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80-90(第20/24页)

还是解瑨再次出手,才救了桓哥儿于水火之中,他也顾不得带桓哥儿继续去哪玩儿了,赶紧回来看看受没受伤。

    “噗。”

    汤婵听完,实在压不住上扬的嘴角。

    她看着桓哥哭红的鼻头,这可怜的娃,怎么总是又惨又好笑?

    跟上次被螃蟹夹手一样,又受了一回这么无厘头的伤。

    “……还好伤得不重,没什么大事。”解瑨扶额无奈,“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就管不住手,胆子也大,什么都要碰一碰。”

    汤婵笑道:“正常的事,他还不到三岁,懂得什么?”

    桓哥儿听到她幸灾乐祸的笑声,好不容易停下的金豆子又要掉了。

    他气得扭头,“不理你了!”

    “哎呀,别呀,”汤婵忍住笑意,认真道,“等我给你报仇!”

    “真,真的?”桓哥儿抽搭的声音一停,“怎,怎么报?”

    汤婵卖了个关子,“晚上你就知道了。”

    晚上,饭桌上出现了一道色泽明亮、香味扑鼻的叫花鸡。

    汤婵一本正经地指着鸡,对桓哥儿道:“母亲给你报仇了。”

    解瑨看着体型明显不对劲的鸡,沉默。

    送到庄中的食材都是上好的,叫花鸡选用的是又肥又嫩的小母鸡,跟白天的野鸡完全是两个模样。

    他一眼看出蹊跷,可桓哥儿年纪尚小,当然觉不出不对,还真以为这就是欺负了他的坏鸡。

    他狠狠啃了个

    大鸡腿,总算是不那么委屈了。

    解瑨听着汤婵应和着桓哥儿,一同说野鸡的坏话,无奈片刻后,到底没能忍住,眼里闪过一点笑意。

    第二天,解瑨依着计划回京,汤婵继续过着自己的惬意日子。

    她隔三岔五带几个孩子出去热闹一番,太夫人也经常加入,期间解瑨又来了两回,其中第二次正刻苦读书解桢也来了,一家人野炊钓鱼,登山郊游,过得好不快活。

    山中不知岁月,等汤婵反应过来的时候,时节已经过了立秋。

    “在外头玩了这样久,咱们是不是也该回去了?”

    这天汤婵跟太夫人请安的时候聊起了这件事,两人商量着,决定过几日便回京。

    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却很失望,他们撒欢了一个夏天,哪里舍得走?

    桓哥儿赖在太夫人怀里,晃着她的衣袖,腻着嗓子撒娇,“祖母~不走~继续住~”

    太夫人被他磨得忍不住唇边的笑,但再是受用,也没答应桓哥儿的请求。

    “垚哥儿过生还办要抓周呢,你不想给小侄子庆生吗?”太夫人循循善诱。

    小孩子心里,过生辰可是大事,桓哥儿想了想,也只好扁扁嘴应了下来,“好吧。”

    解家一行人刚刚回府安顿好,汤婵就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你说什么?”汤婵惊讶,“锦平侯要成亲了?”

    她翻看着送来的婚宴请帖,“这宁家姑娘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宁家是今年刚搬进京城的人家,本来是商户根底,后来家主捐了官,也算改了门庭。”双巧小声道,“宁家姑娘一在京中露面,就引起了不少注意,只因她姿容实在绝色。本来众人都在猜测,究竟是哪家公子能有幸抱得美人归,甚至有的还说,宁家姑娘的前程怕是要落在宫中,谁想到最后竟然花落锦平侯府。”

    汤婵沉吟片刻,“这两家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亲事是怎么定下来的?”

    双巧闻言,声音压得更低了,“听说是在三皇子府的一场酒席上发生了意外……有传言说,锦平侯对宁姑娘看中已久,蓄谋使出手段,才得以求娶宁家姑娘……”

    汤婵听完,注意力却全都放在了前半句话上——三皇子府?意外?

    她第一感觉就是微妙。

    这事不会跟庞雅有关系吧?

    虽然心里狐疑,但汤婵暂时将这件事放下,并没有立刻寻根问底。

    这段时间,除了垚哥儿抓周,于氏周年祭、解桢娶亲这些大事都赶在了一起,她连跟锦平侯新夫人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别人家的事情,可以缓缓再说。

    天还未亮,于四姑娘睁开了眼。

    今日是她成亲的大日子,于四娘忐忑不安,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不知躺了多久,帐外响起丫鬟翠喜的声音。

    “姑娘,该起了。”

    于四娘深吸一口气,依言起身。

    很快,屋里热闹了起来。

    于四娘被伺候着沐浴更衣,梳洗打扮,喜娘为她绞面上妆。

    “哎呀,要么怎么说是姐妹呢,四姑娘同当年的大姑娘一样好看。”喜娘一边为她梳头,一边说着吉祥话。

    当年大姐姐出嫁时,就是这位喜娘照料大姐姐……

    思绪飘远,直到外头有人喜气洋洋地传话“新郎到了!”,于四娘才回过神来。

    她依礼拜过父母,心中突然一阵酸涩。

    从今日起,她往后便不是于四娘,而是“小于氏”了……

    于夫人也是百感交集,她不忘殷切叮嘱,“嫁妆里给你的补药记得喝,早日给垚哥儿添个弟弟妹妹才是……”

    ……

    人声鼎沸,鞭炮声不绝于耳,花轿抬进解府,拜堂礼后,小于氏被送入新房。

    随着喜娘唱礼,盖头被掀起,小于氏半是忐忑不安、半是羞涩期待地望向她的未来夫君。

    然而很快,小于氏的心头便是一凉。

    男人穿着红色的喜服,脸上却没有一点儿娶亲还有的喜悦。

    看清她的第一眼,他似乎有些恍神,但很快,他眼底的波澜消失,恢复了像看陌生人一般的眼神。

    解家女性亲属的夸赞声传来,小于氏回过神,袖子下藏着的双手紧握,抿起唇低下了头。

    喜娘只当她是害羞,热情地张罗着完成了接下来的种种礼节。

    解桢出去敬酒,小于氏坐在床边,神情怔然。

    这时外边响起了敲门声,小于氏回过神来,连忙让翠喜去开门。

    看清来人,小于氏一愣,“小婶婶?”

    她赶紧站起身来要行礼,汤婵笑着把她按了回去,“不必多礼。”

    “桢哥儿还在宴宾客,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来看看你,正好躲个懒。”汤婵对着身后的秋月摆了摆手,让她把手中食盒摆上了桌,“感觉怎么样?你一天没吃东西了,应该也饿了,看看有没有喜欢吃的。”

    摆在桌上的有鸡汤面、小馄饨、还有几个清淡的小菜,都是方便好克化的东西。

    小于氏心中暖洋洋的,感激不已,“多谢小婶婶。”

    她说着又要行礼,汤婵再次把她按回去,笑道:“以后就是一家人,不必这么客气。”

    汤婵没有坐太久,给小于氏介绍了自己身边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