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吾皇黛玉》 180-190(第8/25页)
的勇气,却要面对强将的僭越,兄弟的夺权,瓦剌的仇视,盟友的背弃,可以预见的一败涂地,比一死了之更可怕。
而禛钰早窥见了他内心的弱点,没有自戕的勇气,就只能丧家之犬似的滚爬故里,与其面对分崩离析的势力,日渐凋零的家族,还不如先逗留在关外边庭,等待旧部羽集,当禛钰称帝登基之时,再次南侵夺回京师。
黛玉回到了长林园后,再次乔装成瓦剌可敦的样子,用洪音贝壳对万余鞑靼俘虏说:“中原太子的兵马已经杀到了皇城,夺回京畿。你们的可汗乌兰楚伦怯战奔逃,再不管尔等生死。
你们曾是鞑靼部骁悍善战的勇士,是锐不可当的先锋,可在乌兰楚伦眼里,你们只是他征伐天下的踏脚石,是随时可以抛弃践踏的草芥。
太子禛钰有好生之德,敬天爱民,不杀俘虏,从前视你们为可敬的对手,今后视你们为可亲的同胞。
我瓦剌部与兀良哈部,深受太子恩泽优抚,已与中原缔盟,互不侵犯,待四海平靖,中原与大漠将重开边贸,世代友好,休戚与共。
明日我将北归瓦剌,回到草原。你们当中若有意同行者,我将一并挈带。鞑靼部不接纳你们,我们瓦剌部、兀良哈部欢迎群雄归附。”
一番颇具感染力的话,让俘虏们激动不已,他们憔悴疲倦的面容,因为萌生了希望,而变得神采奕奕。
“我们跟着可敦走!”
“我们要回草原!”
“天神听到了我的祈祷,我们能回家了!”
黛玉的提议得到了俘虏的广泛拥护,她吩咐北戎人为俘虏们准备赶路的干粮,提供部分自卫的武器,以示信任。
其实单靠百名北戎人和秃巴三十六骑来管理上万的鞑靼俘虏,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黛玉将俘虏中原有职务的将士挑出来,作为重点优待的对象。
再将鞑靼部众打乱原来建制,统一按中原卫所制,穿插分置,将上万人整编成两卫十所,各设百户、总旗、小旗来分级管辖。
处理好俘虏的事情,瓦剌可敦的使命完成,可以功成身退了。
待图西格率部回归大漠后,自然知道如何跟瓦剌首领说明一切。
鞑靼俘虏北归的队伍,出发三日后,湘云送来了晴雯的飞书。
太原锦衣军与宁远军已经攻破潼关,鞑靼守军溃逃,守将被斩,半数归降。北戎人成功缴获了“女公爵”号风帆战列舰,请女王颁赐新名。
黛玉忙用禛钰教的调禽咒语,唤来一只游隼,写信告知晴雯,让宁远军休整半月后,南下支援荆州。
将风帆战列舰更名为“妇好”舰,从黄河出海口牵引自镇江,以抗击倭寇。
光复京畿后,除了卖国投敌的东平郡王、忠顺王、国子监祭酒三家仓惶北逃外,其他藩王旧部、勋贵遗臣一下子全都冒了出来。
他们戴着义髻,恢复冠冕,打着拥护太子称帝的旗号,四处奔走,试图为自己后半生的荣安,再捞一个锦绣前程。
然而太子却以“父皇健在,寓居漠北。外侮未除,何以家为”为由。
一不践祚称帝,二不孤坐宫城,三不娶妻生子,势要尽驱鞑虏,歼灭倭寇,打倒海夷。
要求各地官员恪尽职守,勠力同心,共御外侮。
自太子禛钰挥军南下,继续收复淮安、南阳、江汉、荆川失地,沿途百姓一路颂声载道,皆称其贤,乡间义勇投军者甚多。
就连草原三部上的牧民,也多赞其仁义孝行,刚毅勇武,文德怀远。
黛玉随军行至淮安,与禛钰暂别,在淮河出海口处,等到了晴雯送来的“妇好”舰。
此舰属于三桅两千料大船,装载了一百零八门火炮,堪称是当世的艨艟巨舰了,用来对付倭寇绰绰有余。
既然鄂毕城已经有千余宁远军来守,瓦剌、兀良哈也与鞑靼交恶,北地暂时无忧。不如就让晴雯在镇江一带,跟着父亲在海战中磨砺一番。
七月将尽,黛玉可以留在中原的日子不多了。
扶桑国因鞑靼可汗仓皇出逃,身为使臣的三皇子又失踪不见生死未知,亦忌惮太子禛钰不断壮大的队伍。便以夏季飓风不定为由,刀枪入库,船避港湾。
趁着这个战斗间歇期,黛玉打算去金陵看望父母,顺便将俘虏回的宝钗、贾环二人,按约定在金陵城交付给马尚。
第185章 吾皇黛玉第一百八十五回
新嫁娘靓妆逢爱女, 美翁婿相会金陵城
八月初一,由晴司长代表女王,将妇好舰泊在江道万里, 通涉五洲的金陵港口,在舰船上向马尚交付了宝钗、贾环二人。
原本想借叩关之际入主宫闱的马尚, 无疑被太子摆了一道。
此时妄想落空, 十分不甘, 愤愤不平地说:“你们女王远在西海,做好一邦女酋长就行了,何必跟着太子掺和中原之事?
太子挟我主母与契弟, 逼我攻打京师, 害我折将损兵, 只剩千余人。他又放纵鞑靼可汗逃往边庭,使我祖兴之地惨遭兵燹之灾,迫我率部南下金陵。难不成还要诓我继续东讨倭寇不成?”
晴雯笑道:“马统领若有御侮报国之心, 自然更好。想偏安一隅, 也无人阻拦。
只是今后还请管好您的两条软肋,倘或他们被倭寇、海夷挟持, 逼着你挥戈向内, 我们茜香绝不会手下留情。”
马尚看了宝钗、贾环两眼,笑意中带着一丝愤怒与无奈, 咬牙道:“晴司长的叮咛告诫, 马某记住了。”
“我们走!”
几人环护着宝钗、贾环,随着马尚走下了甲板。
晴雯在饮食上并未苛待二人, 以至于被软禁在鄂毕城的日子, 薛氏与贾环整日只知食睡,形容未减, 反而更胖了几分。
那毫无用处的薛氏不谈也罢,贾环已年满十六,身量壮大,须髯疯长,嗓音亦浊,远不如从前的娇俏秀美,马尚对他也是浓情转薄,兴致大减。
为了在金陵扎根下来,马尚不得不打起了金陵贾家的主意。
明面上以薛氏的部曲自居,借以帮主母夫家打理庄子为由,逐步抢田夺地,贾政父子又不惯稼穑之事,也好吃懒动,无奈由着他们侵占贾府旧宅所剩无几的资产。
宝钗历劫归来头秃发稀,率部投奔,受了姨娘几句申饬,冷眼嫌弃。原想与宝玉和离,恃凭部曲之势,再醮金陵官贵。
奈何乱世流离日久,又成天与男人为伍,名声不好,冰人听说她的名讳,见了她的形容,都不愿收银子。
思来想去,她也只有跟着宝玉勉强过活了。但是宝钗也不愿再受婆婆孝道辖制、袭人暗中挤兑了。
势必要趁热灶一气炝制熟烂,先起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要将“假二奶奶”袭人给撮弄出府。
那袭人几经沉浮,吃够了落魄无依的苦,早在贾家几房人中拉帮结派,自成一系,绝不肯任人拿捏。
因此,贾家妻妾相争的热闹戏码,隔三差五地上演。十分闹得没法,宝玉烦不胜烦,只得袖手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