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生活日常》 90-100(第12/13页)
考生排着队出来。
虽然乡试与府试的时间都是三天,可乡试的试题量比府试却翻了快一倍,辛盛瞧着那些出来的考生各个面色苍白、脚步虚浮,见到自家来接的人便一头栽到来人身上,靠着家人的力量被拖着行走。
辛盛瞧着不由得开始担心起爹爹,犹豫是不是要挤到前面去好早些扶住爹爹。
不过辛长平竟很快就从考场里走了出来,四处张望一圈见儿子不在前方,便极有默契的往高处看,瞧见招手的辛盛后,辛长平笑着挥手回应,便越过人群往外挤出去。
辛盛瞧见爹爹面色红润,眼神清明,步伐稳健,心里松了口气,等辛长平走出人群,辛盛便跑着去迎他,不急着问爹爹考得如何,只连忙把路上买的解暑的饮子递过去。
辛长平接过竹筒,抬起下巴一饮而尽,问辛盛:“何处买的?”
辛盛说是书铺旁边摆摊的老婆婆处,辛长平便和辛盛往书铺那里走,去归还老婆婆的竹筒。
路上辛盛才问辛长平:“爹爹考得可好?我瞧别人出来都没了半条命,只爹爹还精神抖擞,和平日在家没甚么分别。”
辛长平笑着说:“这就是我为何常常叮嘱你,平时读书莫要太忘我,早晚要活动活动身骨的原因了,为父少时就跟着你阿爷下地,早就练出了一身体力,在县城这些年也每日不忘活动身体,你这几日不在外守着,怕是不知道,为父考舍附近便有两个考生体力不支晕倒在号舍,被兵丁们抬了出去。”
辛盛听完心有余悸的点头说:“三年才等来一回乡试,中途放弃想必心里难受得紧,回去醒来有得懊恼了,我自是听了爹爹的,每日早晚都去书院竹林活动几圈的。”
辛长平赞赏的点点头,然后回答儿子的问话,眼尾和嘴角都带着些难以隐藏的笑意,说:“此次做题,下笔极顺畅,在稿纸上写完再看,竟无一字可改,大抵是没有问题的。”
辛盛听了也跟着高兴起来,笑着恭喜道:“爹爹此次必然榜上有名了!”
以辛长平性格之谨慎,应该谦逊的否认两句,但此次他真的是第一次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能考中,与前三次相比,就好似一朝顿悟得道了一般。
身边又只有亲生的儿子,辛长平便没有客套的说些哪里哪里的虚话,点头说:“十几年了,乡试这一关终于看到头了,明日咱们去探望一下惜娘,便先回家,十天后再来候榜。”
上回辛盛府试,公布名单只需等三天,他们就干脆在府城候了三天,这回乡试得十天后放榜,耗十天太久,辛长平急着回去处理耽误了两个多月的公务,也不愿耽误儿子的学业,便早就决定了考完便回潍县。
他们回到客栈,肖掌柜专门在柜台候着,见到辛长平的面色便赞:“辛老爷此次必中啊!”
听到辛长平说明日便走,肖掌柜笑着说:“那十日后辛老爷可定要再来我五福客栈候榜,到时候那喜帖就贴在小老爷喜帖旁。”
次日许多考生在大堂围成一团对题,辛长平和辛盛也被人拉着要问,好不容易从人堆里挤出来,父子俩对视一笑,辛长平说:“考都考完了,结果已定,再纠结也没有用,咱们走吧。”
买了些吃食拎着,父子俩去了染坊看望宋惜娘。
“先生许久没来了,是来看望小惜娘的?”门房的老丈竟然还记得辛长平。
宋惜娘来了染坊近四个月,和染坊的人早就混熟了,她虽不活泼,但安静乖巧,也很招人喜爱,时间久了染坊的人也渐渐了解了宋惜娘的身世。
知道她本来出身小富之家,结果父母败光家业,留下她和哥哥,现在靠着姑姑姑父才能为生,姑姑姑父还愿意花银子供她来府城学手艺。
染坊的管事嬷嬷也叹她幸运,遇到了心善的姑姑姑父,染坊上下都对辛长平印象很好。
老丈麻利的进去帮着传了话,出来后辛长平递了一份松软的点心请老丈吃,老丈也不和辛长平客气,笑着接过来,想着如今的日子,问了句:“这时候来,先生难道是来参加乡试的考生?”
辛长平点头应是,说:“平日里忙,脱不开身,正好乡试来了府城,顺路来给内侄女送些吃食。”
老丈虽不懂学问,但是笑着说:“做善事定能得善报,先生这般善心人,必然要中的。”
见辛长平身边带着的辛盛与他长得有些相似,老丈便问:“这是先生的儿子?”
辛盛忙上前和老丈问好,老丈笑眯眯的夸道:“小公子定也是个读书人吧,长得一表人才,将来肯定大有出息。”
长得俊和读书有出息有什么必然关系么?还真是有的,进了殿试,大家才学相差不大的时候,皇上便会随着心意给那长得顺眼的排名往高了排,到授官的时候,长得体面的也更容易被分到好去处。
正在闲聊,宋惜娘急匆匆的小跑着从染坊里出来,怀里还抱着一个大包裹,见到辛长平和辛盛便开心的笑着喊:“姑父、表弟。”
辛长平关切的问了宋惜娘最近可好,宋惜娘笑着点头,说自己一切都好,还眼露雀跃的说师父说她再学几个月,年底就能出师了,然后迫不及待的把大包裹递给辛长平说:“姑父,我开始跟着师父学染布了,这是我染出来的料子,姑父帮我带回去送给表妹,给她做衣裳穿!”
辛长平闻言有些惊讶,宋惜娘才学了不到四个月,竟然就开始学染布了,看来她是真的很有天赋,不过这布料是染坊的东西,便是宋惜娘染出来的,怕也不好拿走,便犹豫的问:“这布可以带走吗?”
宋惜娘还没说话,门房的老丈先开了口说:“无事,无事,可以带走的,交的学费里本就含了布料、染料的损耗费,你们花了钱的布当然可以带走。”
辛长平这才放心的接过包裹,笑着说:“好,回去让你姑姑替月娘做成衣服。”
宋惜娘开心的笑起来,说:“我如今还染不了大块的布,所以这布只能先给表妹做,等我能染整匹布了,到时候给姑姑、姑父、表弟都送。”
辛长平带来的吃食都给了宋惜娘,走时又带回了个大包裹,等租了骡车回到家,辛月围上来,辛长平便把那包裹塞到了辛月怀里。
辛月还以为是爹爹给她买的东西,一边疑惑是什么东西这么大一包,一边迫不及待的拆开看。
打开之后见是布料,辛月疑惑的问:“爹爹怎么跑去府城买料子了?咱家如今最多的就是布料了。”
辛长平说:“这不是我买的,你表姐惦记着你,学着染了布料,托我带回来给你做衣裳穿呢。”
辛月一听颇为感动,宋惜娘这几个月被宋光耀接回潍县,来辛家住一晚,每回都记着给家里买些东西,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心意可贵。
第一次回来宋惜娘便说以后学会染布要给辛月染漂亮的布做衣裙穿,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辛月这才把那块包的仔细的布料拿出来,抖开一看,竟是一块渐变的紫色绸布,从浅至深,粗略一看以为只是几种不同的颜色,可凑近了一节一节的细细打量,却发现每一寸都与上下有些微区别。
好似一抹紫烟自然的罩在了一块绸布上,有浓有淡,毫不显得刻意。
辛长平与辛盛路上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