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生活日常》 30-40(第18/24页)
辛月和宋氏听了胡娘子的辩白,虽没有到对胡老板改观的程度,依然觉得他不算什么好人不值得深交,却也没之前那么防备了。
而且常来常往的,和胡娘子倒是一日熟过一日,有些成为朋友的趋势。
宋氏的铺子还没正式开张呢,那之前棉布庄的店主一听是还在之前的铺子做掌柜,马上就拒绝了,她被胡老板折腾怕了,虽然确实在寻活干,却完全不考虑宋氏的铺子。
宋氏想着这刚开始生意应该不会太忙,便就决定自己先带着辛月在店里顶着。
这些日子带着女儿天天跑着筹备铺子的事,她瞧自己女儿一点不怕生,和人交往起来敢说敢干的,对生意上的事说起话来还经常头头是道,干脆就满足了女儿想做小掌柜的心愿,决定平时就让女儿接待客人,若有她拿不下主意的时候宋氏再自己出面便是。
辛月听了宋氏的安排,自是欣喜,她毕竟不是真正的小孩,日日被关在家里,对于早就成年工作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不自由。
而且她这些日子陪着宋氏一起筹备开店,亲眼看着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空铺子,一点一点的变成心中设想的样子,心中满是成就感,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这和以往上班摸鱼混日子的感受完全不同,那时的她整日懒洋洋的,现在的她却突然充满了斗志,第一次这么想干好一件事。
铺子肯定不能只有宋氏一个绣娘,她还要拆学她娘的刺绣绝技,而且精力有限,得多做些卖价高的那些绣画和精品的定制衣物。
那些普通的成衣,得聘请别的绣娘来干。
本来宋氏是想请巷子里的邻居何婶子的,何婶子的手艺虽不十分出众,但做点普通的成衣还是做得很工整的,也能绣点简单花样的刺绣。
只是没想到第一日去铺子碰见了刘差役,第二日一早就在铺子门口见到了等候的刘差役和他娘子崔慧娘。
崔慧娘去年刚和刘差役成的亲,现在还不到二十岁,面上还带着些少女的稚气。
她五官都长得不算出众,但也眉清目秀,且因为住在城里,每日都是在室内做刺绣的手工活,不怎么遭太阳晒,皮肤十分白皙,瞧着也是个清秀佳人。
和长相俊美的刘差役两人站在一起,是十分养眼登对的一对璧人。
见到宋氏崔慧娘有些紧张,露出一个不太自然的笑,主动和宋氏问好:“辛夫人,不好意思来打扰您。”
宋氏让刘差役自去巡逻,招呼了崔慧娘一起进店里坐着聊。
崔慧娘扫了一眼装饰一新的铺子,夸道:“这铺子真不错,位置也好,辛夫人手艺又好,日后定然生意兴隆。”
“借你吉言。”宋氏笑了笑,谢了崔慧娘的夸奖,然后问:“你那虎头鞋做得可真好,也是家传的手艺吗?”
崔慧娘点头说:“是的,我阿奶就是绣娘,我从小六岁起就跟着阿奶学刺绣,不过也就能做些普通的衣裳鞋袜,不能像您那样绣得大幅绣画。”
一般的衣裳绣鞋上的图案都很小,除了朝服和喜服,很少用到整片的大幅图案。
这种大幅的图案绣起来的难度比那些小片的刺绣难度要大很多,并不是所有的绣娘都会做。
“那也很厉害了。”宋氏夸崔慧娘道:“你还年轻,起码这虎头鞋做得就不比我这二十多年的绣娘差了,说明你是个有天赋又努力的人,假以时日定然也能有一番成就。”
崔慧娘被宋氏
的夸奖弄得脸颊染上红云,羞涩的笑了起来,见宋氏是个和善的性子,便鼓起勇气说明了来意:“辛夫人,其实我今日来,是想问问您愿不愿意收徒弟?我想和您学这绣绣画的技艺,我如今身上没有契约,您若是愿意收我做徒弟,我可以和您签契约,来您铺子做学徒,出师以前您不用给我月钱,出师以后我留在您绣铺里干活,您再给我开月钱就行。”
一般绣娘自己还能刺绣的时候,都不会把手艺传给外人,毕竟每个人生活的圈子就那么大,对绣娘的需求也就那么多,教会一个外人岂不是给自己分薄了工作的机会。
很多绣娘的手艺都是家传的,或是母亲教的,或是阿奶教的。
只有那些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不能再靠刺绣挣钱的绣娘,才会被一些绣庄或是大户人家聘请去专门做教人刺绣的事,而且这种绣娘但凡家里有能传承技艺的女儿、儿媳、孙女,都不会把自己的绝技全盘教会别人,只会教些常见的针法技艺罢了。
当初宋氏的娘亲能从主人家聘请的绣娘那里学会这珍贵的绝技,还是因为那位老绣娘无儿无女,见宋氏的娘亲又有天资,品性又好,才背着别的丫鬟偷偷教了她,宋氏的娘亲离开那主人家的时候,还把自己十年积攒的月钱投桃报李的全留给了那老绣娘养老。
宋氏以前没想过收徒弟,她自己有个女儿,以后还会有儿媳,只是想过等女儿大了把手艺传授给女儿,未来的儿媳若是也有天资,愿意学便也教给儿媳。
现在听了崔慧娘的话,倒是认真思考起来。
其实聘请的绣娘定然是不如自己的徒弟可靠,就好像那些木匠、泥瓦匠、铁匠,都是会收一堆徒弟,年轻的时候徒弟帮着打下手,老了干不动了,徒弟们还得给师父养老,有时候师徒关系,比那不孝顺的儿女还可靠。
宋氏目前会的刺绣针法外面会的绣娘也不少,倒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只她娘亲那绝技不能随意教给外人。
这崔慧娘天资倒是不错,瞧她做的虎头鞋就知道是个手巧又肯钻研的人,若说收徒弟,倒真是个好人选。
不过话要说在前头,宋氏不想以后再和崔慧娘藏着掖着,免得最后生了误会产生间隙,倒是不好了,便直言说:“你要学这绣画的技艺我倒是可以教你,只是我家有几种针法是不外传的,你若是还愿意学,那我可以收你。”
其实这种事很多人只做不说,宋氏提前说了崔慧娘倒是没有不悦,反而为她的坦诚而感动,人和人的相处有时候就差在不够坦诚上,有些事情说出来大家能接受便接受,接受不了大不了就不干便是,可有些人偏要欺着瞒着,最后弄得双方都尴尬甚至成仇。
崔慧娘阿奶的刺绣手艺也只教给自己家里人,对这种事很能理解。
宋氏愿意教她绣绣画她就已经很满足了,至于觊觎别人家不外传的绝技这种想法,崔慧娘也根本不会起,便高高兴兴的说:“我愿意学,您放心,我不是那不知好歹的人。”
崔慧娘跟县城的绣庄并没有签什么契约,只是会把自己做的绣品拿到绣庄去卖,绣庄有时候有些活会寻她来做罢了,是个自由身,不过她还是去绣庄和掌柜说了一声,日后不再来卖绣品,也不接活了。
这绣庄的掌柜姓刘,跟崔慧娘的阿奶有些渊源,平日里就十分照顾她,对她拿来卖的绣品都是尽量给高价,有那好做的活也都想着先给她。
刘掌柜也知道崔慧娘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姑娘,一直都想学会更高深的刺绣手艺,知道她拜到了这么好的师父,不仅不生气,还真心替她高兴。
至于说什么投了竞争对手,背叛自己的这种想法,则是想都没想过。
这县城里大大小小的绣庄绣铺,没有十家也有四五家,多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