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失忆之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贵妃失忆之后》 60-70(第15/28页)

,总归能够舒心些。

    “东西都准备好了?”

    “是。”

    秦让呈上礼单供帝王御览,送往颐安行宫的物件由内廷总管亲自经手,多数为今岁外间贡品。内廷还依照陛下吩咐,另行备下礼单,以明琬宫宸妃娘娘的名义一同送至颐安行宫。

    “去办吧。”

    秦让领旨,下月初太后娘娘在行宫设宴,邀诸位太妃共赏牡丹,只怕行宫中还有得忙碌。

    三月时节,宫中精心培育的牡丹只见花苞,未到盛时。

    太后娘娘素喜牡丹雍沈沉静,为花中之王。

    沈幼宜听着宫中事,悠然荡着秋千。

    宫人们捧着各式珍品流水般穿过花苑,要送往颐安行宫。

    “娘娘在这儿呢,叫奴才好找。”

    秦让含笑行礼:“传陛下的吩咐,今日请娘娘去紫宸殿用午膳。”

    “知道了。”

    秦让告退,向萍道:“时辰尚早,娘娘可要先回宫中更衣?”

    沈幼宜瞧自己天青色绣芙蓉花的锦裙:“不必了。”

    天青一色合帝王的喜好,她道:“接着推秋千吧。”

    向萍笑着应好,天青色的裙摆层层叠叠,芙蓉花渐次盛放。

    “娘娘请。”

    紫宸殿偏殿午膳已备好,不过帝王尚未回宫。

    殿中陈设与沈幼宜上次来时有了些不同,毕竟由冬入春,总有时令的变化。那架名为九霄环佩的古琴倒是仍在原处,主人似是时有抚奏。

    窗边桌案上是一副未尽的棋局,沈幼宜瞧了几眼,想不出什么破解之道。

    门外行礼的声音传来,这还是沈幼宜进宫后,二人第一次正经相见。

    “臣妾给陛下请安。”

    她的礼数由宫中女官亲自教导,挑不出错处。

    “起来吧。”

    帝王瞧着心情不错,他今日着苍青色祥云纹锦袍,二人衣饰间倒是有些默契。

    紫宸殿备下的膳食多有沈幼宜喜欢的,可惜了,却是一场鸿门宴。

    “尚仪请起。”

    沈幼宜吩咐人看茶,宫中盛传姚尚仪醉心琴艺,一把七弦古琴可奏天籁。

    三五曲听罢,饶是沈幼宜不好琴道,亦感慨传言非虚。

    这么一位名家教授自己琴艺,道一句大材小用不为过。

    “宸妃娘娘请。”日光丰沛,一树碧叶随风摇动,闪烁着光泽。

    昭王府东跨院不曾让工部插手修葺,仍旧是原来的样貌。

    假山后有一道石阶,蜿蜒着通向顶部的石亭,亭中景象望不真切。

    元朔帝拾级而上,石亭是王府的最高处,可以俯瞰整座王府。

    约莫离山顶还有十几级,石阶绕向左,建构精巧的八角凉亭引去人所有注意。

    至于右侧,元朔帝拨开拦路的碧叶,此地先是现出几块山石,可容一人通过。再绕进去,便得一块小小的平台。

    两侧山石环抱,又有繁花碧树遮掩,很不显眼。

    沈幼宜已闻声回眸,见到元朔帝时下意识一怔,一时竟分不清今夕是何年。

    “殿下?”

    元朔帝示意他不必行礼,当初修建这座花苑时,元乐看过工部的图纸,突发奇想提了一句,若是能在闹中取一幽静之处,让人不能察觉,肯定很有意思。

    他便由得他改了,便是此处。即使在山下绕四周查看,轻易也很难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身下的大石打磨平滑,足够容纳两三人。

    与昭王就这么并肩而坐,沈幼宜可以闻见他身上淡淡的熟悉的香气。

    这一方隐秘的天地只有他们二人,沈幼宜低眸不语,看他们垂落的衣摆几乎相靠。她感到不自在,想挪开又觉突兀。

    “在这里做什么?”元朔帝并未察觉,开口道。

    “臣在看揽胜台。”沈幼宜稍稍抬手,为他指了方向,“那是侍郎大人亲自绘的图。”

    在这里能将揽胜台全貌看得清楚,配上后头的飞云阁,平日里赏景品茗也可,遇上年节或是宴饮,还可以搭景请戏班唱戏。

    沈幼宜想着自己学习一二,日后也可借鉴。

    她借着指路默默收回衣袂,心底又松口气。

    他果然还没有识破她的身份。否则礼数在前,他不会坐得离她这般近。

    沈幼宜打起些精神:“殿下寻臣有何事吗?”

    元朔帝侧眸看他,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寻来此处。

    就好像……只是从前自然而然的习惯,哪怕他离京三年,记忆中总也还有不曾变过的地方,让他觉得安心。

    四目相望,眼前之人渐渐与梦中人重合。

    沈幼宜望他俊朗的眉眼,没有移开视线,轻声道:“殿下相信梦境吗?”

    元朔帝不答:“为何有此问?”

    沈幼宜将他眸中疑惑收于眼底,心中了然,看来只有她做了那些古怪的梦。

    沈幼宜与姚尚仪对坐,拨了拨自己面前放着的一把古琴。

    姚尚仪谨遵圣命,授业一板一眼。

    “不知宸妃娘娘从前可学过琴艺?”

    “略知一二。”沈幼宜诚恳道,“不过许久未碰,已然忘得差不多了。”

    此话挑不出错处,身为大家闺秀,怎可能不懂琴。

    姚尚仪请宸妃娘娘试了几个调,心中约莫有数。

    她授琴,惯例先从琴派与琴曲说起,要初学者通晓七弦琴历史。她信手弹奏的几段曲目,琴声自指尖淙淙流出,令人闻之欲醉。

    这一项宸妃娘娘似是知晓不少,姚尚仪接着以手中古琴为例,讲授琴弦、琴面、琴轸种种。

    沈幼宜心底叹了口气,认真听着。当世名家教授自己琴艺,若是潦草应对,实在是对不住尚仪大人。

    孺子可教,姚尚仪暗暗点头。初学者的琴选用讲究,不过宸妃娘娘弹奏的这一把琴是陛下亲自从库房中择选的,再相宜不过。

    午后茶歇光景,沈幼宜道:“听闻陛下的琴艺,也是尚仪所教?”

    相处数日,这对师徒已然熟识些许。

    姚尚仪尔雅点头,不见骄矜之色:“回娘娘,正是。”

    沈幼宜问话问得得心应手,原来陛下七岁起学琴,太后娘娘精心为他择了数位夫子。

    本朝皇子循例虚岁六岁进学,但作为唯一的中宫嫡子,陛下堪堪过完四岁生辰,太后娘娘便向先帝请了恩旨,令他同几位兄长一道上书房。

    “陛下天资聪颖,每每散学后,再于凤仪宫中习琴艺,三日一回。”

    君子六艺,未来的国之储君皆不能落于人后。

    对于孩童而言,难免苛刻。

    不过沈幼宜拈了块糕点,扪心自问,倘若将这等贵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