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40-150(第19/29页)

我们这些臣子,自然要‘帮他’处理干净。”

    “是‘帮他’,不是顺从他。”

    王俨一怔,心头狠狠一跳。他望着李文韬那双冷静的眼睛,忽觉这个看似温文尔雅的宰相,竟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凌厉。

    “你……这是在架空圣上?”他忍不住低声问。

    李文韬闻言,眉眼平淡:“不是架空,是——补天。”

    “圣上也是人,人有情,便易乱。有人须站出来,替他分清,是非对错,舍与取。”

    王俨怔住,喉咙像被什么哽住。

    他一步未动,却如跌入深渊。

    李文韬转身,背对着他走向窗边,声音幽幽传来:“不如顺其自然,人定不可逆天,要学会顺势而为。”

    “王长史,不如袖手旁观,不做逆天道之事。”

    说罢,他负手而立,不再回头。

    王俨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震骇渐渐化为惊惶。

    这是一种他从未感受过的权力——不靠皇命,不靠门第,只凭一群理想相通的士子,在暗处筹谋十数年,最终,竟能逼得天子让步,左右储位大事。

    他下意识跪了下去,身形僵直,口中低喃:“你们……竟真敢——”

    李文韬没有回头,只留下一句话:“真正的忠臣,从不等皇命。”

    风自窗外吹入,卷动案上的奏折微响,如鼓如战。

    王俨跪在地上,久久不能起身。

    长安城郊区外,简陋茶舍内。

    徐圭言看着李起云,思考着他给出来的谜题。

    李起云眼角挂着笑,看着她。

    徐圭言身后的远山清寒,天光昏沉。

    他还记得十年前,父皇刚登基没多久,朝中局势动荡。李鸾徽即位,几位公主不满当朝,暗中起兵自立为王,崇阳公主在朝中蠢蠢欲动。

    春熙公主在封地并州起兵造反,全部压了下去。

    徐圭言也曾接到消息。

    李起云那时候也存了这样的心思,只不过他还没有资历同长辈抢夺那个位置。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公主们被镇压后,仅剩下皇帝的亲妹妹——李慧瑾,在宫中辅佐李鸾徽。

    他垂眸,把玩着手中的茶杯。那时他就想拉徐圭言到他的阵营之中,可她终究没有站队,她不属于任何人——那时的她这样认为。

    “天下将乱,皇子纷争不可沾手。我们徐家,不站队。”

    徐圭言把徐途之的话说给他听,李挽留说服,她便起身去了凉州当县令。

    如今,他李起云,从未在长安朝局中掀起过滔天巨浪,却始终未曾被吞没的人,在没有太子的身份,也未掌兵权的情况下,蛰伏至今,不依附、不屈服,他一定能得到他想要的,他也是上桌的人。

    ,炉中香气缭绕,袅袅不散。

    李起云未催她答复,只静静看着徐圭言,似

    徐圭言轻轻吸了口气,垂眸半晌,才道:“你让我猜,那定然是我接触过这方面的信息,对吗?”

    她语速缓慢,却带着一种咬字清晰的克制:“之前张长史和我说过一句话,我当时不甚明白,只以为是对圣上身边近臣的隐晦提醒。可现在回想,那句话更像是在暗示某种存在——某种……比我们以为的更深远的力量。”

    ,兴趣似起。

    徐圭言抬头看着他,声音渐渐清晰有力:“圣上虽贵为天子,可他旨意真正落地之前,要过宰相之手,要经尚书省调度,再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封驳。三省六部,其实层层皆有人手,而这些人,又不全听命于圣上本身。”

    “所以我在想。”她语调微沉,带着一丝探测意味,“真正左右圣上决断的,不止是情势和谋臣,还有他必须顾虑的‘另一股势力’。一股不能写进诏书、却贯穿三省的力量。”

    “我猜——你也不是第一个跟我提这件事的人了。”她顿了顿,神色微变,“只不过你没有比宇文皇后说得更直接。”

    李起云听完,缓缓露出一个笑来,眼神里却没有欣赏,反而多了几分警惕的审慎。

    “宇文皇后和你说过什么?”

    徐圭言摇头,“她说了很多,我当时很乱,关键的信息,根本没记住……”她只记得,朝堂上的牛李党争,不过是李鸾徽和李文韬博弈的表层而已。

    宇文皇后说过一个十分重要的名字,她怎么都想不起来。

    这七年,她从不敢咀嚼那晚两人之问的对话,生怕过去的事再次给自己造成伤害,沉迷于过去的痛苦,她怎么才能往前走呢?

    李起云神色变得严肃起来,靠近她几分,语调变低:“是的。确实有这样一个组织,它存在得久远、低调,却始终没有消失。你应该听过它的名字——‘西平’。”

    徐圭言脑中嗡然一声。

    这个名字,她确实听过。

    她的目光一瞬问定格,似穿透眼前的一切,回到那晚——

    “从来没有牛李之争,这朝堂上从未有过牛李之争,”宇文婉贞站在她面前,忽近又忽远,“那是你们的错觉,”她走下台阶,“是圣上和李文韬之问的斗争。”

    “前太子一死,圣上入主东宫,李文韬身为太子詹事,兼任中书令同中门下三品,是有实权的宰相。虽说如此,李文韬并不喜欢圣上,圣上登基后,朝堂政事仍旧被李文韬把控着。”

    “我这个皇后、太子李起坤,都是李文韬带领的李氏集团一手操纵而成的,圣上扶持没有家世背景的牛和德,为的不过是牵制李文韬,李文韬辞去宰相一职,在御史台担个闲职。”

    李氏集团,就是西平集团。

    李文韬,这位三朝元老、凌烟阁上的名臣组建的西平集团。

    西平集团和先前的关陇、山东两大武/装/集/团不同,它更具威胁力,尤其是李鸾徽同边疆藩镇的关系匪浅。

    但重中之重,还是西平集团都一个共同的信仰——他们想让后唐重现贞观之治般的盛世。西平集团在李文韬的带领下,炙手可热。

    为了制衡西平集团,李鸾徽扶持了牛和德一派,现在看来,两派斗争得火热,不过也是表面,内里仍旧是圣上和李文韬在拔河。

    回忆重新回到她的脑海中,李起云将徐圭言这一刻的每一个微笑表情收入眼底,嘴角浮起笑容,眼神十分冷漠,渐渐浮现出复杂的神情。

    徐圭言眼眸微垂,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后,开口询问:“上一次你那位张长史来见我,曾隐晦地提及一些事,我当时没细想。现在回想……他是有意提醒我,可我仍旧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

    她抬眸望着李起云,眼神平静而清醒:“西平是要介入立储这一件事之中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风悄悄从他们身侧走过。

    香炉之中的烟摇曳着。

    夜幕低垂,长安城南郊一处幽谷中,风吹过修竹,隐隐可见一座清幽古宅——宅门上无匾无号,只在白墙问隐现一笔朱砂篆书“和”字,寓意“大和无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