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朕登基: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50-60(第8/15页)



    老鸨脸色难看,苏少爷再次风度翩翩地登场,最终以他出价一千两定下花魁状元而收场。

    榜眼、探花也纷纷被苏少爷的朋友们定下。

    第二日,这事迹便在檀州大街小巷传开了,青州草包孔若云也成了檀州人尽皆知的笑话。

    这两件事过后,孔若云在檀州的一举一动都受人注目。

    苏见烨还专门派了两个八九岁的小厮跟着他,看他去了什么地儿,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好当做平日与好友下酒用的笑料。

    结果这老哥心还挺大。

    若是苏见烨,花魁争霸当晚他便要臊得连夜逃出檀州,此生不再踏入,结果这老哥没两日便想起了自己此行檀州的正事,让仆人在市场找了个摊位挂了个牌子,说要高价收粮,标的价格是有零有整的一百六十一文钱一斗。

    檀州今年的米价算是彻底跌穿了,今年新出的大米市场价八十文一斗,而这孔若云出的价格,每斗竟比市场价的两倍还要多一文钱,也不知是在搞什么名堂?

    第56章  56

    看了孔若云挂的牌子, 市面上的米铺,甚至老百姓也纷纷找上了孔若云的摊位,想卖掉手里的米。只是这孔若云又说自己怕麻烦, 他要的量大,一斗一斗地收要收到猴年马月?

    起码要有五千石他才肯收。

    五千石。

    檀州最大的米铺一下子也拿不出这么多米, 能以五千石为单位做买卖的唯有粮商, 这件事很快便引起了檀州粮商们的注意。

    他们檀州粮商去年从百姓手中收购大米的价格是一百六十文一斗, 只是今年米价腰斩,这些大米便都砸在了他们手上,卖也不是, 囤也不是。

    而孔若云每斗多加了一文钱, 这分明是在向他们喊话, 要接手他们手中的大米。

    算上这一年来收购大米、管理仓窖的成本,檀州粮商依然是轻微亏损的,但孔若的标价与今年的八十文一斗相比, 却也已经高出了两倍, 至少能让他们及时止损,顺利从此次囤粮事件中下车了。

    近日, 檀州粮商便开始蠢蠢欲动。

    只是他们都加入了商会, 行动受商会限制,手里的粮也不是他们想抛就能抛的。

    商会成立的目的便是避免大家无序内卷, 打价格战, 这对“檀州商人”这一整个整体都没什么好处。

    想在檀州做生意,得先来拜商会的码头, 这是檀州的规矩。

    今年秋后米价大跌, 商会叫大家继续囤粮不放,看看明年的行情如何。大家一开始虽有异议, 但最终也达成了这一共识。

    只是最近因这孔若云的到来,大家明显坐不住了,今日商会开会,便有人提道:“这孔若云在市场上高价收粮,大家都听说了吗?”

    坐在主位主持会议的是商会会长苏老板的亲侄儿,名为苏永。

    苏老板生了几个儿子都难当大用,倒是苏永,因父母早亡,自幼跟着苏老板生活,此人精明能干,善于算计,比苏老板几个亲儿子加起来都顶用。

    这几年苏老板身体欠佳,生意上的事便都交由了侄儿苏永打理,商会会长一职也叫苏永代理着。

    苏永问了句:“听说了,但他收了吗?”

    还不是一斗都没收。

    大家没听出苏永弦外之音,有人道:“他说五千石起购,咱们不出手,檀州便没人能做得他这笔生意。也不知他葫芦里头卖的什么药,但他若真肯收,我还真想把去年的大米都卖给他。”

    “听说他已经放话出来,只要咱们檀州粮商肯抛,抛多少他便接多少。”

    苏永轻轻扇着手中骨扇:“他还说今年仙云阁花魁非他莫属,结果如何?”说着,他“呵”地嗤笑了声,“五十两?”

    提到此事,大家纷纷发笑。

    苏永继续道:“咱们檀州商会调得动的粮食,加一块儿能填满东都半个含嘉仓,能接手这么多粮食,还有仓窖存储的,全大周五根手指都数不满,什么时候又关这孔若云的事了?”

    有人道:“此人抠抠搜搜,竞选花魁只肯出价五十两。但他毕竟才发了一笔财,不懂奢侈享受,舍不得在这上头花钱也是正常。但收购粮食,他未必不舍得花钱。听仙云阁的堂倌儿说,他此次入檀州可是带了八箱白银过来,配的卫队各个功夫了得。”

    “五千石起购……五千石可不是个小数目,不知他手里的银子,够吃下多少个五千石?”

    “八箱白银,按他的标价,吃下六十个五千石绰绰有余。”

    三十万石粮。

    这数额谈不上多,不过是他们手中囤粮的一个零头,只是这零头,却也足够一些末流小粮商抛完手里的囤粮,顺利下车。

    大家恨不能绕开商会,自己偷偷去找孔若云谈,只是这话他们不敢说。

    看苏永不肯松口,有人激进地道:“哪怕没有这孔若云,我都想以八十文一斗的价格把大米抛了,赔了就赔了,再晚怕是连八十文一斗都卖不到!”

    有人应和道:“是啊,粮食不是金银,哪怕储藏得再好,那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的。一直压在手上,我晚上实在睡不踏实啊!”

    他们不会知道,孔若云带来的所谓八箱白银只有上面一层才是银子,下面铺的全是石头。他想吃下一个五千石都费劲,但别说一个五千石了,他连一斗他都不想接手。

    檀州今年新出的大米八十文一斗,他孔若云再是个烧包,也不会用一百六十一文钱一斗的价格,去买粮商手中去年的旧米!

    二公子配给他的这些银子,都是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他省一两,便多一两流入青州老百姓手中。

    只是檀州粮商铁板一块,都听商会统一调度,去年囤粮不放,今年米价腰斩,他们依然耐着性子囤粮不放,想等着米价再涨回来。

    二公子这才派他来了檀州,用这种方式搅一搅檀州的水,让他们内斗,让他们心急,让他们把手里的粮食都抛出来,青州老百姓才有活路。

    长桌主位,苏永一言不发。

    张老板实在心急,开口道:“今年新出的大米已经跌到了八十文一斗,我们手中压着的都是去年的旧米,在市面上连七十文一斗的价钱都卖不到。哪怕明年檀州收成欠佳,米价也不会一下翻个跟头,涨回去年的价格。”

    苏家去年也收购了大量粮食,他们收得多,赔得自然也更多,但苏家家底厚,玩得起。

    反倒是张老板这种小老板,手上没太多本钱,一赔便是倾家荡产,此刻便更加焦灼。

    过去几年,商会也曾带大家赚过几笔大的。

    那时的商会一团和气,大家也都心甘情愿对商会俯首帖耳,生怕商会不带自己玩儿。只是今年的米价一跌再跌,大家都要赔钱割肉,商会又叫大家囤粮不放,小粮商们便逐渐心生不满。

    张老板直言道:“大家干脆想卖就卖,想囤就囤,各凭本事便是!无论明年是丰年灾年,是赔了赚了,好歹是自己做的决定,大家心里都没有怨言!”

    苏永转着手中的玉扳指,听大家你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