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11、第 1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11、第 11 章(第1/2页)

    【可能有人反对我的话为太宗喊冤,太宗明明拿了主角贵人的剧本,怎么成反派了呢?

    别着急,你们要跟着我的节奏走。

    于兆安作为工部郎中,除了完成日常事务,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太宗的要求改进武器发明创造。

    咱就是说多少有点像现在的乙方。

    设身处地想一想,你是一个乙方,甲方对你提出各种奇怪要求,什么五颜六色的白,五彩斑斓的黑,全是金句的文案……

    甲方还特别不好惹,如果不想提前开启二周目,你必须想方设法完成,你甚至没有撂挑子不干的权利,这难道还不算反派吗?】

    “于卿,朕有提过奇怪的要求吗?”周晏眼巴巴看着于兆安。

    周晏自认是个通情达理的甲方,别人如此造谣他,他必须要为自己正名。有什么是比另一位当事人亲口否认更好的辟谣方式呢?

    于兆安不断忆起陛下提过的需求:连弩小型化,改进炼钢方法,用两块琉璃看到更远处,将人安全送到天上……子曰:“言必信,行必果。”他……他感觉到陛下在盯着自己。

    于兆安被盯出一身冷汗,本来要蹦出嘴的话也咽了下去。

    他脑中闪过家中的父母妻儿,最后闭上眼毅然开口:“天幕所言不实。”孔圣人,对不起,我做不到您说的。

    听到这话,周晏满意的笑了。密切关注陛下心情的于兆安轻呼了口气也笑了。

    好一派君臣和乐之景!

    【在古代,能在皇帝面前混出头的人手里都有两把刷子,就算是宦官奸臣也得有本事才能把皇帝哄得五迷三道。

    科研文主角更是不得了,不做出大成就都对不起自己主角之名。

    so,被我戏称为“科研文主角”,又得皇帝看重的于兆安当然本事多多。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垂直领域专家,工部深耕型人才,嘉和第一发明家,皇帝敢想他敢信——于兆安,在反派逼迫下智慧迸发的产物。】

    第一这里站不下这些人,第二于爱卿是自愿的,最后不要叫朕反派,朕是清白的!

    在周晏痛心有幕凭空污人清白时,天幕已将背景切换成了一座纪念馆。

    【为了方便讲解,up主专门来到了坐落在于兆安老家山东的纪念馆,里面有不少根据考古资料复原的好东西,我们一起去看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于兆安的生平简介,前面我们都说过这里直接忽略,值得一看的是这幅于兆安画像。】

    众人看了眼天幕中的画像,又看了看前面的于兆安,最后目光回到画像上。

    这……这真是同一个人吗?

    于兆安本人也很吃惊,他是长这样吗?

    【画像中的老人身穿燕朝服饰,手中拿着机括,知识抢夺了其他地方的营养,浑欲不胜簪,完美符合大众眼中的形象。

    虽然于兆安本人都认不出画像画的是他。

    冷知识,这幅画并非燕朝的东西,而是后世熙朝画家的作品。

    众所周知,古代资料保存不易,每逢战乱又或者改朝换代都是一场劫难。

    战乱中,于兆安的画像很倒霉的被弄丢了。但架不住他这个人有名,一些匠人喜欢拜他求他保佑。有需求就有市场,熙朝人一拍脑袋想出个主意——我们根据坊间描述重新画一张。

    旁人描述这东西大家也清楚,我在宝安上班能变成我在上班当保安。而且古人画像更看重神韵,需要展现那个气质,一来二去于兆安的画像就成这样了。】

    天幕的话解决了众人的疑问,但他们现在的心情很微妙。

    他们同情于兆安形象被魔改,羡慕他被后人祭拜,后人甚至专门为他修了个什么纪念馆,还很好奇自己在后世有没有纪念馆……

    至于上面提到熙朝和改朝换代什么的,抱歉,他们人老了眼神不好,耳朵也有点背。

    【大家别被画像误导,史书记载于兆安美姿仪,人家是大帅哥一个。

    插句题外话,我很好奇,皇帝选大臣看脸吗?】

    胡说!选官怎么会看脸,当然是看才……历任探花好像都……

    跟天幕混久了,对up主时常口出狂言众人已经脱敏,并且他们的关注点也被up主成功带偏。

    画像的故事讲完,up主沿着长廊向纪念馆深处走去。许多精巧事物整齐摆放两侧,up主在一样东西前停了下来。

    干净明亮的玻璃展柜内放着一架木制手.弩,旁边还有它的设计图。似是为了让观众更好了解内部结构,展柜内对照设计图纸放置了构成手.弩的零件。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专家根据史书描述仿制的单人手持连弩。

    这款手持连弩是于兆安早年代表作品,不算发明创新,只是在前人设计的基础上将弓弩小型化,用于近距离防卫。燕朝主要是让弩兵结阵齐射以克制骑兵。

    至于威力吗?这东西属于管制物品,up主暂时不打算被请喝茶,没敢手搓。

    书上介绍说:五十步内,咻一下,甲破了,血流了,人倒了,我赢了。】

    哦,知道了。

    手.弩成功造出,戎狄也被打服,这东西我们已经不稀罕了。阿婆主你快点儿讲完它,然后带我们看看没现世的好东西,于大人也能借鉴一二。

    你说这是抄袭?

    抄自己未来的成果能叫抄吗,那叫借鉴,不懂就闭嘴?

    ……

    木制连弩后天幕继续介绍了不少发明,有的现在有,更多的现在没有。

    大臣,此处特指于兆安从中获得不少灵感,今日结束后如果能活下来他打算逐一尝试。

    【下面出场的是一个大家伙,古称“回回炮”*。

    别误会,此炮非彼炮,大燕那个年代还做不出热武器。我说回回炮没人熟悉,但它另一个名字大家绝对如雷贯耳——

    投石机。

    就是古装剧攻城时总出现的那个大块头。】

    随着up主的讲解,镜头转换,众人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家伙,木制,上有绞盘、绳索、重物。

    【由于场地限制,我们看到的回回炮也称配重投石机是经过等比例缩小的,虽然现在这体型也不小就是了。

    受电视剧影响,大家印象里的投石机应该类似……跷跷板,靠人用绳子拉拽一端发射石头的那种。缺点很明显,人力拉拽太不稳定。

    于是于兆安闪亮登场。

    他的改进思路很简单:人因为体力消耗力气不稳定是吧,搞点重物替代就行了,没人顺手牵羊的话每次都是那么沉。

    具体原理up主就不说了,大家也不爱听,我们直接看回回炮的威力。

    《燕书楚怀远传》记载: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敌军惧,以城降。

    回回炮发射时声响巨大,直接给敌人上心理压力debuff。紧接着一块巨石从天而降,砸烂了城墙,敌方士气d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