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20章 第 12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20章 第 120 章(第1/5页)

    霍谨博已经呈上苏州官府和四大盐商同流合污的证据,永康帝自是不会无动于衷。

    他立刻下旨任命吏部侍郎成晟然为钦差,前往苏州调查此事,一旦查证无误,便将涉及其中之人悉数革职,新的接任人选已经选出来,届时可以直接接任。

    除此之外,永康帝还从翰林院选出来一批候补官员,去填补苏州那些官缺。

    苏州官场即将要大换血,这本该是个极轰动的事,但这件事很快就被另一件事盖住了风头。

    昭睿郡王将整个天香教连根拔起!

    这个消息由永康帝亲口说出,很快传遍朝野内外。

    这个五月初才认回皇室,紧接着便出游江南,还不曾在京城怎么露脸的郡王,竟然不声不响地办了件大事。

    众人忍不住怀疑霍谨博去江南的真正目的。

    恐怕出游是假,办差才是真。

    可现在想这些已经没意义,他们必须正视一点,这位本该根基浅薄的郡王用了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扭转了这种劣势,他在朝学的声望已经不弱干几位皇子。

    众多皇子中,有谁立的功劳能越过他?

    其他几位郡王就是在六部办事再得力,也比不过霍谨博铲除天香教的功劳。

    甚至,根本没有可比性。

    一时间,众皇子党的心情都很复杂,本想着永康帝年事已高,霍谨博不过刚刚认祖归宗,而且又没及冠,比起几个兄长,他落后得实在太多。

    可谁又能想到,还能这么弯道超车。

    这位郡王,用实力证明他虽年少却丝享不弱于诸位兄长,甚至远超之。

    已经成年的诸位皇子中,也只有素有贤名的二皇子和声名鹊起的九皇子能与之较量。

    可让众皇子更不安的是,这么重要的差事,永康帝为何要交给霍谨博,这么个还没及冠的少年?

    莫非他们几人还不过一个少年?

    比起霍谨博的功绩,永康帝的心思显然更加重要。

    但不管怎么说,经此一事,霍谨博在朝中不再是小透明,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与此同时,他也成了众皇子的心腹大患,没人会再轻视他。

    勤政殿

    永康帝单独召见了柳修严。

    柳爱卿,朕记得阳青琥是你的门生,他能就任苏州同知还是你举荐的,是也不是?

    柳修严跪在地上,羞愧道∶微臣识人不明,万没想到此人竟敢胆大妄为和地方盐商勾结,意图欺瞒朝廷,请皇上降罪。

    永康帝淡淡地看他∶柳爱卿没想到的事可不止如此。

    阳青琥还做了什么?

    柳修严心里有些不安,道∶请皇上明言。&039;&039;

    阳青琥早就被天香教收买,在他的书房中不仅找到和你的书信往来,还找到他和天香教余孽勾结的证据,柳爱卿,这就是你的好门生啊!

    什么!

    柳修严心里骇然,阳青琥竟然和天香教有来往。

    这个鑫货!

    皇上明鉴,微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阳青琥在柳修严的众多门生中,算是能力出众且知情识趣的一个,柳修严对他很是看重,甚至打算过几年就把他调来京城。

    因为看重,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

    谁能想到阳青琥竟敢和天香教勾结。

    柳修严如今都要恨死他了。

    他都不敢想永康帝现在是什么心思,天香教连造反都敢,得知阳青琥和柳修严的关系后会不会试图拉拢收买柳修严,在阳青琥给柳修严的书信中有没有隐晦提及此事?

    这些都是未知。

    柳修严甚至不能辩白一句,这种事越描越黑,他只能言明自己对朝廷的忠心。

    永康帝紧接着又道∶令郎似乎曾经在江南游学了一段时间?

    这本就是事实,柳修严点头。

    令郎素来聪慧,天香教在苏州那般猖狂,他竟然什么都没发现?

    永康帝说得轻飘飘,柳修严却是身体一僵,浑身发冷。

    微...

    朕自是相信柳爱卿的忠心,朕单独召见柳爱卿便是不想此事传开,朕很欣赏令郎的才干,等他养好身子可要好好为朝廷效力。

    柳修严想要解释的话全都被堵在喉咙里,他只得道∶皇上隆恩,微臣父子感激不尽。

    永康帝拿起一份奏折,道∶跪安吧。

    柳修严躬身离开了勤政殿,背后都已经湿透。

    他自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柳公钊有没有发现苏州的天香教,他根本不敢保证,正是那一丝心虚让他如坐针毡。

    柳修严对朝廷是否忠心,永康帝其实并不怀疑。

    但阳青琥是柳修严的门生,还是他寄以厚望的门生,他和天香教勾结,柳修严却一点都没察觉,永康帝敲打他很正常。

    没有公开在朝堂上说此事,已经是永康帝给柳修严留面子。

    至于提起柳公钊,实在是机缘巧合。

    霍谨博给永康帝的家书中恰好提到了柳公钊,说起柳公钊在江南游学时颇有才名,还曾经和江南一些才子交流诗词歌赋,据说得了不少江南花魁的青睐。

    霍谨博的家书很少提正事,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没什么重点,提起此事也不过是调侃的语气。

    永康帝很欣赏柳公钊,旁人评价柳公钊多智如妖,永康帝虽觉得夸张了些,却是认同他的聪慧。

    永康帝一直没放弃调查天香教,他在卫国各地都派了探子,派霍谨博去江南,便是因为探子探到天香教在江南出没。

    永康帝是明君,但他同样有帝王的通病—多疑。

    看完阳青琥勾结天香教的证据,再从家书中看到柳公钊去过江南的事,永康帝下意识就会多想-些。

    不过也仅仅是多想,他不会仅凭这个就怀疑柳修严父子的忠心。

    柳府

    柳修严一回府便去见柳公钊,道∶公钊,你没和江南的天香教有过来往吧?

    柳公钊正靠坐在床榻上,他的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整个太医院的太医也治不好他的病,这病平日里还好,起码能走动,一入冬就变得格外虚弱,只能卧床休养。

    儿子咳咳-

    刚开口便感觉到喉咙发痒,咳嗽了一会儿他才继续道∶儿子自然不会那么傻。

    柳修严松了口气,道∶方才皇上召见为父,为父才知道阳青琥和天香教有勾结,再加上你曾经在江南待过一段时间,难保皇上不会多想,不过只要没有证据,就不会有大碍。

    阳青琥和天香教勾结?

    柳公钊皱眉道∶我去苏州的时候见过他,我曾经试探过,他不像是和天香教有勾结。

    柳公钊确实发现了苏州有天香教,甚至也察觉到官府有天香教的人,所以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