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步,从刺客到皇后》 70-80(第11/20页)

  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再次出使南朝,设法救回世子。

    赶在那位暴君发怒之前,他们必须快些护送世子离开,剩下一些使者留在南朝,应付南朝人。

    等到世子归国,使团剩下的人也会告辞离开,届时……

    副使思索良久,想起那日阅武台上,被剜了眼睛的上峰,来时还是风风光光的正四品正使,一朝触怒昭肃帝,没了眼睛,被北朝视若弃子,生死难料。

    他不由浑身发凉,连声催促道:“把船再开快些!”

    三月末,北朝使团向帝王请辞,帝王颔首准奏。

    当日,建康城最高的楼橹上,赢秀和殷奂并肩而立,望着城楼下,使团的车队渐渐驰向远方,消失在平原之上。

    只剩下天边云卷云舒,长风浩荡,天下风云变色。

    似乎想起什么,赢秀陡然问起:“鉴心找到了吗?”

    两朝兵燹将起,须得快快找到鉴心,免得他流离失所。

    琅琊王氏的长公子有家臣,有幕僚,有数不尽的奴仆,可是他的鉴心有什么?

    殷奂沉默片刻,人是找到了,在边关从戎,“他在长江瞿塘关。”

    赢秀愣住,追问道:“那你可曾告诉他,我还活着?”

    “说了。”帝王言简意赅。

    这是赢秀再三嘱咐的事,他派人告诉了王守真,至于他信不信,如何反应,与他无关。

    前不久,长江瞿塘关。

    王守真刚刚下船,连日风吹日晒,肤色晒黑了不少,变成了小麦色,温润的气质中,夹杂了一丝刚硬的杀伐之气。

    同伴下船后都赶着回家见亲人,唯有他一人在人群中慢慢地走着,不经意间看见作为上峰的百夫长正在躬身与人交谈。

    百夫长看见他,伸手指了指他,口中还说着什么,那人看了他一眼,上前朝他走来。

    “请问您可是王氏公子,王守真?”

    王守真脸色平静,摆了摆手,忽略百夫长震惊的目光,“您兴许是认错人了,我不是王氏公子。”

    那人笑了一下,搁下一句:“有人让我转告你,赢秀还活着。”

    ……赢秀?!

    王守真连忙追问,那人却命人搬来一车箱笼,交给他后便转身离去,在众人簇拥下消失在码头上。

    徒留王守真愣住原地。

    片刻后,他打开箱笼,看见里面满满当当的金银,不由更加怔忡。

    如果赢秀还活着,岂会不来见他?如果他已经死了,怎么会有人平白无故地冒出来,向他转告赢秀在世的消息,又赠他金银?

    百夫长走过来,看了一眼犊车上的箱笼,意味深长地望着他:“那位可是从京师来的大人物,听说他们一直在找人,没想到是你。”

    这段时间下来,他已经对这个清隽端方的青年没了偏见,能吃苦,能干活,样样都做得好,最让人省心。

    只是不知,好好一位士族公子,为何隐姓埋名到边关当一位小小的水兵?

    百夫长没有打听王守真的来历,举目眺望,压低声音:“好好干,这些赤龙驰马很快就要派上用场了。”

    顺着他的视线,王守真望向一座座停在岸边的巨大楼船,巍峨如山,连绵起伏,远远望去,连天光都遮住了。

    ——战事将起,这些楼船要出关了。

    ……

    “南朝的部曲水师精悍强大,丝毫不逊色于我朝。”

    赶在四月前,北朝使团回到长安城,在明光宫内,绘声绘色地向羌王描述在南朝的所见所闻。

    使者战战兢兢,用毫不逊色来形容还是过于委婉了,实际上,南朝的部曲比北朝的厉害多了。

    倘若真的兴起兵戈,还不知谁输谁赢。

    他们本想劝大王推迟出兵征伐的时机,什么时候都好,反正不该是现在。

    “……是吗?”羌王语气轻慢,“还未出兵,便自挫锐气,损害军心,”他随口道:“拖下去,斩了。”

    使者惊愕地抬头,连连求饶:“大王饶命!大王饶命!微臣方才都是胡说八道的……”

    他惊恐地挣扎着,被拖了下去,惨叫声传遍了整座大殿。

    “为了南征,本王整整筹划了三十年!就盼着有朝一日一统南北,天下归一。”羌王厉声道,充满杀气的目光在殿内梭巡,“尔等谁还有异议?”

    整座明光宫噤若寒蝉,无人胆敢开口,陡然响起一道声音:“父王应天授命,理当承眷命,牧苍生,统一南北轻而易举。儿臣愿为父王效犬马之劳。”

    说话之人正是刚刚归朝不久的世子。

    羌王低头乜了他一眼,朗声大笑,“真不愧是阿耶的好儿郎!你说说看,本王该如何做?”

    世子回首,望了一圈殿内跪着的朝臣,道:“儿臣想单独向您禀报。”

    羌王意识到他要说的话极为重要,神色稍稍严肃,屏退众臣,只留下世子。

    “现在可以说了吧?”

    世子压低声音,低声讲述在诏狱的经历——被关在诏狱的日子里,他隔墙听见身旁的窄狱有人,是琅琊王氏的家主,即将被问斩。

    想到琅琊王氏私底下与北朝有来往,王氏家主一度身居南朝的尚书令,位极人臣,定然知道不少有关南朝的秘辛。

    他试着旁敲侧击,承诺以后会设法照顾琅琊王氏。王氏家主思虑再三,在问斩的前一夜告诉了他一些至关重要的秘密。

    听完世子的话,羌王沉思片刻,他记得王道傀,正是他当年暗中运作,把明昔鸾偷偷送到北方,献给他。

    此人贪图功名利禄,一心光耀士族门楣,死前为了保住累世门第,维持琅琊王氏百年地位,向世子吐露南朝秘辛,倒也不出意料。

    “只是事关重大,不能轻信,还需验证一番。”羌王抚须,面色峻肃。

    看不出羌王准备何时出兵,世子也有些着急。

    世子犹豫道:“眼下已经开了春,北方依旧凛如寒冬,牛羊都冻死不少,若是还不能南下避寒,只怕……”

    他北方归来时,一路上看见南朝百姓穿着单衣,打着赤膊在田垄间锄禾,闲聊谈笑,过得悠然自得。等到过了淮水后,北朝百姓全部都裹着厚厚的皮裘毪衣,面颊清瘦,手脚冻得通红。

    对比鲜明,触目惊心。

    他堂堂北朝的子民,岂能败给南朝这堆软骨头?

    羌王闭了闭眼,再次睁开眼帘,眸光肃杀冰冷。

    “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吩咐道:“传出去,你出使南朝时被南人扣留,九死一生才逃回来,再加这次南朝皇帝轻辱我朝使者,新账旧账,一并算!”

    “砰——”

    宫漏敲响,钟声迢递。

    报时的钟声一如既往地响彻明光宫,独坐鸾台的明昔鸾仿佛意识到什么,站起身,眺望万里山河。

    风卷起她红色的发带,千里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