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10-120(第4/19页)
摇晃,这座秦府,又沉进了无声的暗流之中。
府门外的灯笼随风晃动,投下斑驳的光影,地面潮湿,泛着青草的味道。
府内静谧一片。
徐圭言进了厅堂,脱下披风,手中还带着寒气。徐途之坐在堂中饮茶,看见她回来,抬眼示意她过去。
“今日……”他开口,声音不高,“皇后召你去问话了?”
徐圭言行了一礼,坐下后微微一笑,带着几分倦意,却没有往日的凌厉。她垂着眸子,声音温和却坚决:“是的。”
徐途之顿了顿,捻着茶盏,欲言又止,终是忍不住问:“都说了些什么?”
徐圭言抬眼看着他,那双眼睛里藏着沉稳的光,既不像一个小辈向长辈请示,也不像儿女向父母撒娇,而像是一个与他并肩共事的同道中人。
她轻轻一笑,说道:“父亲——”
话音一转,便已不同寻常,“你我,同为臣子。在这种事情上,就不要再摆出一副上位者的姿态了。”
徐途之微微一怔,茶杯在指间顿了顿。
徐圭言语气平稳,没有一丝犹豫,“父亲,我们现在该齐头并进。你我之间,并无什么大矛盾,不过是过往家中琐碎之事。如今局势凶险,紧要关头,若我们还各执己见、各行其是,只会自毁长城。”
厅中烛光微跳,照得徐圭言的面庞格外清晰。她说话时神情笃定,像极了当年初入仕途的他自己——只是如今,换成了她站在前方,带着锋芒,也带着分寸。
徐途之静静地看着女儿,缓缓放下茶杯。杯盏落在木案上,发出一声轻响。他心中百感交集,一时竟无言以对。
他忽然意识到——徐圭言变了。
她不再是那个凡事都要听他吩咐的小姑娘,不再是需要他替她拿主意的女儿了。
她懂得取舍,懂得权衡,甚至懂得在必要时,提醒自己不要逞强。
她成长了,长成了一个足以与他并肩同行的人,一个有着自己道路、自己主见的人。
一方面,徐途之为她骄傲,觉得自己的女儿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
可另一方面,他心底却泛起一阵莫名的落寞与空虚——
他老了。
他已经走到必须把接力棒递出去的年纪了。
而他的小女儿,如今也已经不再依赖他了。
烛火轻轻跳动着,映得他鬓边那几缕白发格外显眼。
徐途之端起茶盏,低低叹了一声,温热的茶香缭绕鼻尖。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沉声道:“好。”语气中,有松动,也有释然。
而徐圭言,只是轻轻一笑,起身又向他行了一礼,便自去安排明日的公事了。
厅外风声微起,夜色渐深。
朝堂上,金銮殿中气氛沉沉,檐角风铃作响,隐隐有风声卷动御帘。
牛和德整了整衣冠,沉声奏道:“前日兵部侍郎秦斯礼自西北回报捷音,剿灭叛军,稳固边疆,实乃朝廷之幸。”
话锋一转,他笑着看向大皇子李起凡,朗声道:“大皇子殿下督军有方,料敌如神,西北能安,殿下之功不可没。”
朝堂之上,众臣低声附和,殿上气氛似乎松动了一些。
牛和德说着说着,又顺势扫了一眼太子,语气微顿,含笑说道:“太子殿下仁心仁德,关怀百姓,心怀天下。但如今四方未靖,内外局势复杂,或许,还需更添几分果断,方能定国安邦。”
话音落下,殿中微微一静。
李文韬站在列中,心中暗自警觉。他听得分明,牛和德话里藏针——夸赞太子,却又暗示太子优柔寡断,难担大统。
若再结合先前对大皇子的夸赞,只怕是有意无意地替大皇子铺路。
这一刻,大皇子李起凡忽然上前一步,神色坦然,抱拳出声:“牛大人谬赞。西北之功,皆是秦侍郎力战之功,臣不过是奉圣命而行,岂敢居功?”
殿中一阵轻微的骚动。
大皇子的话既谦逊得体,又将功劳推给了秦斯礼,既得了名,又撇清了功高震主的嫌疑,一举两得。
秦斯礼站在人群之中,低着头一言不发,看着这出好戏。
冯知节在一旁冷眼旁观,见状忽而笑了一声,拱手道:“大皇子殿下所言极是。天下兵马,本就是兵部职责所在,若是遇事畏缩,岂不辱没圣上重托?无论是皇子、还是臣子,都是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出力,哪有分彼此!”
这话一出,既维护了朝堂规矩,又点醒众人,不至于让局势进一步倾斜。
一时间气氛复杂。
李鸾徽端坐龙椅之上,面无表情,只微微垂眸,不言不语。仿佛这场暗流涌动的对话,与他无关。
可偏偏,他掌控着所有人的命运。
殿中一时静默,只有风声穿堂而过,掀动了厚重的朝服。
下朝之后,群臣鱼贯而出,金銮殿外青石板路上满是细碎脚步声。
李文韬捧着奏贴,略微加快了脚步,赶在其他人前头,绕过几名宫人,在御前小声道:“陛下,微臣有事禀告。”
李鸾徽站在御阶前,负手而立,广袖翻动,风吹过他鬓边的一缕白发。他没有回头,只淡淡道:“讲。”
李文韬躬身将奏贴递上,低声道:“今日朝会上,诸皇子各有表现,微臣斗胆想请示陛下,不知陛下心中,已有定见否?”
话音落下,四周一静,连风声似乎也停了。
半晌,李鸾徽忽然轻轻地笑了起来,声音带着几分意味不明的寒意。
他转过身来,目光如剑锋般掠过李文韬,道:“你们都急啊。”
李文韬一凛,忙俯首不敢答话。
李鸾徽却没动怒,李文韬到底是比牛和德聪明,牛和德擅自做主推人上来,而李文韬要看自己脸色,他满意,却也不满意。
只摆了摆手,淡然道:“罢了。你去传话,把皇子们的教书先生们,都带到偏殿来,问问他们今日的表现、课业又如何。”
他说着,眼中寒光一闪,声音里带了几分玩味:“我亲自问问他们——”
他负手走进偏殿,李文韬跟在身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没一会儿,徐圭言跟着一群人进了偏殿。
第113章 满汉全席试人心【VIP】
偏殿内,徐圭言和其他数位太子讲师与皇子授官的属臣皆奉召而来。
众人分列左右,衣袂肃然,气氛压抑得几乎透不过气。
“太子和其他皇子,今日在课堂上表现如何啊?”李鸾徽缓步走下台阶,手背在身后,语调温和,语气却不带丝毫情绪起伏。
立在下方的几位讲官与太傅都微微一怔。阳光从高窗斜照进来,照亮了殿中每个人的面孔,表情一瞬间各不相同。
徐圭言垂首站在队列中,心神一动,却未抢先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