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之家生子》 60-70(第7/30页)
淑阳公主这一位和亲公主,一进宫就是贵妃娘娘。
低位嫔妃里,洪福帝宠过的太多。
谁又不羡慕呢。毕竟没靠山,一旦再没了帝王的宠爱。
那日子很难熬。难熬的必需给自己寻一个靠山。
若不然的话,被人给苛刻了,那是有理没地方说去。
淑阳公主又不同,这一位和亲公主有一位一母同胞的兄长。
这一位亲兄长还是大赵的天子。
大赵天子很在乎这一个亲妹妹。不止递过了国书。
还派了使节入朝,一则谈了大晋大赵的友好。二则也是差人给妹妹送了礼物,点明兄长记挂妹妹。
如此,洪福帝对于贵妃再平平无奇,可这应该给的待遇,从来是加倍的给,没半点怠慢。
除了洪福帝不宠爱贵妃外,瞧着,贵妃这日子很潇洒。
“殿下……”李嬷嬷唤了一声。
李嬷嬷唤淑阳公主,一直是唤了殿下。哪怕淑阳公主被洪福帝册封为贵妃。
这称呼就没改过。
或者说曾经改过,那会儿刚进宫,淑阳公主对于洪福帝还抱有希望。
那时候的淑阳公主还想争了帝宠。
那会儿的李嬷嬷也是识趣的更改过淑阳公主的称呼,唤了“贵妃娘娘”。
等着后来时间一久,淑阳公主发现洪福帝压根儿不乐意来她的寝宫。
或者说来一来,就是白天的时候小坐一下。
哪怕洪福帝给赏赐时,大小年节,逢着喜事,哪一处都不落下淑阳公主。
可这些面上的待遇再好,洪福帝不乐意歇在淑阳公主的寝宫。
来了,也不过是二人盖锦被,纯粹就睡觉。
真没旁的什么。
搁这种情况,淑阳公主对于自己能不能生下皇嗣?
淑阳公主一点不抱希望。
因为洪福帝压根儿没给淑阳公主希望。
于是淑阳公主就让陪嫁的李嬷嬷改了称呼,改回原来“公主殿下”的旧称去。
做为公主,淑阳公主还是有自己的骄傲。
洪福帝不喜,淑阳公主还不侍候了。
至于大吴朝和亲公主,被册封德妃的那一位。
德妃殁了后,淑阳公主就更加看得开。
这洪福帝后宫的圣宠,不争也罢。
“您是陛下的亲妹妹,陛下可一直记挂着您。”李嬷嬷劝话道。
“唉……”淑阳公主叹息一声。
“本宫知道,兄长待本宫一直爱重有嘉。本宫当年……”淑阳公主一想着当年旧事。
淑阳公主心头恨啊。
毕竟人嘛,越是日子不如意,越会回想过往。
想到过往,父皇待她的不疼爱,淑阳公主恨过后,也是无力。
可越是这般,越想到亲兄长做了天子。淑阳公主更恨。
若非和亲,淑阳公主在燕京都里做公主殿下。那日子岂会过成今天的这般样子?
对于淑阳公主而言,如今的日子有荣华富贵又如何?
她生来就是皇族,什么样的富贵荣华没享受。
可淑阳公主更想求了一位好驸马。如今的她没了驸马,不可求相伴一生的良人。
至于洪福帝?
这一个枕边人,在淑阳公主心里压根儿不是良人,不是相伴一生的人。
初进洪福帝的后宫,淑阳公主抱着希望。只能说当初多大的期待,后来就是多大的失落。
再到现在,淑阳公主对于洪福帝没期待,没失望。
淑阳公主压根儿想当没了洪福帝这一个人。
“罢,本宫还是拟了礼单。让人给兄长带回去。我们兄妹不能见面,本宫也要让皇兄知道,本宫一直念着燕京都的山山水水。还有那燕京都的一草一木。”
睹物思人,淑阳公主当然得让大赵天子这一位亲兄长知道,她这一份心在故乡。
李嬷嬷听过公主的话,自然满口应下。
至于公主殿下给大赵天子这一位兄长的贺礼,那当然是做使节的新唐县伯送归。
大晋朝,镐京都,内城,浑江公主府。
原来的郡主府没有扩建,不过是换了牌匾等等。
规制不变,应该改的表面功夫还是做到位。
至于花销嘛,当然是万忠良识趣的自己给顶上。
没可能让帝王出了花销的。
应该拿的名头,自家已经拿到。应该识趣的地方,万忠良从来很识趣。
至于女儿出嫁,那使节团等等,万忠良很关切。
万忠良关切着这一些事情,更是大大小小的一切都差人盯紧了。
特别是天家添了的嫁妆,那关系着女儿的一辈子。
万忠良当然不能忽视半分。
“娘舍不得你远嫁。”牛二囡瞧过女儿的新嫁衣,她又感慨一回。
“……”万珍珠心情激动一回。她也舍不得。
可想着“创业”的未来,想着浑江郡的土地在招手。
万珍珠一咬牙,说道:“娘,我们不是说好了嘛。将来您和爹爹一道离开镐京都,到时候女儿给二位养老。我们一家子不分开。”
“你爹在镐京都的皇城当差,走不得。”牛二囡说这话时,她心头有一份无奈。
若是可以的话,牛二囡真不想女儿远嫁。
可想着夫君跟她私下谈过的话,牛二囡又是想通了。
想要子孙过得好,那前程在望的时候,还是不要拦了。
牛二囡能怎么办?牛二囡从来不是自己能拿了大主意的人。
有夫君万忠良做主后,牛二囡就顺从了。特别是亲闺女瞧着也乐意的情况下。
牛二囡拧不过父女二人的心思。
秋日,最是好时节。
镐京都,赵济世很忙碌。他收了淑阳公主安排给天子的贺礼。这一边收妥当后,另一边又要忙碌起自己的婚事。
总之赵济世应该忙碌的,他肯定想一一完美。
此时,在镐京都的一点旧关系。赵济世就是暗暗的拉拢一番。
当然明面上,那肯定还是避讳一二。
在这般情况下,三书六聘等等,自然是走了快车道。
应该加速的情况下,肯定不能慢慢来。
毕竟赵济世是大赵朝的新唐县伯,他乃大赵臣子。
没可能一直留在大晋朝的土地上。
在秋日最好的时节里,大赵新唐县伯与大晋浑江公主的婚事将举行。
公主街,这是被人取的雅称。
至于认不认,这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