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朕登基: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23-30(第7/9页)

户们自然争相购买——尤其易富难贵的富人阶层,可以以此标榜自己的身份和品位。

    卫吉说,他会在周吴边界一股脑把货物出给吴国一个巨商,此商人再把货运送至吴国腹地,分销给各路权贵,这些货物在吴国也一直是奇货可居的状态。

    周祈安便又问了句:“对了,卫兄,现在我们和吴国已经恢复通商了吗?”

    他听谁说过,当年仁宗皇帝时期正值两国蜜月期,互相通商,互通有无,对两国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只是后来,两国边境爆发了几次小规模冲突,当时仁宗皇帝又已驾崩,继任皇帝一怒之下便切断了两国商路,没听后来又恢复过……

    只听卫吉直言不讳道:“并未恢复。”

    虽不能摆上台面,但这些事镇国公、周将军也都知晓,周祈安早晚也会知道,他也就不遮遮掩掩了。

    明面上,这些生意都是他卫吉个人所为,对吴国商人也如此声称。至于他为何能拿到这么多官窑瓷器,那便不是吴国商人应该关心的了,只要他识货,知道这些的确是官窑出品,并非赝品,也并非官窑残次品,也就足够了。

    周祈安听了大为震惊。

    不能通商,那这岂不是……走私吗?

    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做的事,又怎么能叫走私呢?

    看周祈安惊讶,卫吉也只是笑了笑,又跟他讲了另一件事。

    去年周国与北国打仗,两军打得不可开交,可就在战场四十里外,他们的商队正在和北国商队交易。

    他拿粮食、布匹,换取北国人的牛羊和皮毛。

    至于为何敢这么做,自然是因为双方都跟上头打好了招呼,两军统帅也都知道这回事。

    当然,像金银铜铁和一些军需药品,他是不可能做的,周国上头也命令禁止。

    他知道有些人也在偷着卖,以此谋取暴利,只是一旦发现便是死罪。两军交战,却偷卖军需物品给敌国,这罪同卖国。

    朝廷上头的关系有多乱,他有时也摸不清楚。

    尤其镇国公与荣国公,两人亦敌亦友,时而合作,时而又互相厮杀,叫人捉摸不透,但他只听荣国公行事。

    他如今的富贵,皆是拜皇上和赵大人所赐。

    这些摆不上台面的事情,万一哪天败露,自然也要由他一人承担,而不能损害到圣上威严。但若真有东窗事发的那一天,那也是他卫吉的命数,他亦甘愿领受。

    第29章  29

    这一日风和日丽, 碧空万里。

    三人夹在队伍中间,因为要配合步兵步调,只能骑在马上慢慢踱步。

    张彦青走得有些厌了, 问了句:“我们要不要骑快点,超出队伍去?”

    周祈安刚学会骑马, 正值人菜瘾大的阶段, 欣然回了句:“好啊!”

    卫吉虽有商队, 但商队离了他也自有规制,又有副手替他看押,并不需要他时时都在, 也回了句:“好。”

    于是三人绕到了队伍旁侧, “驾!”了一声便快马冲了出去。三人排成一列, 足足跑了一两刻钟才追上队首。

    前排部队是五千骑兵,以周权为首。

    此地刚出长安,危险系数几乎为零, 若是身穿盔甲, 人累马也累。五千骑兵正身着便服,十分轻盈地骑在马上, 身上也只带了把佩刀, 其余武器都放在了辎重车上。

    周权正骑在马上压着速度往前走,便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回头, 竟是周祈安?

    他跑得很快,两侧碎发也跑飞了, 正一边驾马狂奔一边龇着牙乐, 看到他还高兴地喊了声:“哥!”

    周权不禁有些意外,问了句:“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周祈安说:“在队伍中间太闷了, 我们想快马加鞭往前跑跑。”

    周权应了声:“去吧。这阵子倒是随你,但等靠近了青州可不许自己再跑了。”

    周祈安又大言不惭道:“我们先去探探路,顺便看看大军今晚在何处扎寨!”

    听了这话,骑兵们笑。

    周权也只笑了笑说:“行,去吧。”

    他们行军这么多年,尤其又在长安附近,每天走到何处,在何处扎寨早已有了章法。哪怕是在不熟的地界,也有斥候在前方探路,哪里轮得到他。

    事实上,他们在接到剿匪命令之前,便已料到青州早晚要出事,已经先行派了八百营的人前去打探情报。八百营的人已快马加鞭赶到了青州,周权在离京前一晚,收到了八百营发来的第一封信报。

    三人冲出了队伍,在官道上拉成一排策马疾驰,不知跑了多久,一回头,竟已不见大军踪影。

    卫吉道:“再往前跑跑,说不定午时之前还能赶到宁县吃个午饭。”

    “好!”

    卫吉跟着商队走遍了大江南北,就是个活导航,负责在前方带路。两人策马跟在身后,没出一个时辰便进入了宁县地界。

    在荒郊野外走了一天一夜,进入县城,只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三人找了家酒楼吃饭,点了一桌好菜,两壶好酒。

    出发前,周祈安还以为自己未来一两个月都要吃糠咽菜,真等出发,却发现这一路上多姿多彩。除了军队伙食比他以为的要好许多,自己骑马,还能进入沿途州县采买补给,把二十斤肉干落在家里的悲伤,也早已忘到了烟消云外。

    吃完,周祈安见街上在卖烤羊肉、肉夹馍和各式点心,便每样买了一些,准备带回去给张主事、文超兄和他亲爱的怀青哥吃。

    至于他大哥嘛,向来对吃不敢兴趣,一忙起来脑子里便全是军务,送进嘴里的是豆干还是酱肉也吃不出来,今晚也未必见得着他,就先不考虑他啦。

    买完东西,三人上了马继续赶路。

    午后的风温热干燥,空气中带着尘土的味道。

    跑到一处平地,卫吉说:“大军今晚估计要在这里扎营,我们就在这儿等他们如何?”

    “好啊。”说着,周祈安跳下马来。

    他中午饮了几杯酒,酒劲此刻仍未退散,脸颊仍带着些红晕。

    他把马绳拴在了一旁小树上,便在树下躺了下来。午后阳光暖融融的,透过树叶,斑斑驳驳地打在了他脸上,他便捡了两片树叶遮在了眼圈上。

    卫吉拴好马,也走到了他旁边坐下,忽然问了句:“时屹,你是哪年生人?”

    周祈安记不得年份,只回了句:“今年十八岁。”

    卫吉算了算说:“所以是葵未年生?”

    “应该是!”

    卫吉道:“听说你和周将军并非亲兄弟。”

    周祈安闭着眼睛点了点头,像背课文一般把这段话背了出来:“我和我哥的父亲都曾是京兆府的府兵,两家很交好,后来我哥爹娘去世,我爹娘便收养了我大哥。再后来我爹娘又死于战乱,就剩我哥带着我了。”

    卫吉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