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吾皇黛玉: 190-2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吾皇黛玉》 190-200(第18/24页)

  黛玉也没想到晴雯一下子,把要求拔高了这么多,英吉可是虎贲卫中最为英俊又有才华的少年,每天给他嘘寒问暖,递送情书的女使不知凡几,他都不假辞色。

    晴雯拿他给诸国使臣打样板,不是有意为难吗?黛玉刚要缓和下气氛,降低些标准,就见晴雯将英吉推到了各使臣面前。

    “怎么?”晴雯凤眼微微上挑,用略带讥嘲的口吻道:“各位友邦使节都是辩才无碍之人,此时碍口识羞,莫非是贵国中鲜少这样的俊杰,难道全是酒囊饭袋吗?”

    好在使臣们受了激将,个个拍着胸脯大夸海口,争先恐后地说本国人才辈出,都是俊伟英杰。

    既然大家都认可了英吉这个“标准”,借援雄舰一事也顺利完成了。

    下朝之后,百司告退,最忙的要属大宗伯许梦龙了,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安排茜香国使节,与各国对接的事宜。

    想到茜香国又大赚了一笔,黛玉笑得用手指着晴雯和英吉,“你两个倒是会做买卖,树一根人杆子,减十倍利给弄了好郎君回来。如今你一对儿‘文宰相武英吉’,声势赫奕,名震西海,我茜香王廷上下阴阳相谐,通共你两个活宝,竟是孤阴独阳,叫人怎么说嘴。干脆,我给你们赐婚得了。”

    晴雯弯腰屈背,还只顾笑,英吉已经跪了下来,俊脸通红,忙道:“陛下,英吉没有成婚的打算,还请您不要乱点鸳鸯谱。”

    黛玉心情颇好,忍不住撮弄这个憨实的少年,眼波流转,指着晴雯娇笑道:“既有现成的好梦,何不做一做呢?你瞧瞧,给我们晴宰相做情郎,正相配呢。且不论品貌根基,你两个一个眼亮如星,白天妙于针工;一个夜视如枭,深宵行步如飞,还指望着你俩生出个千里眼,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高明’②呢!”

    英吉有个别号叫“吉夜枭”,他通常彻夜练武,而今夜视能力,堪比鸱鸮了,能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下,肆动自如,如风行水上。

    黛玉原想升他做仪卫队长,永龄也几次提拔他做鹰扬斥候,他偏不干,非要给女王守宫门。

    每次事后得知太子禛钰擅闯进来,尽管女王并不罪咎护卫的责任,但英吉回回都要自责好几天。

    女王一通保媒拉纤的话,说得英吉越发窘了,脸红到了脖子根上,转头巴巴地向晴雯求助道:“宰相大人,您快说句话澄清呀……”

    晴雯笑着摇手说:“别求我,乖乖臊一会儿就完了,红脸的俏郎君,女王可稀罕看了。”

    “哼,两根没开窍的傻木头,白瞎了一副好皮囊。”黛玉杵着权杖起身,摇头一叹。

    “陛下,只管说我就好,可别拉扯上人。殊不知人家小少年情窦早开了,只是有说不出的烦难罢了。”晴雯又笑又叹,凤眼中满是无奈与怜惜。

    听她这么说,黛玉好奇地回头,眨了眨眼道:“是哪个姑娘这么心高气傲,连我们英吉这样的,都瞧不上?”

    晴雯正要开口,就被英吉一把拉住袖子,低头央声道:“好姐姐,你千万别告诉她!否则我只有一死了。”

    见这小子已捻了一把汗了,晴雯也不逗他了,既然说出来也是白搭,又何苦让他难受呢。

    “谁知道呢!他藏得比海还深,愚人蠢子一个罢了。”

    “英吉还要守门,这就告退了。”英吉顶了一头汗,几乎是落荒而逃。

    黛玉收回心思,又问晴雯查干巴日和双乎日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陛下是想问中原局势吧,”晴雯挽着黛玉的胳膊,边走边说:“太子的军队已经夺回了大半江山,只是还有居庸关、嘉峪关、函谷关、剑门关这些易守难攻的关隘与鞑靼人相持不下。

    入冬在即,边庭越发寒凉,漠北鞑靼牙帐再次南迁,屯兵在黑水城。在西宁的嘎鲁也回报说,鞑靼遣了密使进乌斯藏,与番僧接触,欲借骑兵与铁器。”

    黛玉眉头微蹙,在极寒天气下,以食肉为生的鞑靼人,更为强壮坚韧、忍耐力极强,战力也是越挫越勇。他们仅靠“围三阙一”的古老战法,就能成为草原一霸。

    而几个难攻的关隘大多在北方,禛钰的队伍还将面临着严寒的考验。

    虽然从前她在寒冷的苍梧乡,推广使用了家禽羽毛做袄被,可以用作百姓取暖御寒,但是这种爱跑毛的袄服,穿上身略显臃肿,且不宜罩甲。

    黛玉顿了顿,道:“晴宰相,不必为真真国设计时装晚礼服了。上回离柳还说,通过棉线与其他纤维混纺,可以产生具有弹力的布料。我觉得羽绒填充的被服,比棉花填充的还要保暖,只是要避免跑毛。咱们专心研制出一款抗风耐寒、防水浸,既蓬松又保暖的军用被服布料吧。在立冬之前给太子送去。”

    晴雯点点头道:“好,我与离柳研究研究。”

    这时候秦可卿抱着算盘和账本,从女王寝宫中出来,对黛玉说:“陛下,真真国的贷款就要到期了,咱们可以催债了。”

    “好,通知萧文烈准备行动了。”

    如今的真真国王室已经无金币可用,在枢密院议长贾胡安的提议下,发行了真真国券,代替金银货币。贾胡安垄断了国券的印发权,其他贵族也不甘拱手让利,也印发了伪券,导致市面上国券泛滥,价廉如纸,根本买不到商品。

    为了削刮民财,詹娜无所不用其极,巧立名目征缴赋税,都征到了三百年后。加之詹娜宫不断扩建规模,增加的徭役是从前的五十倍之多。

    百姓苦不堪言,民生凋敝,农业、工商业全面萎缩。

    这时候真真国的海上舰队又节节败退,十舰九沉,士兵伤亡惨重。

    在一系列的矛盾叠加下,在民间有着十万拥趸的贤者萧文烈举起了驱逐红夷的大旗,各地汉人农奴在重压之下,纷纷揭竿而起,投奔到萧文烈麾下。

    萧文烈的起义军焚毁未建成的詹娜宫后,释放了大量的劳役,闻风归附者,更是接踵而至。

    而薛宝琴借着海商的身份,为这些起义军提供了大量粮食、药品、火枪与硝石。尽管萧文烈很想向女王借用焕英炮,但黛玉拒绝了他,表示不愿意误伤百姓及义军。

    真真国的红夷王室与贵族享受惯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悠闲日子,纸醉金迷的生活让他们战力锐减。

    加之詹娜还胆大到克扣军人粮饷,枢密院议长贾胡安的错误指挥,以至于面对日渐庞大的起义军,红夷军毫无抵抗之力,有的甚至倒戈相向,带领汉人起义军攻占王室所以的田庄别墅。

    举债度日的贵族在“债主”的催逼下,不得不拿别墅庄园珠宝马车华服作抵押,破产之后为了躲债纷纷乘船,逃回了红夷老家。

    当醉酒的皇后詹娜正午醒来,还恍惚抱怨为何舞会开不起来之时,萧文烈的队伍已经攻占了王宫,擒获了国王安德森。

    最后国王和皇后被双双囚禁在监狱里,贾胡安利用教会中的保皇派,组织红夷兵与起义军战斗。

    经过两个月的围攻战,冬至那天,萧文烈的起义军,已突破了真真国内所有城池和教堂。

    这时候萧文烈按茜香国女王的意思,派了薛宝琴一个女子去劝降。

    薛宝琴挺身扬眉,对贾胡安说:“真真国非红夷之故土,尔亦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