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60-167(第15/21页)
响。
城楼之上,李慧瑾戴着朱纱护额,披猩红战袍,腰间悬着雕龙佩剑。她的身后,守军列成“鱼鳞阵”,长戟如林,刀盾交错,弓弩手分列于城垛之后。
城外,李起云的大军排成密密麻麻的“锋矢阵”,骑兵如利箭般直指城门。数百面黑底金纹的大纛旗迎风而舞,每一杆旗都是一股逼人的杀气。
马蹄震动,声浪如海潮拍击城墙。
梁念瑾骑着通体漆黑的战马,高声质问:“逆贼弑君,还敢自称登基?!”
李起云只是抬手一挥,鼓声骤然急促,骑兵前列的长矛齐齐前倾。
——边疆,徐圭言策马领军,雁行阵在夜色中铺展开来,如展翅的巨鸟,铁骑的奔腾卷起漫天尘沙。
——长安,城楼弩箭齐发,破空呼啸落入敌阵,带起一片惨叫与乱影。
——边疆,衡轭两翼绕出,锋刃闪烁如雪光席卷,敌军的阵脚在黑暗中崩裂。
——长安,投石机隆隆运作,燃着松脂的巨石砸下,烈焰映红了护城河的波光。
两条战线,在同的气息,在后唐这片土地上交织、奔腾。
,各表一枝。
长安的天,灰得像压下来的铅盖,空腥的气味。
前一日的黄昏,战火已在城下蔓延到每一条巷道。
护城河畔,箭,溅起无数细碎的水花。城楼上,旌旗猎猎,金鼓声震得城砖都在轻颤。
李起云立在战阵中央,高举长枪,□□的战马喷着热气,蹄声敲击在被血浸湿的泥土上。他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眼神穿过混乱的烟尘,望向那座他本以为必能拿下的城。
他算过无数次这场仗的胜算——长安的兵力空虚,李起凡死了,李起年手里没有足够的兵,他的军队若迅速攻城,必能以雷霆之势破门而入。
可当第一声攻城的号角响起时,他才意识到,自已低估了城内的防御,也低估了一个女人的手腕。
——李慧瑾。
城楼上,她一袭战甲,立于风中,眉眼冷肃如霜。她调动的是长安最后的禁军与从西北边塞调回的精锐,这些兵早已历过无数血战,每一个人的眼神都像寒铁打磨过的刀锋。她将弓手与枪兵交错布阵,弩机上膛,投石车与滚木早已就位。每一次冲锋,都被稳稳挡住,甚至反杀数阵。
战鼓在城内外同时轰鸣,节奏急促得像擂在每个将士的心头。刀光在日光与火光的交织中闪烁,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血的气味。
城下,李起云的骑兵一次次冲锋,却一次次被箭雨与枪阵逼退——那箭雨密得像一张黑色的天网,瞬间将最前排的骑兵全部撕碎。
他原本自信的阵型在两轮猛攻后开始松动,士兵间的呼喊中带上了犹疑与惊慌。反观城楼上的禁军,杀声反倒愈加高昂。
到了午后,城门忽然缓缓打开。尘土飞扬间,一支黑甲铁骑疾驰而出——战马披挂厚重,骑士全副武装,长刀反射着夕阳的寒光,像一条锋利的钢浪席卷战场。
为首的,正是李慧瑾。
她的刀劈开第一个敌军的战戟,溅起一片血光。身后的铁骑呼啸着碾入李起云的阵地,冲击力如同山崩海啸。
那是长安最坚硬的力量,是真正能以一百敌千的死士。
李起云在战场上挥枪抵挡,但眼看自已的战线在铁蹄下崩裂,他心中明白,胜负已分。
黄昏时分,战场逐渐寂静。血水在战场低洼处汇成小小的水洼,残破的战旗倒在泥中,偶尔被风掀起,又无力地垂下。
东宫的烛火已经点起,昏黄的光摇曳在帷帐之间。李起云站在宫门前,看着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宫殿和位置。
现在他进来了,可他也失败了。
站了好一会儿,他脱下战甲,坐在案前,背脊微微弯着,像压上了千斤重担。
他的手指摩挲着剑柄,眼神空茫地落在案上的地图上——那些被他用红笔圈出的路线,如今都成了失败的印记。
窗外有风吹过,带着残存的战鼓回音和远处马蹄的杂音,催促着他的命运一步步走向终点。
他缓缓站起,将佩剑横在膝上,指尖沿着刃口缓缓划过。冰凉的金属像一条冰蛇,沿着他的血脉游走。
他想起了太多往事——少年时的豪情,曾经立下的誓言,还有那个在长安街头并肩策马的身影。
最终,他闭上眼,长吸一口气,刀锋抬起,血光一闪。
当李慧瑾踏入东宫时,屋内的烛光依旧摇曳,空气中混合着血与冷香。李起云的尸体横在案前,双目半阖,眉间却带着一丝奇异的宁静。
她的脚步停在他身侧,视线只是淡淡扫过,没有喜悦,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知结局不可逆转的平静。
就在这时,她注意到案上的一封信——信封边缘被血水浸湿,墨迹有些晕开,但那四个字依旧遒劲分明:“圭言亲启。”
烛光映照下,这四个字像是带着火焰般跃动,它的存在,比尸体本身更沉重。
李慧瑾伸手拿起信,指尖略微停顿了一瞬。她没有立刻拆开,而是低下头,盯着信封上的名字,目光深沉得像要看透其中隐藏的一切。
城外的风呼啸着卷过长安的夜空,吹动她的披风猎猎作响。那封信,像一枚尚未爆裂的火药,静静地躺在她的掌心。
堡垒的城墙在风雪中发出低沉的呻吟,像一头濒死的巨兽。
夜色压得低沉,战鼓早已停息,取而代之的是偶尔传来的箭矢破空声与敌军在黑暗中交换的低语。
徐圭言立在城墙残破的墙后,披着已经被血与泥浸透的战袍,手中的长刀仍然滴着冰冷的水珠。
她的指节发白,却没有放下。城外的吐蕃军营火光点点,像一圈收紧的锁链,层层包围着这座孤立的堡垒。
兵力——她心里很清楚,这是无法跨越的天堑。
他们已经撑了太久。箭矢用得节省到只能射向最近的敌人;粮仓里只剩下一些发霉的干粮与坚硬的豆饼;受伤的士兵躺在临时的木棚下,血腥味与药草味混在一起,浓烈得让人几乎窒息。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像刀子般划过喉咙。绝望像寒潮一样从心底涌起。
自已的一生,是如何走到了这一步?
记忆忽然从某个温暖的地方翻涌出来。
那是她小时候,尚在徐府后园的日子。
阳光穿过石榴树的叶子,斑驳地落在青石小径上。她扎着两个小髻,手里握着一把木剑,挥得很笨拙,动作却认真得像个小将军。
院墙外,秦斯礼总是翻墙过来找她玩儿。
他总是笑嘻嘻地递给她一包用荷叶包的糖杏仁,说是从家中父亲的书房里偷藏下来的。
然后两人并肩坐在石阶上,边吃边看远处的纸鸢在风里飘荡。
那时候,他们都以为未来会像那纸鸢一样,自由自在地飞。
可命运的手总是来得突然。
秦家巨变的那一年,京城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