在一个房里,也方便关照。
令大人们感到颇为感慨的是,这两个孩子,都在文书绘画方面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天赋,两孩子都天生喜爱绘画,经常会在地上胡乱图画,天马行空,颇有创造之力。
子女效父母,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铁律。韩嘉彦和赵樱泓的孩子都不曾继承她们的血脉,但不论是韩恕、韩继慈还是韩诏,多多少少都很像她们之中的某一个,也承继了她们身上的特质。
唯独龙凤胎身上表现出的绘画天赋,让她们总会感到不安。她们心知李师师已将当年白翠云出走之事的痕迹彻底抹去,赵佶无从知晓自己还有子嗣被赵樱泓收养在身边。但这总归是一根隐刺,扎在二人内心最深处。
韩嘉彦悄然步入孩子的房间,在黑暗里凝眸望着并榻酣睡的两个孩子。四岁的孩子,眉眼逐渐有了形状,似乎隐隐约约能看到赵佶的影子。
良久,韩嘉彦长叹一声,为两个孩子盖好被踢开的被,默然走了出去,悄悄带上了门。
翌日凌晨,天未亮,韩嘉彦、赵樱泓就已然起身了。
韩嘉彦不再去粘假须,洁面之后,只敷以凝脂柔润。赵樱泓拿来眉笔,将她本就漂亮的眉形勾勒得愈发英气。
末了,又拿来胭脂和口脂,要进一步为她打扮。韩嘉彦往后缩了缩,赵樱泓立刻将她拽回来:
“你莫动!”
“作甚打扮,我今日也不会以真面目示人。”韩嘉彦笑道。
“我好久没看到你施妆的模样了,难得你不用粘胡须,我想看我家六娘漂漂亮亮地出门去,只有我能看到,呵。”她颇为骄傲地说道。
韩嘉彦无奈地任她摆布,待到她终于施妆完毕,又为她结发束髻。燕六娘从来都只作男子的束发,故而坊间一直有她是个女冠的传言,今次这个细节自不会忽略。
“好了,来咱们将衣裳穿上。”
尘封多年的独属于燕六娘的夜行服被取出,早已熨烫平整,赵樱泓颇有仪式感地一件一件为她仔细穿上,系好系带,抚平领口,最后将那武装蹀躞带为她扎好。
韩嘉彦抓起了放在桌案上的傩面,戴上。又请出龙尧剑,拔剑查看,依旧剑光如水,锋锐无敌。
“六娘……”赵樱泓望着眼前的傩面女侠客,无数过往的回忆涌上心田,她不禁泪如雨下。
她抬手抚上她的面具,泣道:“我记得当年你尘封燕六娘的身份,我曾说过,我希望还能再看到燕六娘出现。只是没想到,这期盼竟然会在十多年后,以这样的方式实现。你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是我心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侠客。”
“樱泓……”韩嘉彦哽咽无语,“没有你,就没有大侠燕六娘。”
二人紧紧相拥,半晌,韩嘉彦推开面具,在赵樱泓唇瓣上印下一吻,道:
“不论成败我都会回来,一定会回来,你等我。”
言罢,她强迫自己决绝地步出门去。
赵樱泓强忍着不曾回头,泪水无声地摔碎在脚下,她知道此去凶险,如果能全身而退,便是胜利。
……
天未明,烟雨朦胧之中,一驾不起眼的马车自皇宫而出,飞驰在汴梁的街道之上。
两日前,李玄毙命于大理寺天牢,看守李玄的梁从政不知所踪。
此事,震动了赵佶。他的第一反应是压下此事,严格保密,绝对不对外声张。并且,在第一时间就将冯谦扣押提审。
然而冯谦在案发时一直处在皇城司干探的监控之下,就在皇城司公房内,也没有联络过外人,他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不明刺客能够潜入宫中,悄无声息地杀了李玄,会不会是李玄用画向他传达联合女真灭辽之事已然彻底暴露?
是否是朝中某股势力,正在策划阴谋?
并且,李玄绝命之前,留下了一首李煜的词,这让赵佶愈发感到不安。他想不明白那凶手怎么会让李玄在死前留字的,而为何李玄会留下后主的词?赵佶知道李玄是李煜后人,可她临死留这首词的意图是什么?是凶手逼着她写的吗?@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真是猜不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