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人都有金手指》 10、10(第1/2页)
    ☆、力能扛鼎
    周一早上,齐俐一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齐俐就读的石阶小学距离她家只有一刻钟的步行路程。
    ——是从打开家门开始计时,到走入班级内齐俐的座位坐下结束计时。
    全路段在上下学时间都人流量颇大。
    所以除了入学第一天外,齐俐一般都是自己走。
    连偶尔需要搬些大体积或较重的物品时也不例外。
    毕竟于荼的负重能力几年前就不如齐俐了。
    而齐觞的负重能力……
    一两分钟的话跟现在的齐俐比算半斤八两,但如果需要持续负重十分钟以上,那齐觞就还是歇着吧。
    齐俐:这些过分依赖脑力的城市人呀。尤其我妈,工作时间基本都是坐着,让她无负重爬个五楼她都气喘吁吁。
    有时齐俐上下学时正好遇到住同小区的同学,也会搭个伴一起走,但她基本不会刻意跟谁约着同路。
    齐俐:
    “因为等人很麻烦。”
    “而且有些人走路速度太慢了。”
    在很多同学们眼中,齐俐这人有点怪。
    不仅是因为齐俐力气和食量特别大,也因为她总是极为我行我素。
    这种我行我素并不是挑战校规、捣乱课堂或者欺负同学什么的。
    而是不与人抱团、不在乎别人怎么说她。
    其他小女生连上厕所都要结伴,但齐俐却可以在人差不多都走光了的食堂中以稳定的频率继续进食。
    她从来不会因为身边没人陪着而慌张加速。
    齐俐也对那些人的疑惑感到不解:
    “为什么要慌张?”
    “我去食堂吃饭的第一天就跟食堂阿姨确认过,只要在十二点四十五分之前吃完离开,就完全不会影响他们打扫。”
    觉得齐俐怪的同学们:
    “可是,大食堂在十二点半基本就没人了呀。”
    “食堂阿姨也是从差不多十二点半就开始打扫食堂的。”
    齐俐:
    “所以我都坐靠近门口的位置。”
    “阿姨是从后往前打扫,等她们打扫到我那里时,差不多就是四十五分了。”
    “偶尔阿姨动作快些,或者赶时间,我可以等她打扫到面前时端着饭盒到外面去把最后几口吃完。”
    同学着急:
    “不是时间问题。”
    齐俐费解:
    “所以问题在哪里?”
    同学们也说不清楚。
    但他们就是觉得,在那么大、空了的食堂里独自吃饭,明明是一件很让人紧张的事情。
    偏齐俐就是不紧张。
    为什么她不紧张呢?
    齐俐:
    “所以我究竟为什么需要紧张呀?”
    “食堂的叔叔阿姨都很和善呀。”
    “习惯了我的食量后,他们有时还会将员工餐分我一些。”
    “员工餐里的有些菜是单独另做的,比给一大群学生做的大锅菜好吃。”
    “不过好吃的幅度不大,毕竟厨师没换人。”
    同学:
    “谁让你点评菜好不好吃了?!”
    齐俐:
    “所以说,你们到底哪里不理解呀?”
    同学很不满:就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搞得好像我们才是奇怪的人。
    齐俐:
    “你们有没有想过,奇怪的也许真是你们呢?”
    同学:
    “我们这么多人一致认为奇怪的是你。”
    齐俐摇手指:
    “不是人多、嗓门大,就代表对。”
    “尤其在一个属性比较局限的群体里,大比例的认知一致,有可能只是无脑的人云亦云。”
    “例如这件事,如果我们把提出想法的群体范围稍微放大一些,比如包含食堂员工、老师、家长。”
    “你们听那些大人中的谁说我吃饭时间特别长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当然,我的食量确实是大到有点奇怪,这个我也承认。”
    “但在如此大食量的前提之下,吃饭时间长不是顺理成章的吗?”
    “老师还专门跟我说,慢慢吃、别着急、要细嚼慢咽,以免消化不良。”
    “食堂打饭的阿姨叔叔给我打的份量是你们的几倍,但刷卡也就意思一下只收我两份的钱。”
    “这个收费还是校长亲口吩咐的。”
    “你们中的一部分人应该也听到了的,当时我妈为这事专门来过一次学校。”
    “我妈跟校长说,我的餐费按实际的量给,是几份的量就算几份的钱,打菜时则把几份打在一起,都装进我的大饭盒里。”
    “校长的回答是,学校食堂一份的量本就该保证一个孩子能吃饱。其他孩子食量大的比食量小的多吃一两倍很常见,要是人人都按量计较饭钱,那食堂的工作量得多大?再说这也不是学校该计较的事情。”
    “校长还说,即使齐俐的情况格外特殊,收两份钱也顶天了。再多实在太不像样。校食堂又不是生意。
    “难道你们觉得老师、校长以及食堂的叔叔阿姨这么说、这么做也很奇怪?”
    同学们噎住。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还不太能质疑大人,尤其老师校长的权威性。
    而且他们在家里跟他们的父母说这事时,他们父母好像确实也没有对此表达过奇怪。
    还夸奖齐俐胃口好、难怪身体好。
    并念叨让他们中午在学校食堂也多吃些,别下午三四点钟就饿得去吃不健康的零食。
    同学们:可齐俐下午一样要吃零食啊。吃得还比我们多。
    总之,因为大人们都是那个态度,于是同学们逐渐不好再频繁地拿齐俐的怪说事,但内心里他们依然觉得她怪。
    同学们:也许怪得不那么多,但反正肯定有一点。
    与学生们的别扭态度不同,不少老师是明确地颇为喜欢齐俐这种不违反规则的我行我素。
    在老师们看来,这是齐俐了解自己、能正确面对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的表现。
    在老师们的职业生涯中,见过很多某些方面对比同龄人显得格外突出的学生。
    比如特别聪明、特别擅长运动、特别有钱、特别漂亮、特别胖、头发特别卷等。
    这些特别可能是大众一致认可的大优点,也可能只是个人小特点,但都必然会引来同学们甚至家长们或多或少的关注。
    有些关注是善意的,有些关注则带着些负面情绪。
    更多的其实无所谓善恶,只是从众起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