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175.武.贞观精神正统继承人.则天(第3/8页)
举、自举、试官、糊名等制,哪样不是他们可以学习的?
魏征:“糊名防止营私舞弊还科举以公正。殿试帝王亲躬策士,天下学子真以天子为座师。周皇此举可谓是完善了科举之法。”
让寒门子弟有更多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魏征好似看到许多寒门学习在科举中冒头。
长孙无忌思索了良久,赞同道:“臣思索良久,其中的‘试官’之法,也适用于吾朝!”
“召集全国搜罗人才,进可被动选举,退可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自举。辅之殿试糊名,皇帝亲自制举、策问。”长孙无忌越想越觉得此女大才。
成绩优异者,破格录用,任以要职试官,试官,多好的一个东西啊。
“虽然存在范围过广,人数过多,不免有滥竽充数之辈浑水摸鱼之险,但瑕不掩瑜,大体是绝佳之策,能寻找出许多才识之士与治国能臣。”
甚至其所创的武举制也可借鉴。
仙幕上就列举出周皇在其中所找到的治国能臣,像什么狄仁杰、裴行俭,他们虽然并不知道这些人做了什么,但也知道这人名能够出现在史料中,定然也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定然也是治国能臣。
李世民肯定道:“此人确实可说是治国大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善用人之术。”
李世民看得更远,这些事情不仅仅是仙幕表面说的那般。
门阀无需这些进贤途径,所以周皇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起来的人才背后,所扶植起来的多是寒门和庶族地主官僚,是能够与门阀打对台的势力,是被她这个伯乐提拔起来的千里马,忠于她的千里马。
这人在打击门阀。
这不是李世民瞎想,而是他在仙幕介绍这些史料的时候在这其中还看到了一些周朝的骚操作,
修订《氏族志》,诏‘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
虽然史料中记载的这点他也在进行,但终归是还没有完全做到。
不过并不妨碍李世民觉得这法子很好。
他都已经可以想象到一堆庶族官僚升士族,未来的门阀士族冠冕皂隶,混为一谈。
到那时,旧门阀士族与新士族为利益相斗,互相制衡,朝廷渔翁得利。
“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李世民暗想。
李世民想到这更痛苦了,想直接给自家嫡三子换脑子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不可能,最可能的就是找到此女子,加以重用。
其实仙幕所介绍的周皇并不只是所说的这些,还有更多的是直接放史料。
比如这中间就夹杂着周皇精史籍诗文,广涉文史,说到她本身也是颇有诗才,精于书法的才女。
无奈他们现在只想看关于对方在文治武功上的功绩,对这些文化上的东西一点兴趣都没。
不过……
“此人广修百家典籍,倒是值得借鉴。”李世民道。
李世民也是个喜爱修书的修书狂,但他喜爱的是修史。
但自从仙幕说道他们家有遗传病后他突然对修诸子百家史有了非常大的兴趣。
他看到这周皇修的所谓华夏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突然觉得修诸子百家文学突然也不赖,还有那个华夏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文馆词林》,不正适合幼儿学习?
“到时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教化百姓,不可不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武皇陛下的登基史也并非一帆风顺。】
【因王皇后于萧淑妃内斗而‘有幸’拉入王皇后阵营入宫的‘小妈’,身份几乎难以见光。
怀有身孕还要与另外三人相斗。
拼搏到二品昭仪之位,独木的她要作为三方阵营后宫妃嫔以及她们背后的势力互相争宠,谗毁。
一朝不慎,是比回感业寺当白发尼姑更可怕的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与天斗,与地争,与人相残。
在王皇后和萧淑妃斗得难舍难分之时
传言中武则天舍弃长女安定思公主之命换取王皇后被弃。
积蓄外朝政治力量,拉拢利益同盟李治陛下。
废王立武,改立皇后。
一击毙命。
直接就让王皇后,萧淑妃身后的关陇集团,以及围观但话多的长孙无忌、褚遂良这等的元老大臣傻眼狗带。】
仙幕展示出一个小视频。
视频中标注王、萧等关陇集团的小人气急败坏,头顶大字:王皇后的后台可是我们,你胆敢改立皇后?我也不干了!
另一个头顶长孙无忌等元老大臣名头的小人更是气到满脸通红,头上的大字一颤一颤的:小李过分了,太宗时期的小小五品才人竟敢拉上后位,王皇后必须留下,她在吾在,她走吾走!
视频最后,大写的《一言为定,双喜临门》作为结束语。
元老大臣和关陇集团集体下线。
众人的视线唰的一下子看向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长孙无忌蒙了,只觉得今日起猛了眼瞎了。
他死了。
仙幕上清晰的显示: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诬谋反,唐高宗不与长孙无忌对质,便下诏抄没长孙家家产,近支亲属流放为奴,削去长孙家中人的官职和封邑,流放黔州,其后长孙无忌直接就被奸佞小人逼到自缢而死,享年六十三。「1」
主要的不是他死了,他还是因为谋反而死!!!被逼自缢而死,而妻儿老小……
皆为奴婢。
其他人也处在惊讶当中。
房玄龄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但……长孙无忌的下场实在可怕!他道:“无忌,你……你未来竟然和这个女皇有如此多的渊源。”被诬谋反。
‘诬’之一字,很玄妙。
这人和周皇的缘分是虐缘,和唐高宗的缘确是狡兔死走狗烹之缘。
臣子们不怨周皇陛下,因为长孙无忌并不是周皇的人,甚至还是周皇的政敌。
他们只是不解为何成年的李治为何会纵容周皇用此种荒唐的理由陷害长孙家。
长孙家可是他的外家,是铁板钉钉的李治党。
一时之间,在场的臣子无论大小,都有种飞鸟尽良弓藏之悲凉感。
曾经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最终落得满身谋反的脏污,被逼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双眼通红。
他前面其实就算了下自己的生死年月,周皇为后时,自己应该正活着。
原先就好奇过自己应该不会允许此等女子为后,毕竟王皇后与他长孙家虽然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但自己的观念定然无法忍受这种出生极差的皇后。
没想到结局在这里等着,他果然去世了。
因为诸多同僚都是病逝,他原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