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令: 19、第 1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凰令》 19、第 19 章(第1/2页)

    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里,做出三条高水平的酒令,这件事情的难度本就不低。

    更让人为难的是,酒令题目还要求做酒令者必须用一句黄历里的话。

    而在现实中,又有几个人会跑去翻阅黄历呢?

    至少在座的这些士族郎君,没人有翻阅黄历的爱好。

    虽然他们崇道谈玄,甚至有人服散,但翻阅黄历、遍览天文这种枯燥无味的事情,还是交给钦天监的官员们去做吧!

    听到仆婢上楼禀告赵煊抽到的题目后,褚鹦揣度这个设计赵煊拿到这道题的幕后之人,绝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瞧瞧,他多会出题目啊!

    进可攻退可守,直接把自己摆在了最有利的位置上。

    如果赵煊做不出这三个酒令,他就能狠狠落赵煊的面子,既可以宣扬赵煊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还能想办法加深世人对赵家出身于寒伧兵家的印象。

    如果赵煊能做出这三个酒令,他同样可以说酒令只是不足挂齿的小道,无法与经策诗赋比肩,进而防止赵煊传播才名,谋取清望,或许好处。

    真是个算计到了骨头里的小人。

    这个小人,究竟会是谁?

    好几个名字在褚鹦脑海里翻转,比如说与她与赵煊有关的王荣,比如说傲气十足瞧不起兵家子的杨昌……

    而最后,定格在褚鹦脑海里的画面,是明谨堂中背负荆条、衣衫沾血的背影。

    褚江。

    虽然褚江刚入麟台,貌似无暇设计这些阴诡;虽然按照褚鹦对褚江的了解,她这位从兄不会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虽然此时此刻,身边有人悄声议论这件事是不是王荣做的,但一想到那个背影,褚鹦就觉得,这个小人十有八九是褚江。

    王荣,很可能只是一面幌子。

    不过,就算这场局是褚江布置的,他大概也会很失望。

    因为赵煊不是萧侃那样不学无术的纨绔。

    而且赵煊他,还真看过冷僻偏门的黄历。

    谁让赵煊的二叔赵元美是道教中人呢,推演婚丧嫁娶合宜日期,本就是道士和尚们赚钱的重要手段。

    赵煊在赵元美那里住过两年,对这些冷僻偏门的知识略知一二。

    当然,褚鹦知道赵煊看过黄历,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她明年元月就要及笄了。

    等到她及笄后,赵煊就要和她定亲了。

    在这种情况下,情窦初开的小郎君自然要好好看看哪天是订婚黄道吉日。而在假期休沐,来白鹤坊见心上人时,赵煊更是要表表功,展示自己对这桩婚事的上心程度。

    他和褚鹦说,在你离开康乐坊后,我没少翻阅黄历。

    他还和褚鹦说,适合订婚的日期,都被我一一圈起来了。

    当时,褚鹦收下了赵煊送来的碧玉连理枝玉佩,又把赵煊在马场上讨的彩头荷包送给他,两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愉悦。

    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赵煊的小小殷勤居然会用到曲水流觞宴会上。

    不过现在这样,貌似也还不错。

    接到曲水流觞宴的请帖时,赵煊就想着“祸兮福之所倚”的事。大抵是苍天庇佑,现实映照了赵煊的想法,让赵煊得以体会什么叫做祸福相依。

    褚鹦往楼下看的时候,只见赵煊沉吟片刻后,就顶着众多幸灾乐祸与冷眼旁观,提笔撰写刚刚在心中杜撰的三条酒令。

    而在赵煊停笔后,青衣僮仆站在一旁等待帛书风干。

    待到帛书风干后,僮仆轻手轻脚收好帛书,再将帛书放到托盘上,亦步亦趋地将之送至太学学官张笙面前。

    在僮仆收好帛书往他这边走时,张笙就在心里琢磨着,即便赵煊写得不好,他也要为这赵家郎君描补上几句。

    他是积年的太学学官,褚澄和褚鹦能看出来不对的地方,他同样能够看出来。

    曲水流觞宴上,貌似有人在设计赵煊。

    张笙不是傻子,才不会跑去做陌生人的刀。更何况,他也没有做刀的资本。

    他虽然出身陵水张氏,但只是一介庶子,能在太学里安坐,是他苦心筹谋,从刀山火海里挣出来的前程,轻易舍弃不得。

    像赵元英与褚定远这样的人,张笙觉得自己很可能得罪不起。

    尤其是褚定远,赵元英远隔千里,短时间内还不能把他怎么样。

    可那褚定远不但是尚书台郎官,还是当朝名士、相公亲子。他这样的人,若想毁掉一个才具中平且没有家族支持的太学学官,不过是几句话的事。

    虽说很多人都说,褚定远不是很喜欢赵家郎君这位兵家婿子,但他听崔博士说过,褚定远很喜欢他家女儿。

    爱屋及乌是战国时传下来的典故,谁知道褚定远会不会因为自家女孩子庇护未来婿子?

    张笙可不敢赌褚定远的心意。

    接过僮仆送过来的帛书后,他一边思量着怎么为赵煊描补,一边去瞧帛书上的文字。

    刚展开帛书,就看到了素帛上遒劲有力、锐如刀剑的好字。

    张笙心里松了一口气,有这一笔好字,就算赵家郎君把酒令写成了一团乱麻,大抵也不会被众位宾客耻笑了。

    而他,总算能过关了。

    张笙的心情好了很多,声音也变得轻快起来:“天行刚健,人生天地间。谒金门,探洛阳,知宜冶陶,雕刻石榴花,花海燃江青,金冠梦南柯。”

    “大道氤氲,浩浩阴阳移。应天长,长安夜,妄破土石,移栽萱草花,北堂垂朱萼,忧思逐云鹤。”

    “凤皇鸣矣,延陵轻宝剑。瑞鹤仙,临吴江,制衣正伦,琼花白玉碎,青羽乘风来,八仙聚瑶台。”

    读完赵煊作的三条酒令后,张笙的心情彻底轻松起来。

    他心想,赵煊还是有点本事的。不论幕后之人有什么设计,赵煊没中套,局就兴不起来。

    他这个学官也不会受到牵扯。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啊!

    张笙心里充斥着劫后余生的喜悦,这份喜悦压下了他对赵煊才学的惊讶之情。

    而在座的太学学子们不用像张笙一样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前程。因而听到张笙读完赵煊作的三条酒令后,他们的第一感受就是惊讶。

    他们真没想到,赵煊居然会有这样的捷才。

    赵煊所作的三条酒令里,选的五言都是乐府诗,选的三条古文分别出自《周易》、《淮南子》和《诗》。

    而酒底处的石榴花代表着金鸡鸟,萱草花代表着忘忧鸟,琼花代表着玉瑶鸟。

    虽然这几个花鸟别称并不是古籍里的代指,只是本朝楼观真人葛原在他的笔记小说《南行记》中的杜撰,但在当下崇玄的背景下,这几个别称也算得上是典故。

    除此之外,那几处与黄历有关的话,全都没有用错。

    虽然这三条酒令称不上“信”、“达”、“雅”,但能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做出三条条件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