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50-160(第28/33页)

回去:“当然,李相若有更多的信息,也请不吝告知。比如——”

    她语速放缓,每一个字都打在李文韬的眉间,“您知道圣上身体是否康健?是否真的闭门不出?又是否……还会复出?”

    这一问,带着三分探查,七分质疑,投石问路,不见急迫,只等李文韬出牌。

    李起年坐在两人之间,只觉得左右皆山,自已不过是中间一枚棋子。

    他低着头,仿佛还沉浸在“圣上是否是敌人”这个问题里无法自拔,甚至不知自已该怀疑谁,又能信谁。

    而李文韬面对徐圭言的反击,没有恼怒,反而笑得更深了。他抬手理了理袖口,语气意味深长:“圣上的身体,乃是朝廷最高机密,我这样的臣子,自然不得而知。”

    这话一出,气氛微变。三人彼此心知肚明,接下去的话,已经没什么再谈的必要了。

    李文韬缓缓起身,理了理衣襟,道:“今日便到此为止吧。晋王殿下,徐长史。”

    他拱手作礼,语气温和,神情却已隐现疏离。

    李起年站起身来,连忙送他至门口。待人走远,他才折返回来,书房重归清静,只余两人相对。

    徐圭言坐在窗边的榻上,目光投向窗外风动的竹影,淡淡开口:

    “他不是诚心来合作的。”

    李起年一怔,走回榻边坐下,迟疑地问:“你是说……李相?”

    “嗯。”徐圭言点头,语气依旧淡然,但眼神十分笃定,“他之前能支持十四殿下,如今又转头来支持你,一君不可侍二主,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他出尔反尔。”

    她转过头看向李起年,眼神清亮,却不带苛责,只是认真地想让他看清楚现实。

    “其心不正。”她低声道,“你不能被这种话轻易打动。”

    李起年沉默了一瞬,低下头,仿佛在犹豫该不该说出心中所想,最终还是开口了:“其实……之前我就动过心思,想投靠李相。”

    他抬起眼,望向徐圭言的目光带着坦白后的诚恳与几分羞愧,“你也告诉过我西平的事,我想他们的力量强大,若能依靠他们,或许能早日实现……”

    “上位之志。”徐圭言替他补全,语气却没有太多波澜。

    “对。”李起年点头,有些急切地辩解,“你也说过我资历浅、朝中无根基,那……是不是正需要李相这样的人物来扶持?”

    “能量大是一回事。”徐圭言轻轻叹气,语气慢了下来,“可立储,从来不是谁力量大谁就能上的。圣上若忌惮,就能反噬你。李文韬之流,若是一心推你,恐怕你连登基的那一日都见不到。”

    她顿了顿,看着李起年真挚的目光,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信他?”

    李起年望着她的眼睛,声音低了些:“我不是完全信他,只是……当初你和六哥合作,是不是……因为你觉得我没法上位?”

    徐圭言沉默了一下,神色微变,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些许懊悔。良久,她低头,声音柔了下来:“我当时是为了获取西平更多的消息。他能拿到那些奏章,也能告诉我很多我们听不到的情报。”

    “现在……西平不是敌人了。”李起年低声道,看着她的脸,眼中满是复杂情绪。

    徐圭言没有立刻回应,良久,她缓缓开口:“如果你是想让我道歉,那我道歉。”她抬起头,眼神平静而坦率,“那时候我刚被刺杀,满身是伤,日日提心吊胆,身体上的箭射到了心中,自然是要寻一个最安全的合作对象。”

    她的语气微微一顿,带上一丝疲惫的苦笑:“有时候活着还真不容易呢……”

    李起年看着她,忽然没了言语。他记起她满身血污,从床上醒来时痛到无法呼吸的样子,心中泛起一种近乎怜惜的痛意,却也夹杂着某种不安与犹疑。

    ——她确实聪明、冷静、果决,但也确实……不是完全信任他。

    徐圭言也望着他,语气又转为理性:“我不是不让你信李文韬,但你要知道,他支持你的动机不纯。”

    “没人清楚他为什么忽然投诚,更没人知道他扶你上位后,究竟想要什么。”

    她顿了一下,意味深长地道:“如果只看吴王的遭遇,那无非是——他想扶持一个在朝中毫无根基的皇子。”

    “好摆布”三个字她没说出口,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哪怕是面对同伴近十年的人也不能说。

    这世上哪有什么坦诚的关系?

    李起年听得一惊,嘴唇微微动了动,正欲反驳,却还是闭了嘴。

    他低声说道:“那……怪不得李相不支持六哥了。他在朝中有很多眼线,虽然身在泰州,但对朝政仍然野心勃勃。”

    徐圭言冷静地点头,看着李起年,想着李起云,他不是李文韬能控制的人。他若上位,李起云不会听从任何人,可她又觉得无奈,李起年始终没听懂她的话外之音。

    辰时刚过,钟鼓齐鸣,紫宸殿上,群臣肃立。

    李起云立于百官前列,衣冠整肃,神色沉静。身为泰王,监国在朝,今日本应是寻常一朝,不料风云骤变。

    李文韬着朝服,步履稳健,面容肃穆。他比平日里更早站定,却直到议事将毕,方才缓缓出列,朝前迈步,拱手而立,看向匾额,声音清朗却沉重——

    “臣有本奏,请陛下明察——泰王李起云,与冯知节暗中谋议兵事,意图擅动边军,以图不轨。证据俱在,请圣上明鉴。”

    此言一出,如投巨石入湖,殿上众臣哗然。

    李起云眉头一跳,侧头看向李文韬,眼底满是不解。他并未开口,甚至一时没能反应过来,这话如同雷霆猛击在大地之上,想了一下后他眉头一拧,恢复常态。

    “李相为何要诬陷于我?”

    徐圭言立在侧位,眉心轻蹙,目光如刃,扫向李文韬——她知道这是前些日子他们谈的“投名状”,但没想到他竟如此大胆,竟然挑明在朝堂上弹劾监国之人。

    “证据何在?”御史中丞出口质问。

    李文韬却只是从袖中取出一道黄卷折子,高高举起:“臣已有所备,恳请转呈御前。”

    朝中众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言。

    鱼怀忠脸色骤变,匆匆转身,快步走出殿门,直奔宫后通道。

    李起云眼神从平静转为怒意,沉声问道:“李相此言,是否清楚后果?”

    李文韬面色不变,淡淡道:“臣言有据,不敢妄言。”

    殿门外忽地传来匆促脚步,紧接着内侍禀报道:“长公主殿下驾到。”

    李慧瑾着素色朝服步入殿中,眉眼如霜,步伐不疾不徐,一进门便看向李文韬:“李相,弹劾监国皇子,是大事。你要交的证据,可是确凿无误?”

    李文韬微微躬身,将折子递出:“长公主殿下请过目。”

    李慧瑾接过折子,眼神扫过一行行笔迹,面色沉着未动。折子上的内容只能算是怀疑,根本不算证据。

    殿中群臣低头不语,朝堂气氛压抑得几乎凝结。

    片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