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183.番外一:给后世帝王直播贞观盛世(第2/7页)
不过这些,他也不知仙幕看没看到。
李世民有时候想,仙幕会不会在他死之后才会出现,就是不知那时,整个大唐会变成什么样子。
【哈咯,铁子们,博主我又又又来啦!】
李世民仿佛听到仙幕的声音近在咫尺。
他无奈对身边的长孙皇后叹道:“皇后,朕年纪看来是真大了了,竟又听到仙幕的声音了。”
不怪李世民这么想,因为这种事情前面也发生过好几次,有时候是梦里,有时候是现实中,每次他满怀期待跑出去看那挂在半空中的屏幕,那屏幕还好好的挂在半空中呢。
没有一丝动静。
长孙皇后呆滞
因为,她好像也听到了。
她可从未没有幻听过。
于是,看到长孙皇后呆滞面孔的李世民:“……”
再看向旁边仿若见了鬼一样震惊脸的宫侍,李世民:“……”
!!!
李世民噌地一下子站起来,拉着长孙皇后直接出了宫殿。
同一时间,各个界面许多人……
“朕听到那个声音了……”久违的声音。
秦始皇、汉高祖、朱元璋等历朝帝王走出大殿,抬头,看到透明的屏幕不再透明,而是显现出文字。
仙幕再次发声:
【同时,博主带着你们期待已久的贞观盛世回来了!】
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天幕,熟悉的四字狂草。
熟悉的配方。
众人没有质疑的情绪,唯余期待。
跑到宫门口的李世民嘴角是根本藏不住的笑意:“祂回来了!”
“皇后你看到了吗!祂回来了!”
长孙皇后拍了拍李世民激动的双手,柔声道:“陛下,妾身看到了。”
李世民的快乐根本压不住,他紧紧握紧长孙皇后的双手,开怀道:“哈哈哈,还带着朕的盛世回来了!”
一时间,李世民期待不已。
若问李世民对自己的贞观满意吗?
端看李世民现在的表情就知道了。
秦始皇界面。
秦始皇召集臣子们一同观看仙幕,不过在那之前,看到这四个大字的秦始皇嘴角上扬,道:“贞观已是治世,盛世的贞观是什么样子的?”
汉武帝界面。
汉武帝刘彻满怀期待的同时也自傲:“朕的汉武远超秦始皇,并且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难道这贞观还能超过朕?”
不是他刘彻自夸,实在是他们汉武一朝的变化,已经是打破他认知的存在了,甚至仙幕在贞观直播到后面,西方展示出来的世界也不过如此,这已经是自然发展千年才能发展的水平了。
贞观,还能怎么发展?
能发展得过他们?刘彻觉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贞观的发展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见识了秦始皇时期和汉武帝时期的变化,后世的帝王们也很好奇贞观的变化。
朱元璋,赵匡胤等帝王目光炯炯直盯着仙幕。
朱元璋心上好奇到像是有数十只蚂蚁在爬:“汉武远超始皇,贞观能超过汉武吗?”
其中唐朝之后的皇帝心中的焦急更甚。
似期盼,似紧张,似惶恐。
老祖宗的发展能达到什么地步?秦皇汉武已那么卓越,太宗陛下能更秀吗?
魏征等臣子们在看到仙幕再次发出动静的那一刻就从办公处直奔唐太宗而来。
还好,办事之处就离唐太宗不远,他们噌噌噌就赶到了。
若问贞观臣子对他们的贞观朝有没有信心,他们用满脸的骄傲告诉那尚且看不到仙幕消息的众人,他们有信心!
他们可以毫不心虚地说,他们是远超秦皇汉武的盛世!
仙幕的想法呢?仙幕这就说出自己的想法。
【论把唐朝的盘点视频投放到贞观一朝,老祖宗会做出什么反应?】
【vcr告诉我们,本就闪耀于历史的贞观君臣会拨乱反正,还华夏一个比汉武变古创制更牛百倍,比秦皇政通人和、民殷国富强千倍的盛世。】
被拿出来吊打的秦皇汉武并不恼,毕竟他现在也是在汲取汉朝发展经验进行发展。
汉武帝就不服气了,他眼底满含兴趣,笑道:“好呀,这个仙幕,竟然拿朕的盛世给那贞观朝做垫脚石。”
汉武帝:“朕就看这贞观盛世能比朕强到哪里去。”
李世民闻仙幕所言则是不好意思了,对周围的臣子谦逊道:“能者为师,贞观朝的有些发展方向也曾借鉴过秦皇汉武二朝,言过了,言过了。”
当然,如果嘴角不要翘着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政通人和、民殷国富;天下开泰、四方无虞贞观有。】
本来黑白的屏幕上视频展开。
视频中,身穿唐衣的使者带着大批军队出访各界面早已耳熟能详的南蛮之地,但他们第一次看到,不用军队,使者一表明自己来自唐朝,那南蛮就归顺朝廷,献上中原人最喜欢的良种。
接下去是他们熟悉的开发自家的矿产,进行武器交通工具变革。
军队向四方开拔,火器营射程之内,无往不胜。
无数蛮地得到开发,近至高丽,远至他洲,无数金银铜铁等矿产和蛮人劳动力源源不断涌进中原,肥料和良种使洒下,黄灿灿的稻谷,绵延千里,无边无际。
礼仪之邦自然不会像西方蛮人一样只会压迫和殖民,他们只是开发,一起吃饱饭。
全凭武力值打开南蛮之地的秦始皇和汉武帝:“……”
准备继续用武力手段打开越南之地的各界面君臣:“……”
秦始皇嘴角抽搐:“这就是世界著名顶尖大国的待遇吗?”
李斯啧啧称奇,回应道:“看来确实是。”
世界著名顶尖大国的待遇就是让别人闻风则色变,打都不用打。
【全民教化,工业变革,贞观也有。】
吃饱喝足才有力气做活。
教化百姓,唐朝一直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但人才还是太少了。
工业体系的建立告诉执政者人才的重要性,大批拥有良好基础教育的劳动力是建立工业体系的支柱之一。
高精尖技术人才和受教育的国民可不容易拥有,这群国家最宝贵的财富需要执政者点燃文明的灯火后才会有机会闪耀出夺目的光芒。
于是读书有奖励,百姓们无论大小都要去读书扫盲,一整个就是不分性别全民教育。
高精尖技术人才被不断发掘,无数精密图纸在学者手中传阅,工具开始变革。唐朝水泥被运用,玻璃开始生产,汉武帝界面出现的日行千里铁疙瘩理所当然的在唐太宗界面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