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生活日常》 100-110(第6/12页)

一家人连忙下车,辛长平被一群长者和同辈围上来恭维,宋氏则被族里的媳妇们众星拱月。

    辛姑母小心的护着怀里的年哥儿,捂着他的耳朵,人多嘈杂,怕小儿受惊。

    辛月牵着郭玉娘,与辛盛走在后面,见此情形不禁叹了一句:“难怪人人都要衣锦还乡。”

    辛盛上回考上府试案首,族人也都高兴的为他庆祝,可和今日之态相比,却有云泥之别。

    辛月作为商行的管理人,这几个月来往于长河村颇多,族人都知晓她的身份,对她也很是尊重,原先那个试图挑拨郭玉娘和辛月关系的女孩,都被家里教育得每回见着辛月都低眉顺目。

    辛月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不可能和一个小女孩计较,对他们家和对别人家没有什么区别,几次下来那家人才不再战战兢兢。

    可对辛月的尊重和对辛长平的尊重还是区别很大的,虽然辛月能带着他们发家致富,而辛长平考取功名,不论是举人,还是未来中进士,可能他们一辈子也不会求辛长平做一件事,却依然会觉得辛长平比辛月要厉害得多。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话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不是百余年的兴商能瓦解的。

    就好像潍县明明最富的是褚家,可杨家有两个进士老爷,三个举人老爷,潍县第一的世家大家只认杨家。

    明明上回辛盛的宴席上,大家还敢上来和辛长平喝酒,这回大家没一个敢让辛长平喝醉的,除了一开始族长举杯相贺,辛长平喝了,之后来祝贺辛长平的人都是自己一饮而尽,却拦着辛长平说举人老爷喝茶就好,莫要伤了身。

    于是明明被找上来敬了上百次酒,辛长平都不如昨天醉得厉害,只是多跑了许多回净室罢了。

    这边辛家欢天喜地,而杨怀德的妻子余氏听说未来亲家派人上门,连忙亲自接见了,一听说亲家公中了举人,余氏也高兴得不行,忙给了跑腿传话的胡大娘一个沉甸甸的荷包,才叫身边的嬷嬷送胡大娘出去。

    余氏满脸是笑的去女儿屋里寻她,杨欣娘正和杨芸娘一处做针线,她们两人的爹爹都去了京城赶考,几个月不得见,做女儿的只好做些针线,到时候家里给爹爹送东西,递了捎过去,表示一番心意。

    杨欣娘和杨芸娘年岁相差不大,自小便常在一处玩,余氏也经常把杨芸娘带在身边看顾着,如今杨芸娘的爹娘和离,余氏心疼杨芸娘,更是常常派人接她来自家散心。

    余氏又不知堂侄杨继学曾想和辛家议亲,自然不会避讳杨芸娘,便直接当着杨芸娘的面笑着和杨欣娘说:“欣娘,今儿可是有大喜事了。”

    杨欣娘放下手里的活计,疑惑的问:“有什么好事?娘亲这般高兴。”

    余氏说:“刚才辛家派了人来报喜,你那未来公爹乡试高中,还是第八名呢。”

    杨欣娘听了站起来拉着余氏说:“真的?那可太好了!”

    余氏拉着杨欣娘说要给辛家备贺礼,杨芸娘便顺势告辞离开。

    一路上杨芸娘都没有什么异样之色,直到走到了自己屋里,脸上才露出些迷茫来。

    爹娘和离之后,娘亲先是回了临安府,离得不远常常送信过来问候自己与弟弟,结果上个月突然一整个月没有音讯,自己写信过去也没有回音。

    后来还是中秋外家派人给自己和弟弟送糕饼,来送礼的嬷嬷说漏了嘴,说是娘亲已经改嫁到京城一个丧妻的人家做续弦去了。

    杨芸娘这段时间闷闷不乐,还不敢跟年幼的弟弟说此事,便只在弟弟追问娘亲是否送信来时,推辞说娘亲许是有事忙。

    今儿在小堂姑那听到了辛家的消息,杨芸娘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她并不是觊觎小堂姑的婚事,只是忍不住想,若是当时娘亲不那么在意门第之见,许是爹娘不会闹到如今的地步。

    明明自己幼时爹娘也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为何最后却闹到如此收场呢?

    杨芸娘已经年满十四,明年她就及笄了,该相看议亲了,这个年纪本该是情窦初开少女怀春的时候,可她却因为爹娘和离、娘亲另嫁之

    事,对婚姻起了一丝莫名的抗拒之心。

    娘亲说她应该嫁一个出身好的人,爹爹说她应该嫁一个人品好、才学高有前途的人,可不论是爹娘说的哪一种人,杨芸娘都害怕自己嫁人后也不能和那人共度终生。

    杨芸娘这边很是苦闷,杨欣娘却被娘亲余氏拉在怀里不停的夸命好。

    原本夫君替女儿欣娘定下辛盛做夫婿,两家门第是不配的,全是因为夫君看好爱徒的前途,以辛盛之才,补其出身的不足。

    可如今亲家公高中乡试第八名,这名次都不比夫君当年差些什么,余氏回忆了一番,夫君当年好似是第六名还是第七名来着?

    余氏欣喜的揉着女儿的脸蛋,高兴的说:“本以为你嫁过去先得吃些年的苦,才能盼出头,没想到你命好,如今你公爹考出来了,有他为依靠,你们小夫妻将来压力也少了许多。”

    杨欣娘脸颊通红,不知是被娘亲揉的,还是羞的,跺了跺脚嗔道:“娘亲,我还没出门呢,怎么都说起夫妻来了。”

    余氏见状笑道:“就咱们亲娘俩,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如今为娘对你放心多了,本以为是个顾一头的婚事,没想到最后竟是个四角俱全的好亲,等消息传出去,怕是不少家里有适龄女儿的人家要后悔,还好你爹眼利手快,我现在想想,整个潍县没一个比辛盛更好的人选了,再远的人家爹娘舍不得你远嫁。”

    在长河村热闹了一整天,次日辛家人才回了县城。

    辛盛果然没空想起检查妹妹的作业,回到家拿起书袋就要往书院跑,辛月趁着他慌乱的功夫把作业塞进了他的书袋,辛盛见了不疑有他,还夸妹妹自觉。

    等一路快走到了书院,辛盛都没有功夫回一趟学舍放东西,便带着妹妹的作业直接去了教室。

    他如今和姜南星还有姜南星的表弟沈砺住同一间学舍,在教室里也是挨着坐成一排。

    辛盛到教室的时候,只有沈砺在,姜南星是个磨蹭性子,估计还在食堂吃朝食。

    而沈砺虽然并不是什么天才,却十分勤学,自他来了书院之后,辛盛便不是最早到教室的人了,他和沈砺都是结伴最先到教室温书学习的人。

    和沈砺打过招呼,辛盛从书袋里往外掏课本,带出了几页纸险些落到地上,沈砺忙探手接住,见是两篇文章,笑着说:“盛兄回家一日都不忘做两篇文章,真是勤学。”

    辛盛笑着解释道是家里妹妹的作业,接过来摊在桌上准备抽空看一下,结果就见上面那句猪之大,一锅炖不下……

    沈砺好奇的瞟了一眼,见文章的字迹清秀,可内容却令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而辛盛则是嘴角抽搐,生气的咬牙喊道:“好个妹妹!”

    辛月在家想象了一下,不知哥哥何时会发现她的作业,嘴角偷笑得很开心。

    而辛长平既然已经决定要参加明年的春闱,便去了县衙寻主簿大人辞职。

    反正家里也不缺他这份薪俸了,这县衙书吏的差事耽误他读书,便不能再干下去了。

    何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