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 80-90(第9/16页)
绝,仁政爱民,梁、沛二王皆以他马首是瞻。”
戏志才淡然道,
“自黄巾之乱以来,陈国涌入大量部众。以陈王如今的实力与兵力,若他要帮助张济,此次征战只怕还有波折。”
郭嘉并不认同这点,高深莫测道:“既然是联盟,多多少少还是会帮衬一些,只是这‘怎么帮’‘帮多少’,总得有个说法。”
顾至听着两人的谈话,同样思忖着当前的局势。
虽然他对原著小说后面的剧情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但郭嘉与戏志才谈论的“刘宠”他还是知道一些。
陈王刘宠并非小说中的角色,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
依照《后汉书》的记载,陈王刘宠是个神箭手,坐拥几千张强弩,是唯一一个在黄巾之乱中强势留存,还越来越富有的诸侯国。
因为在战乱中吸纳了大量部众,尽管陈国只有一郡之大,所拥有的精兵却让人不敢小觑,更别提陈国还拥有几千张强弩,掌握了当下时代最强的利器。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陈王刘宠并未加入诸侯攻伐、扩张的队伍,而是一直留在陈国这块一隅之地。
最终,这位有望兴复汉室,却还未来得及在乱世中散发光芒的汉室王侯,因为袁术莫名其妙的记恨,死于刺客之手。
顾至回忆刘宠的经历,倒不是为了哀悼这位令人扼腕的王侯,而是因为他想到了另一件重要的事。
“天子……会不会在陈王的领地?”
郭嘉与戏志才停下讨论,同时看向顾至。
“董贼作乱时,陈王曾自称‘辅汉大将军’。”
顾至补了一句。
辅汉大将军,光是从字面意思理解,其中蕴藏的含义就足以令人端看。
何为辅,辅佐也。
更何况,刘宠与刘表、刘焉等所谓的汉室宗亲不同。
刘表、刘焉都是汉室远亲。说是宗室,实际上,他们都是西汉王侯的后人,与皇家的血脉已隔得很远。
而刘宠与刘宏都是东汉汉明帝的直系后代,若按辈分,天子刘协还能喊陈王一声“从祖父”。
当然,最重要的是——
原著小说中的刘协极有主见,他会青睐于曹操、刘虞、刘备这种曾经表露过忠汉之态的朝臣,自称辅汉大将军的刘宠自然也在他的青睐范围之内。
“阿漻的猜测不无道理。”戏志才第一个表达了认可。
天子刘协若是有余力选择投奔的对象,血脉相近又有强大武力震慑的陈王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说来,当天子在各州、郡出现的时候,确实只有豫州并未传来音讯。”
郭嘉若有所思地应和着,倒是察觉了一件事。很多时候,顾至虽然没有明确的消息渠道,但他的猜测往往都很有道理,仿佛掌握了他们所不知的情报。
“诚然,那时候豫州乱得很,豫州牧与颍川太守三个月换两次,根本无暇掺合这些。”
郭嘉压下心中的疑问,略带几分嘲弄地评价,
“但反过来想,正是因为豫州混乱,其他人的目光都掠过豫州,反倒不会有人往诸侯王的身上怀疑。
“所有人都想‘奉天子以令不臣’,却没想到天子放了几道虚假的烟雾,将所有人耍得团团转,自己倒是选了一个合适的栖息之地。”
“你说这话,是嫌自己活太久了?”
戏志才睨了郭嘉一眼,语带警告。
哪怕他与郭嘉同样离经叛道,至少他知道有些事明面上绝不可说出口,
“天子的言行,也敢妄议?”
“这里只有你与顾郎,我只在你们面前妄议,有何不可。”
郭嘉丝毫没把这句告诫放在心上。顾至就不用说了,戏志才虽看着不好相处,却也不会随意攻讦他人,胡乱传播他的不敬之举。
“阿兄说得对,奉孝且注意一些。”
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即使大汉的楼房就快要倒塌了,可在它彻底倒塌之前,刘协到底还是天子。
在封建社会,封建王朝,不管心里这么想,明面上都得和光同尘。藐视皇权可是大罪。
郭嘉知道他们是好意劝诫,不再犟嘴。
眼角余光捕捉到一个熟悉的人影,郭嘉当即朝着顾至挤眉弄眼:
“顾郎,你的文若来了。郭某不便打扰,先行告退。”
什么叫“你的文若”?
顾至还未来得及因为荀彧的出现而高兴,郭嘉的神来之语让他险些被口水呛住,霍地睁圆了眼。
放了个大招的郭嘉没有多做解释,已同手同脚地溜远。
让顾至颇感意外的是,戏志才虽然没有像郭嘉一样说出奇怪的话,但他同样走得干脆:
“你与文若一同回去吧,我先走一步。”
“阿兄……”
望着戏志才眼中微茫的疑问,顾至顿了顿,到底没有问出“袁术攻打徐州是否与阿兄有关”之类的问题。
“无事。”
军营人多眼杂……下次再问吧。
戏志才却误以为他方才的挽留是因为惶惑与不舍,迟疑片刻,抬起手,轻轻在他的发顶触碰,一触即离。
“待凯旋而归后,你我再在昌邑聚饮一场。”
“好。”
顾至目送戏志才远去。片刻后,荀彧来到他的身侧。
不等他开口,荀彧便交代了曹操找他的原因:
“主公爱才如渴,想让我援引荐举。”
因为出兵豫州,想着颍川、汝阳名士众多,曹操想要挖白菜的毛病又犯了。
顾至很能理解曹操的心情。来都来了,不过来集个卡,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文若举荐了何人?”
“颍川陈群,陈长文。颍川钟繇,钟元常。”
又是两个曹魏名臣。只不过,因为三国中的人物太多,顾至对这两人的政治贡献与著名事迹已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陈群是九品中正的提议者,还曾打过郭嘉“不治行检”的小报告;钟繇后来位列三公,是有名的书法家。
荀彧简单介绍了这两人,与顾至并肩走着,往住所的方向折返。
他与顾至的营帐挨得极近,平时找寻彼此只需走上几步,格外方便。
“去你帐中,还是我的帐中?”
“到文若帐中来一局手谈。”
“好。”
斜阳照落,在素色营帐上落下红晕,如若一个面红耳赤的看客。
同一时刻,远在豫州的张绣走进营帐,在一男子身边坐下。
“文和,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似要征讨豫州。我们可要正面迎战?”
他身旁的男子正是谋士贾诩。贾诩貌不惊人,行止平和,谁都想不到,正是此人在长安搅出大乱,不仅让夺取大权的司徒王允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