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40-150(第2/29页)
李文韬心头焦躁,刚刚得知刺杀案正在调查,心中隐隐预感这事必定牵连甚广,自己却无法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逐渐失控。
他步履匆匆,正巧遇上从宫中归来的徐圭言。
徐圭言身着素衣,脸色带着一丝疲惫,却目光坚定。
“李大人。”她语气中带着轻微的讥讽,“您这阵子倒是难得露面,难道这次案子没让您心焦?”
李文韬面色阴沉,正欲开口,被她先抢了先机。
“您太傲慢了。”
李文韬心头一紧,眉头紧皱:“傲慢?徐卿家言重了。”
“不过,”徐圭言微微一笑,眼神冷冽,“想想看,您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也一定是个让人忌惮的厉害角色吧?”
李文韬被她一语点醒,脸色复杂。
旧太子一案突然被重审,只能是眼前人掀起来的波浪——除了徐圭言,谁还会记得先太子?谁还敢、谁还有资质在圣上面前提起这件事?
突然李文韬就笑了,“我说呢,提起晋王被刺一案,你就是为了今天这个?调虎离山?”
徐圭言也对着他笑,“您言重了。”
李文韬现在可是分身乏术,又突然出了个这么大的案子,他肯定不能参与了,所以交给了圣上最信任的妹妹的丈夫,秦斯礼。
她和秦斯礼是什么关系?
剪不断理还乱!
李文韬气得哈哈大笑,笑得猛了弓着身子咳嗽了好一会儿,最后才缓过来,平静地看向徐圭言。
“臣子,应该清楚臣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李文韬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徐圭言挑眉,似笑非笑:“臣子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话倒值得细说,您作为三朝元老,以为如何?”
李文韬略一顿,正色道:“维持朝堂的运作,就是臣子最大的职责。哪怕圣上出了事,朝堂依旧能稳健运转,这才是重要大臣的价值所在。”
徐圭言嘴角轻扬,冷冷回应:“那也和我无关。”
李文韬的脸色骤然一变,压低声音道:“你现在搅乱了这脆弱的平衡,这对后唐百姓,对江山社稷,绝非好事。”
徐圭言直视着他,声音坚定:“以您的年纪和资历,您可以教我许多事。但眼下,我心中只有一件事,旁的,顾不上。”
她的话像一记重锤,击打在李文韬胸膛。
李文韬脸色一白,眼前一黑,竟然昏了过去,倒在地上。
众人惊呼,立刻有人扶住他。
徐圭言面无表情,转身离开。
辰时末,御花园东廊。
李鸾徽正品茗修道,意在长生不老,隔着半开的竹窗看着远山新绿。李慧瑾快步走来,宫人悄声通禀后退下。
“皇兄。”她语气恳切,却含着焦急,“臣妹听闻,您要查七年前前太子一案?”
李鸾徽没说话,只淡淡看她一眼,仿佛在等她接着说。
“那件事……过去太久了。”李慧瑾轻叹一声,走近一步,神情颇有忧色,“若此时重提,怕是对周王声誉不利。”
李鸾徽眉头一挑,茶盏轻轻放下。
“哪里不利?”他声音温和,却带着锋利的弦外之音,“不是周王做的,他怕什么?他该高兴才是——这桩旧案若能水落石出,不正好铲除他背后的障碍?”
李慧瑾怔住,低头不语。
她的沉默在某种程度上,反倒更似一种默许与退让。
李鸾徽盯着她良久,仿佛要从她眼中看穿什么。良久,他收回目光,又淡淡说道:“朕既然决定光明正大地查,就不怕翻案。”
“好。”李慧瑾缓缓点头,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既然皇兄如此定意,那臣妹便不再多言,只盼……皇兄查清真相后,不留遗憾。”
李鸾徽点点头,却忽然开口:“你一向谨慎,今日却来劝我收手,莫非,是你害怕?”
李慧瑾一怔,接着轻笑摇头:“臣妹只是担心,旧事再起,免不得牵连无辜。”
“那就把真凶揪出来。”李鸾徽的声音忽然变得森冷,“若真有一人,能做得出七年前的事,又能如今使厌胜诅咒之术,那他就不是无辜。”
李慧瑾没有再劝。
她默默地看着李鸾徽的侧脸,眼底波澜不惊。
她知道皇兄什么性子。
他最厌恶的,不是阴谋,而是被人暗中摆布,愚弄他、控制他——哪怕这事是为他好,他也容不得。
所以她才必须“劝阻”。
她劝阻得越诚恳、越恳切,越能勾起李鸾徽内心最深的逆反与执拗。他是个需要自己揭开谜底的人,只要他愿意查——就一定会查到底,哪怕烧到自己脚下也不退。
待李慧瑾离去,李鸾徽在原地站了许久。
风吹过庭前山石,翠竹摇曳。他仿佛听见五年前那个自己,在太子陵前落下的一滴泪。
夜色渐深,李起年悄悄来到徐圭言的书房外,敲了敲门。
门缓缓打开,徐圭言正准备收拾案卷,听到敲门声,微微抬眼。
“为了何事而来?”
李起年磨磨叽叽地走到徐圭言面前,缓缓坐下来,神色复杂,沉默了好一会儿,目光盯着徐圭言桌边的烛火,一言不发。
“二皇子的事吗?”徐圭言抬眼看他。
李起年点点头,“听闻圣上要查那件事,您觉得,会有结果吗?”
徐圭言合上书卷,淡淡一笑:“你放心,肯定会有结果的。”
李起年眨了眨眼,不太明白:“不过,这结果,真的能让事情水落石出么?查出真相吗?这不是会引起更多争斗吗?”
徐圭言凝视着他,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这朝堂上的斗争,哪能没有?现在大势只会有两派:一派是‘保周派’,坚持周王该有的地位;另一派是‘反周派’,试图阻止周王上位。双方必然斗得你死我活。”
李起年沉默,似乎正在消化这份复杂的局势。
徐圭言心头一紧,犹豫片刻,终究没将心底的秘密说出口。
她心里明白,这两拨人表面上互相对立,其实背后早已有人在操控,有些人故意挑拨离间,有些人则在暗中牵线搭桥,一切都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
这案子被重审,就不会有真相,就算有,也只能是——获胜一方交给圣上的满意答卷,也就是说,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赢了。
赢者才能写答案。
但这是臣子的事,不能让帝王知道,如果把这些说了,恐怕日后她和李起年之间的信任都会动摇。
她轻声道:“你现在只需知道,两派必有胜负,朝堂格局也必随之改变。”
李起年苦笑:“那我呢?就这么静静地等着?什么都做不了吗?”
徐圭言目光柔和了一瞬,侧头看他,心中五味杂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