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雍正嫡次子: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是雍正嫡次子》 60-70(第10/20页)

禛沉默了下,没有像以前一样问些什么,而是示意两道专门放出来的折子:“北海那边送回来的。”

    弘书也知趣的没有非要说点学堂的什么,上前拿起折子,当场翻看。

    两道折子一道是朱轼写的,一道是拉锡写的。

    朱轼的折子主要说了鄂罗斯使团的情况,这群人一到了贝加尔湖,就迅速回归自家一方,与大清这边的交流也只是派个使臣隔三差五的交流一回,到现在,两边都还没有定下新的谈判地点,更别说重启谈判了。大清这边试探过两回,鄂罗斯一方明显是抱着拖延时间的想法。

    徐本等人猜测,鄂罗斯使团应该是递了消息回国,拖延时间一是想看看大清对准噶尔的用兵结果;二也是想等鄂罗斯朝廷那边的指示,毕竟换了个新皇帝,掌握权柄的派系也变了,对于两国的谈判,说不定会有新想法。

    朱轼在折子上说,他们也不好过多催促,毕竟大清这边先前流露出的意思也是拖延,突然改变态度只会暴露心思、在谈判中占居下风。他们可能会在北海一直呆到准噶尔结果出来才能重启谈判,请皇上明察,非他们故意拖延、不肯用心做事,实乃六阿哥定下之谈判策略。

    弘书看完这段暗笑,瞧瞧他阿玛把这群大臣都调教成什么样了,但凡差事一段时间没有进展、耽搁的时间长了,都要赶紧上道折子解释清楚,生怕阿玛认为他们偷奸耍滑、不实心任事,这朱轼甚至还把他拉出来溜了溜。

    不过,人家老爷子临危受命、一大把年纪还长途奔波,也能理解。

    弘书看完后道:“鄂罗斯使团的想法很正常,朱大人他们的猜测也不无道理。不过儿臣以为,应该无须等到准噶尔用兵结束后才能重启谈判。鄂罗斯朝廷现在混乱的情况,不会维持太久,鄂罗斯新帝年幼,又从小流落在外,没受过什么皇室教育,他在这场争斗中占据不了主导地位,不过最终保守派和激进派谁能占据上风还是要看他们谁能笼络住新帝的心,这个时间想来不会太长。”

    弘书不能说的是,其实现在这个时间,两派的斗争结果已经出来了,鄂罗斯激进派的代表缅希科夫现在估计已经在流放的路上了,只是消息还没有传到东边来而已。

    算算距离和时间,鄂罗斯代表团收到这个消息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还是得让朱大人他们多注意鄂罗斯方面的消息,这么好的优势可别错过了。”弘书很有把握的笑道。

    胤禛点点头,对他的分析还算满意。

    弘书又打开拉锡的折子,里面只简明扼要的说了一件事,就是喀尔喀车臣汗衮臣想要遣使来京进贡,贺皇上五十万寿。

    这都十月了,离万寿节没二十天,才想着遣使来贺?弘书微微皱眉,觉得这折子不太对。

    他抬眼看向阿玛,斟酌道:“这个衮臣?”

    “是乌默客的长子,车臣汗部是圣祖于康熙三十年诏立的,乌默客曾经从圣祖征讨过噶尔丹,立下功劳。”胤禛表情淡淡的,“乌默客四十八年去世,上位的便是衮臣,早年还曾来京觐见过,后来以与鄂罗斯冲突日盛为由,再不曾进过京。”

    懂了,这个衮臣应该是心里有点小想法,但因为车臣汗部只是喀尔喀蒙古三部之一,还是最晚成型的,势力不够大,再加上北面又有个鄂罗斯一直进犯,所以那点小心思也只能憋在心里,闹点听调不听宣的做派,不敢像准噶尔一样直接明目张胆的搞事。

    毕竟京城离他们可比准噶尔近多了。

    这次恐怕是见朝廷突然就对准噶尔用兵,又打探到代表团忽悠鄂罗斯的态度,真以为朝廷打完准噶尔就要北上,担心顺手收拾了他吧?毕竟阿玛登基,这衮臣只是遣使送了贺礼,而没有进京来觐见,他自己心里估计也虚。

    “那?”弘书扬扬折子,不太明白阿玛想要他做什么。

    “朕已经同意衮臣遣使来京,到时候你出面去见。”胤禛道,“这次来的应该就是车臣下一个汗王了。”

    好吧,上个谈判的差事还没了结,新差事就来了。果然,阿玛使唤起人来是真不让人喘气啊。

    弘书带着自己的新差事离开,他还要回去给朱轼他们写信呢。

    胤禛拿出弘历请去修《八旗志书》的折子,微微皱了皱眉,虽说这事他没有令人保密,知道的人也不算少,但弘历能如此快的得到消息,只能是从马齐那儿了。

    当初给弘历指婚富察氏的时候,他倒是没想太多,纯粹是因为李荣保曾经做过他的伴读,而且已经去世,所以才给的一份荣宠而已。

    他当时并没有考虑马齐的因素,虽然他才登基时给了马齐不少荣宠,但那不过是立起来给康熙朝臣子们看的,作用就像封允禩做廉亲王一样。后来君臣相处间,他觉得马齐太过油滑、不实心办事,就把他打发去修《圣祖实录》,没给什么实权。

    不过现在看来,马齐油滑归油滑,心里也不是没想法的。

    哼,朕倒要看看,你这次打算如何明哲保身。胤禛拿起朱批,在弘历的折子上写下一个准字,又想了想,另写了一张条陈:令皇五子弘昼参与《八旗志书》修撰。

    弘历的折子被直接送还,条陈却是先送到内阁写成谕旨,再由人前往宣旨。

    这就导致,弘历得了批准还没高兴多久,转脸就听到弘昼也要来分一杯羹。怎么回事,弘昼什么时候上的折子,他从哪儿得到的消息?难道在自己府上安探子了?

    好你个弘昼,还真当你没心思呢,原来藏得最深的就是你!弘历怒不可遏,当即把四贝勒府上下翻了一遍,誓要找出被安插的探子。

    此时一头雾水的弘昼正独自坐在书房挠头,什么情况,皇阿玛为什么突然给他分派差事了,还是去修书?明明知道他不爱读书的!

    能不能不去啊,他就想安安稳稳的混吃等死,不想跳出去给自己找麻烦啊。弘昼生无可恋的摊在椅子上,想找个人商量都找不到,他根本没有谋士什么的。

    不提弘历和弘昼在修书处见面时的火花,弘书这边在准备接见车臣汗部的使臣,为首的人果然不出胤禛所料,就是衮臣的长子车布登班珠尔。

    车布登班珠尔马上四十,是个块头很大的蒙古汉子,弘书和他站在一起,真就像他儿子一样。

    “见过六皇子殿下。”车布登班珠尔行的是蒙古礼。

    弘书恶补过蒙古礼仪,知道他做的礼数没错,只是车布登班珠尔的态度,总让他感觉有些轻佻。

    微不可察的蹙了蹙眉,弘书端起礼貌的微笑:“请起。”

    车布登班珠尔直起身子,干脆利索地道:“不知我等何时可以面见皇帝陛下?”

    “皇阿玛近日国事繁忙,诸位恐怕要多等一些时候。”弘书保持笑容。

    车布登班珠尔皱了皱眉,不是很客气的问道:“不知皇帝陛下忙于何等大事?或许我们车臣汗部能为陛下效力。”

    弘书的微笑变成似笑非笑:“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前线传来消息,岳钟琪将军所率大军已经正式与准噶尔接战,如今朝廷上下正忙着保证后勤,力求在新年来临之前结束这场战事,能叫士兵们回家过年。”

    “我能理解贵部想要为国效力的心思,不过北海离准噶尔部不近,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