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100-110(第7/24页)

过继之前有好几个兄弟,那孩子就是他亲生四弟汤全海的儿子,早已经记事了,而且家里对他很是疼爱。”

    解瑨眉心拧起,“怎么会选了他?”

    虽然血缘上来说确实合适,但这样的孩子,不可能对长大的家里没有感情。待到过继之后,他在嗣父母跟亲生父母如何抉择?

    “你也觉得不对劲吧?”

    见解瑨严肃的模样,汤婵反倒笑了。她示意解瑨闭眼,将刚拿出来折好的热棉巾轻轻放到他眼睛上,“当时我回信里没有反对,只是让母亲等一等,待我回京之后再说。只是咱们回来之后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我还没来得及过问,没想到前两日母亲来信,说正式过礼的日子已经定好了。”

    虽然按世情来说,外嫁女对娘家过继这样的事没什么发言权,但她们家只有她们母女二人,汤母竟然没有等汤婵的意见就下了决定,还是让她很惊讶。

    汤全海一家给汤母灌了什么迷魂汤,才哄得汤母松了口?

    汤婵不信他们没有所图,除了惦记汤父留下的东西,就只能是汤婵这个嫁给大官、有权有势有门路的姑奶奶了。

    解瑨有些犹豫,“真不用我一同去?”

    汤婵笑了,“真不用,你若去了,那些人反而不会轻易露出真面目。只不过情况不明,最坏还得有一场撕撸,我可能要多呆几日才能回来。”

    解瑨心里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只是到底放心不下。他嗯了一声,“那你有什么事记得写信回来,我快马过去只要半日。”

    稍一停顿,他又补了一句,“你放心去,家里有我。”

    汤婵莞尔:“好。”

    大兴县。

    一个月前,汤四老爷汤全海喜得长孙,今日小少爷满月,汤宅大办喜宴,以贺添丁之喜。

    鞭炮声响起,大门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这不是汤四家吗?”有路过的人被这场景吸引,不禁好奇,“汤家不过是做点小生意的普通人家,怎么办个宴席竟这样热闹?”

    他不过站了一会儿,就看到县里几个有名的乡绅都来了,连县官都派人送了礼!

    “你不知道?”旁边有大婶打量他两眼,见他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出远门刚回来的?”

    先前问话的人摸头笑笑,“是,确实许久未回乡了。”

    大婶便为他解惑,“这汤家如今攀上了贵人,发达啦!”

    问话的人很是惊讶,“真的?怎么说?”

    大婶努了努嘴,“是府上的三少爷要出继给贵人——是真贵人,那家的老夫人是侯府的贵女!女儿就更了不得了,嫁的是皇帝身边的大官!”

    “大官?有多大?”旁边一直听着二人说话的路人忍不住问。

    “这……”大婶一噎,这她还真不知道,“反正是很大的官……”

    却见汤宅的门房瞥了外头众人一眼,倨傲地伸出两根手指,“我们少爷的姐夫是二品大员,皇帝近臣!”

    这话立即引起一片哗然,“二品?”

    “那还是真了不得!”

    “真是好运道,居然有了这么大的靠山……”

    议论声中,有人小声嘀咕,“可是等人过继了,跟汤四老爷一家子有什么关系?”

    “话可不是

    这么说,”大婶道,“血缘关系断不了的,俗话说得好,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呐!”

    众人兴致勃勃地议论着汤全海一家的际遇,隔着院墙的内院正房,汤四太太夏氏高高兴兴地对着阳光伸出手,欣赏手腕上金灿灿的镯子。

    不愧是大兴县最大的乡绅,王家富了几代,送来的东西可是真好看……

    她面前站着三个丫鬟,各自捧着一个托盘,都是外头送的礼,夏氏挨个看着,笑得合不拢嘴。

    可惜有些更贵重的当家的不让收……夏氏眼中闪过一丝遗憾。

    不过没关系,等跟解家成了亲家,好东西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汤氏族长家的大儿媳顾氏一进门,见到的便是这副场景,不由酸溜溜开口道:“如今弟妹可是发达了,可别把咱们这些旧相识忘了啊。”

    “嫂子来了?快坐。”

    夏氏回过神来,将镯子褪下来放到托盘上,“嫂子放心,事成之后,除了那座宅子,别的好处也少不了的。”

    顾氏一家在汤父留下的宅子里住了十几年,直到汤母回到大兴,一家人不得不搬出来。为了争取族长的支持,夏氏把这座宅院许了出去,承诺等儿子过继之后能做主,就过户给顾氏一家。

    顾氏却没有想象中高兴,一座宅子和金山银山怎么能比?更别说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可惜再眼红也没有办法,谁让人家生了个好儿子呢?

    若换了别家儿子,过继这事儿还真不一定能成。

    “哎,什么好处不好处的,”顾氏坐到夏氏旁边,“能跟在弟妹家身后喝点肉汤便是福气了。”

    见顾氏视线落在托盘上,夏氏暗自咬了咬牙,对顾氏笑道:“也不知道嫂子看不看得上我这些东西,若有喜欢的,便拿去玩罢。”

    “哎呀,弟妹真是客气了。”

    顾氏这才有了点真心实意的笑,她挑选着托盘上的首饰和摆件,一边说道:“这事要是能再快些,就还是快些罢。她家那个姑奶奶已经出孝回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腾出手来搅和。”

    想起当初汤婵把他们毫不留情地赶出家门,顾氏暗自咬牙切齿,“那丫头可是个不好惹的,以防万一,要赶在她插手之前定下。”

    夏氏却对顾氏的如临大敌不以为然。汤婵再厉害,还能违逆亲娘的意思不成?

    只是她不会驳顾氏的面子,面上应了下来。

    顾氏最后揣着一只最重的金镯子走了,等送走顾氏,夏氏才露出心疼的表情,拿起扇子给自己扇风。

    这个顾氏,每次来都要雁过拔毛,要不是必须和族长打好关系,她是真不想和顾氏打交道。

    好在等一切落定,就不必再忍受她了……

    正畅想着未来的美妙图景,突然有婆子气喘吁吁奔进来禀告,“太太!京城、京城那位夫人来县城了!”

    “什么?”夏氏“腾”地站了起来。

    汤婵来了?

    还真就卡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了!

    “她什么时候到的?”夏氏问。

    “刚到不久,车才进了汤府。”婆子赶紧答道。

    夏氏立刻就想出门去汤府,可看了看天色……

    如今已经夕阳西沉,没有这个时辰去别人家做客的道理。

    犹豫片刻,她吩咐道:“让二门备好车子,明早我要出门!”

    ……

    汤婵这次来大兴,没有提前告诉任何人,连汤母都是得了门房的禀告,才不可置信地迎了出来。

    “你怎么来了!”

    见果真是汤婵,汤母又惊又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