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60-70(第15/18页)

,她在心中一个劲儿地摇头,陆明川这是被繁华迷了眼,误入歧途啊。

    等了片刻后,美人离去,陆明川往驿馆内走去。

    “姑娘,咱们还……”

    “无妨,”徐圭言三两下从轿子上跳下来,整理好衣服后走了进去。

    没走几步,她便听到耳旁的声音——“不知徐刺史前来此地,是有何事与我商讨?”

    徐圭言脚步一顿,转头看去,是站在阴凉处的陆明川,他手背在身后,好像是在等她一样。

    “当然是朝廷内的事,”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陆明川,这人得势之后,整个人的气质愈发张扬。

    他本就生得俊朗,此刻更添几分意气风发。眉眼仍是过去那副温润模样,但神色间多了几分凌厉,似是一柄藏锋已久的剑,终于磨出了光华。

    他穿着一袭深色锦袍,袖口与衣摆绣着精致的暗纹,低调却不失威仪。乌发束得整齐,玉冠衬着他五官愈发清俊,目光沉稳,似笑非笑时,竟让人不敢轻易揣测他的心思。

    阳光照射下,他的脸线条分明,唇角总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看似随和,实则让人捉摸不透。

    昔日的沉默与隐忍早已褪去,如今的陆明川,站在人前时,自有一股从容不迫的气度。人群中,他不过是微微抬眸,便已让人不自觉屏息,生怕一个眼神落错了地方,便会被这份锋芒灼伤。

    陆明川察觉到了她眼中不动声色的观察,坦然抬眼,嘴角轻轻勾起与她对视,丝毫不见怯意,甚至带了几分刻意的从容。

    他微微一笑,唇角弧度恰到好处,既不轻浮,也不疏离。而后他随意整理了一下袖口,露出指节分明的手,眼中漾着几分漫不经心的笑意,并不是刻意炫耀什么,却又让人移不开视线。

    他站在背光处,他的五官在光影间更显立体,那双微挑的眉眼带着几分风华,与曾经隐忍寡言的他判若两人。

    “徐刺史,”他淡淡地开口,声音温润低沉,恰到好处地拉近了距离,“怎么看得如此入神?”

    这一句不轻不重的话,既是玩笑,又是试探,甚至带着几分游刃有余的张扬。

    他站在那里,风姿卓然,丝毫不介意被徐圭言审视,的意气风发。

    徐圭言看着他孔雀开屏的姿态,不由得笑出了声,看向他的目光中,满是轻蔑与不屑,甚至连掩饰都懒得掩饰。

    她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语气不急不缓,却字字如刀:“你这个样子,哪点还揽顾客的小倌儿。”

    她轻笑了一声,像是讽刺,又像是失望:“你妻子知道后又该如何?她还会以为你是忠诚可靠的夫君,还是会觉得你只是个发达后就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呢?”

    陆明川脸上的笑意微微一滞。

    可徐圭言并未停下,她微微向前一步,声音极轻,芒:“你是觉得你能赢,是吗?你觉得你做?”

    徐圭言往后退了一步,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像是在看一个狂妄自大的赌徒,看他将一切押在胜利的幻象里。

    她也在想,一旦赌输,

    陆明川收起笑容,也是,眼前这个女人她知道他的来时路,他们两个本就是出身不同的人,她是高高在上的凤凰,而他只是刚飞上枝头的麻雀。

    她怎么会瞧得上他?

    “这场游戏还没结束,徐刺史也不要觉得我就一定会输。”

    “难不成你有颠倒乾坤的本事?”徐圭言眉头一挑,“李林是无辜的。”

    陆明川笑笑,并不想和徐圭言争辩,“刺史刚下朝,想必还没吃早饭,不如我们一起用膳?”

    徐圭言往后退了一步,“不必了,我还有事。”

    说完,风一般地离开了驿馆。

    陆明川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四月初一,大朝会举行。

    清晨,长安城内的街道依旧忙碌,商贩的叫卖声与人群的交谈交织在一起。宫城的大门缓缓开启,宫中太监开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朝会。

    太极殿巍然矗立,朱墙金瓦在晨曦中映出一片辉煌。冬日清晨的冷风微微拂过殿前广阔的丹墀,铜鹤铜龟在朝阳下泛着金光,成排的仪仗肃然而立,衣甲森然的金吾卫持戟静守,宛如雕塑。

    天色尚未大亮,长安城中百官已披戴朝服,踏着晨雾缓缓步入宫城。自端门而入,沿太极殿前的广场依次列队,依照官阶高低分列两侧,文官立于东,武官立于西,品秩森严,丝毫不乱。

    文官身着朱紫绯绿朝服,头戴梁冠,玉带缀于腰间,步履沉稳;武将则披金甲红袍,腰悬长刀,气宇轩昂。六部尚书、御史大夫、九卿侍郎等依次排列,宛如波澜不惊的江水,静待朝会开始。

    当阳光完全升起,太极殿的铜钟开始响了几声,清脆的钟声响彻宫中,宫内再次陷入寂静。

    紧接着,宫内的太监走进殿前,高声唱道:“传大朝会!”

    悠扬深沉的钟鼓声随之响起,宫廷乐师敲响编钟、击鼓吹笙,声韵回荡在太极殿前。殿门徐徐开启,百官齐齐俯首,群臣衣冠如海,蔚为壮观。

    巳时稍过,圣上身着衮冕、头戴冕旒,缓缓步入太极殿。李鸾徽的步伐稳重,气度非凡,众人恭敬地低头行礼。太监高声喊道:“拜——”

    群臣立刻跪下,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一刻,整个宫殿都回荡着阵阵呐喊,威严肃穆。

    李鸾徽坐上龙椅,群臣依次起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牛和德率先上前,奏道:“臣等叩见陛下,恭贺国泰民安,四夷宾服。”

    圣上微微颔首,表示接纳。

    此后,各部尚书、重臣依次上前报功。户部尚书禀告今年的赋税收入,兵部尚书则汇报边疆局势。

    兵部尚书特别提到北方突厥、南方南诏的动向,战事依然复杂,边境状况堪忧。

    更重要的是,兵部尚书特别提到了徐圭言在凉州、幽州两州平定一事,“启禀陛下,平定两州之事,正是我后唐强盛之象征。近日,徐圭言刺史领军,成功平息了凉州与幽州的叛乱,事态复杂,却得以迅速解决,展现了我后唐朝廷的威威不可侵犯,国威不容亵渎。”

    兵部尚书顿了顿,目光扫视一圈,见众官员神情各异,便继续说道:“徐刺史不畏艰难,迅速稳定了地方局势,不仅得到了百姓的拥戴,还让那些蠢蠢欲动的藩镇首领深感忌惮。此事既彰显了我后唐的军事力量,也表明了陛下英明决策,能够及时应对危机,化解了潜在的威胁。”

    “此番平定,不仅后唐江山稳固,更是我朝显赫一时,民心安稳。徐刺史的果敢与智慧,实为国之栋梁,应该得到全朝的赞誉与鼓励。”

    李鸾徽听罢,轻轻点头,目光如炬,示意兵部尚书继续。

    他又说:“平定两州,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经过数月的战斗与策划,徐刺史不仅依靠兵力,更凭借她的智谋与应变能力,顺利化解了叛乱,展现了她过人的治军才能。此事,实乃后唐盛世的典范。”

    徐圭言在队伍最后面,具体的内容她听不清,似乎前面的人提到了自己的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