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扮宿敌遗孀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假扮宿敌遗孀后》 60-70(第28/31页)

俨幻觉频生、将李修白错认作先太子那次——薛灵素心下悚然,李修白与先太子、太子妃之间必有极深的渊源。

    她当即遣心腹暗中寻访旧日伺候宝华殿的老宫人,探问当年先太子妃被囚禁生产之事。

    当听到大火极旺,将整座宝华烧成了灰, 那个刚出生的先太子遗孤连尸骨都没留下的时候,她便隐约猜到了真相。

    原来如此!

    难怪李修白暗中部署, 隐忍蛰伏多年, 他想要的恐怕不只是皇位,更是一场为父母复仇的大局。

    薛灵素并未拿到铁证,但她深知,在这宫闱之中,猜疑本身就能杀人。

    她腹中已有了龙种,只要李修白的身世与先太子沾上一丝关系, 以李俨的多疑便绝容不下他。

    李修白能用方士之术算计天子,她也学会了此道。

    她重金贿赂了太平观一位高人令其在御前占卜,称圣人子女星亮,主得皇子。

    正当李俨百思不解其意时, 她掩口作呕,顺势揭出有孕之事。

    圣人果然大喜,比起将江山交给旁支,他当然更希望由自己的血脉继承大统。

    紧接着,薛灵素再借道士之口,隐隐暗示李修白身世存疑。

    她早已布置妥当,买通的几名老宫人适时回忆起当年旧事,比如郑抱真如何深夜产子、老王妃如何趁夜探视、又如何匆匆提着一只食盒离去、食盒之内如何有异样啼哭……言之凿凿,如亲眼所见。

    李俨本就对李修白那双极似先太子的眼睛心存忌惮,凡是与废太子有关之事,他向来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立即命心腹宦官严加追查。

    宫墙之内从来没有不透风的秘密。旧案重查,当年老王妃夜探宝华殿后携食盒匆忙离宫的记录果然被翻了出来。

    李俨当即下诏,将长平王府一众人等打入诏狱,同时晋封薛灵素为贵妃。

    薛灵素这些时日替李修白做事,知晓他不少心腹与暗桩,她毫不犹豫命人以自首之名暗中将名单密报李俨。

    李俨大怒,随即下诏将盐铁转运使高珙、礼部侍郎崔儋、神策军左军中尉周焘等下狱。

    周焘手握五万神策军,驻跸在长安西北郊外,消息一走漏,清虚真人便已飞鸽传书示警。

    周焘随即拥兵自重,李俨一时竟奈何他不得。

    但其余众人,除清虚真人侥幸脱身,尽数被投入诏狱。

    李俨再度下诏,废去李修白的太子之位,派驿马疾驰军中解除其兵权,命人即刻押送回京。

    然而,李修白身边的东宫千牛卫皆是他多年栽培的死士,自然不会奉诏。

    至于沿途各镇节度使,更是人精中的人精。

    朝廷越乱,他们越可拥兵自重,于是纷纷作壁上观。

    因此,河东、河西、范阳三镇虽然表面上接旨,实际却按兵不动,观望局势。

    李修白正是利用这一点,率领千骑一路从魏博直奔长安。

    轻骑再快,赶到长安也至少要五天。泾原的主力大军就算急行军,也还得半个多月才能抵达。

    于是李修白一面挥师西进,一面遣心腹携密信送给清虚真人在长安搅动风云。

    薛灵素揭破他的身世,他又何尝不知她腹中骨肉的蹊跷?

    李俨这些年来一直体弱多病,后宫早已多年没有子嗣降生。更何况,之前他通过李郇进献的“九转金丹”里本就含有导致人不育的草药,薛灵素怎么可能怀上身孕?

    推算时间,这个孩子应该是在李郇死前怀上的。

    宫中无外臣,唯有李郇以国师身份常来常往,如此看来,这孩子很可能与李郇有关。

    李修白给清虚真人的信正是让其撰写檄文,直指薛贵妃私通外臣、混淆龙种,试图以舆论撼动宫闱。

    清虚真人这些年暗中在长安铺设了大量暗桩,一夜之间,檄文就贴满了各大街巷,甚至被撒进了皇城。更有说书人、游走商贩,将流言迅速散播京畿州县。

    不过两三日,长安舆论风向骤变,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薛贵妃私通外臣的真假。

    李俨生性多疑,闻讯后掌掴薛灵素,厉声诘问:“贱人!你如实招来,这腹中血肉究竟是不是朕的!”

    薛灵素惶然跪地,涕泪连连:“妾对天发誓,此胎千真万确是陛下骨血!长平王乃先太子余孽,包藏祸心,构陷于妾,正是想扰乱陛下圣听,陛下万万不可中其奸计!”

    李俨当即召彤史详细核查起居注,又命太医署首席太医令重新诊脉。

    薛灵素面无惧色,她早就把时间算得清清楚楚,除非孩子生下来、长得完全不像李俨,否则谁也拿不出确凿证据。

    而等到那个时候,李俨恐怕早已不在了。

    果然,查验并无破绽,李俨暂时放过了薛灵素,命金吾卫严查和缉拿散布檄文之人。

    然而流言已经传开,李修白纵然身世有假,可先太子遗孤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血脉,薛贵妃肚子里这个若是野种怎么比得上?

    一时间,人心动摇,各路观望的节度使也各有盘算。

    ——

    此时,李修白已率千骑抵达潼关。

    关中有四塞,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是拱卫长安的咽喉,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欲取长安,必先破关。

    李俨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早已布下重兵。

    东边的潼关由卫国公薛宽带领五万神策右军防守;北边的萧关有朔方节度使崔宁率三万精兵镇守;西边的散关和南边的武关也分别有大将把守;长安外城还驻扎着两万神策行营军,随时可策应。

    可谓天罗地网,固若金汤。

    面对如此困局,他们一时无措。

    商议之际,清虚真人愤然道:“当日魏博内乱,殿下不远千里带兵去帮永安郡主平乱!如今她掌握魏博大权,却坐视殿下涉险而不发一兵一卒!如此凉薄之人,实在可恨!若当日您没驰援魏博,薛灵素又何来兴风作浪之机?”

    李修白负手,淡淡道:“成德节度使突然发难,奇袭魏州,魏博正疲于应付,分身乏术。”

    “殿下总是为此女开脱!”清虚真人长叹,“萧沉璧此举分明已作出了抉择。在魏博与殿下之间,她永远先选择魏博。如此薄情寡义之人,殿下若能渡过此劫,日后还是莫要再与她来往了!”

    李修白回忆起萧沉璧那夜的迟疑,默然不语。

    军情紧急,神策左军虽已与李修白会合,但泾原的七万大军还未赶到。即便到了,将士们长途奔袭,也已人困马乏,很难打得过以逸待劳的长安守军。

    硬拼绝不是办法。

    李修白沉思许久,决定智取。

    潼关守将薛宽是一代名将,手下五万神策右军更是精锐,强攻很难突破。

    西散关和南武关的守将也都是李俨的心腹,忠心耿耿。

    唯一有望争取的,是镇守北萧关的朔方节度使崔宁——他出身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