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曼哈顿窈窕淑女》 230-240(第8/15页)
哈伊尔被软禁在圣彼得堡自己的别墅里;
1918年3月,米哈伊尔与他的秘书约翰逊(英国人)被捕,关押在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总部;几天后,两人被押送到1千公里之外的乌拉尔地区;此时娜塔莉亚还能去看望丈夫,直到5月下旬,时局越发紧张,娜塔莉亚离开乌拉尔,回到莫斯科;
1918年6月13日凌晨2时许,米哈伊尔大公与秘书约翰逊死于当地契卡的秘密枪决,两人的尸体被草草掩埋在一处树林里。
*
凯瑟琳先看了乔抄录的便宜爸爸生前签署的最后一份正式文件:
“我哥哥的退位文件把沉重的负担放在了我身上,他在一个空前的冲突和民众骚乱的时代,把俄国的皇位传给了我。我与人民一样,认为国家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我坚定地决定,只有当这是我们伟大人民的意愿时,我才会接受权力。他们必须通过普选选举产生他们的代表参加立宪会议,以确定政府的形式并为俄罗斯指定新的基本法律。
因此,恳请上帝的祝福,我恳请所有俄罗斯公民服从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在国家杜马的倡议下已经成立并被赋予了全权,直到制宪会议召开。制宪会议在尽可能早的日期召开,并在普遍、直接的基础上选举产生,平等和公正的选举,应通过其对政府形式的决定,以表达人民的意愿。”
这份文件甚至都不是绝密文件,在苏维埃的档案馆中便可查询翻阅。
这份文件写的非常严谨,首先,米哈伊尔没有拒绝皇位,但也没有接受,因此他实际是没有签署退位文件的;但皇位的继承不是你不接受就能行的,实际在尼古拉二世的退位文件指定米哈伊尔为下一任沙皇的时候,他就是沙皇了;
其次,他接受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认为俄罗斯顶天也就是由君主集权制改为君主立宪制。当时临时杜马实际由资产阶级组成,他们也是倾向君主立宪制的,双方都没有想到,最终是布尔什维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
唏嘘。
凯瑟琳想着便宜爸爸有错吗?他虽然身为万恶的封建时代皇室成员,但一生中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还是公认的皇室直系中最接地气、最平民化的一个,很受民众和贵族爱戴。出身在皇室就是他的“原罪”,但这份“原罪”远远不足以需要用生命来偿还。他要是死在战场上倒是算“死得其所”呢。
契卡呀契卡,你真是简单粗暴!
可是……契卡不会无缘无故处决一个人,他们可能会把人打得半死不活,但不得到上级指示,不太可能随意决定弄死一个重要囚犯。
实际上欧美各国都认为是弗拉基米尔列宁下令处决皇室成员,为的就是不让白军有可能“勤王以令天下”。抛开意识形态不说,苏维埃的简单粗暴尤为令人深恶痛绝。想想看,二战打得如此惨烈,同盟国还得弄个“纽伦堡审判”来公审轴心国战犯,追求个“程序正义”呢。
要是公审之后处决皇室成员,欧美各国也不是不能接受。这暴露了苏维埃成立之初在法律层面压根乱如麻,没有章程,也不在乎“程序正义”。
后续他们的处理也非常迷,他们对外声称那些早已被处决的皇室成员仍然“好好的活着”。因此便宜祖母在头
几年一直抱有希望,认为自己的儿子孙子们没准还活在什么地方。
第236章
米哈伊尔还有日记和信件,未被销毁,一部分保存在圣彼得堡的冬宫,一部分保存在莫斯科的档案馆,乔让杰克留在莫斯科,自己去了圣彼得堡。美国大使馆给他俩配了两名翻译。
乔懂一点俄语但很有限,杰克则是完全不懂俄语,抄录文件不难但很费时间。最后他俩决定将绝大部分文件都拍下来,因此报告之外还有多达2000多卷胶卷,1卷胶卷是36张,冲洗出来后是大约7000页。
凯瑟琳只想说不亏是有钱少爷的思维方式,不差钱!
谢尔盖砸钱找人(此处存疑),在契卡的档案库里找到下达处决米哈伊尔的契卡小领导的报告。事实上苏维埃还真的调查过米哈伊尔大公之死,不过也没啥新鲜的,调查结果是那名乌拉尔的契卡小领导自作主张。
跟“临时工犯错”有异曲同工之妙。
*
整个8月,四个人都在乌拉尔的某个小镇挖地。
当然,让少爷与王子亲自挖土那是不可能的,凯瑟琳给了谢尔盖足够的经费,肯家兄弟和菲利普都带了一大笔钱,于是他们花钱雇佣本地人,挖遍了小镇周围的树林。
是懂怎么花钱的,而且确实花钱办事有奇效,本地人以为他们在找沙俄宝藏,居然还挺踊跃。此时又是夏季,温度适宜开挖,要是冬季天寒地冻那可不行。
最终他们真的找到了……不止一具骸骨,看来当地契卡喜欢在树林里埋人。
4个臭皮匠努力分辨骸骨,乔还很有先见之明的在莫斯科雇佣了一位人类学家帮助分辨骸骨。已知米哈伊尔与约翰逊死后被扒光所有衣物服饰,浑身赤裸扔进坑里,并且二人应该埋在一处,因此先排除那些单人的、以及有衣物服饰的(特别是皮带扣这种金属)。
20年过去了,死者肌肉内脏早已分解,只留骸骨,那些还有皮肉的残骸年份太少,也排除。
再根据身高来判断,米哈伊尔是最小的弟弟,也是身高最高的一个,身高应该有至少180公分,人类学家根据腿骨的长度确认了米哈伊尔的骸骨,也根据约翰逊的亲属描述的约翰逊的身高与牙齿情况确认了他的骸骨。
他们将两具骸骨带到圣彼得堡,但圣彼得堡市政府不允许他们将米哈伊尔的骸骨埋进彼得保罗大教堂,沙俄皇室,死不足惜,不配得到死后安宁。凯瑟琳事先预料到可能不被允许,因此也早有指示,让他们将骸骨带回英国。
约翰逊是英国人,他还有亲戚在英国,这要是换个国家,大英帝国老早就会要求对方政府“严惩凶手”了。
凯瑟琳不知道英国人是否忌讳死人,因此没有让谢尔盖将便宜爸爸的骸骨送到克拉伦斯之屋来。
*
阿拉斯泰尔说:“大公是你的父亲,我怎么会忌讳?让谢尔盖……不,我过去接父亲的棺椁。你忘了家里是有教堂的。”
凯瑟琳这才恍然:她还真忘了!
克拉伦斯之屋的一楼是有一间东正教小教堂的,是前任主人阿尔弗雷德王子(老亚瑟王子的二哥)为妻子玛丽亚亚历山德罗夫娜女大公修建的,亚瑟王子搬进来后将小教堂改成了新教教堂。这次修,娜塔莉亚拍板,将小教堂又改回东正教,其实也就是换几扇彩色玻璃窗的事情。
只是凯瑟琳作为克拉伦斯之屋的女主人还没有几天就出去度蜜月,一直没有用过小教堂。她现在对自己的宗教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自己现在算是新教徒还是东正教徒。
*
乔打来电话,说首相张伯伦邀请父亲去唐宁街10号了,他猜想多半跟宣战有关。
那还能怎么着?宣战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我猜张伯伦是希望美国能够支持英国的宣战,除了口头支持之外,也许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