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朕登基: 12、12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别逼朕登基》 12、12(第1/2页)

    赵秉文道:“各位大人,旧账就不要再翻了好不好!当时出兵,也是皇上、丞相大人和兵部商讨了半年才下的决议。后来看前线战况不错,这才又决定扩大战果,此时再提,那便是忤逆皇上!”

    大家听了一言不发。

    赵秉文又回头看了一眼坐在大堂角落里的周祈安、祖文宇,走上去道:“还有,今日咱们府衙来了两个见习,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周祈安,这是祖文宇”说着,把二人揪了出来。

    户部群臣:“……”

    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提前说!

    刚刚发的语音还能撤回吗?

    ///

    一上午什么都没做便到了放衙时间,周祈安出了宫城,朝将军府方向走了一会儿,便见府上的马车正停在路边等他。

    车夫看到他喊了声:“二公子!”

    “嘿?”

    这么贴心,一定又是王荣安排的。

    周祈安上了马车回了将军府,下午跟着先生读了会儿书,太阳快下山了,天气凉爽舒适,便在院子摇椅上摇了一会儿,等着大哥回来了就一块儿吃晚饭。

    只听“咚—”的一声,承天门上的第一声暮鼓敲响。

    快宵禁了,墙外却没有熟悉的马蹄声传来。

    王荣又等了一会儿,便去后院找二公子道:“晚膳已经备好了,要不二公子先用吧。”

    他们家二公子打小就胃不太好,不能饿着,府里的规矩便是二公子饿了就得吃,不必等将军回来,且将军有时也会宿在城外军营,不回来的。

    周祈安还不大饿,继续在桂花树下捧着一本书摇着,说了句:“再等等吧,我也不饿。”

    天色渐暗,书本上的字迹也看不清了。

    而在这时,墙外终于有“策!”“策!”的声音传来,那声音又在府门前戛然而止。

    “大哥回来了!”说着,周祈安起了身,“快开饭吧。”

    他走向了中堂,叫了声“大哥”,而后走到桌前坐下。

    丫鬟们陆陆续续把饭菜端了上来,一共是八菜一汤,他便说了句:“好丰盛啊。”

    周权在一旁洗手,用毛巾擦了擦,走来看了一眼却说:“太铺张了。”

    王荣有些羞愧,回了声:“是。”

    将军府一向崇尚节俭,尤其粮食。

    这两年,长安城内的乞丐似乎又开始多了起来。

    看着生活在水火之中的百姓,周权也无法关起门来过“朱门酒肉臭”的日子,一直叫王荣不要铺张。

    王荣也谨记在心,之前也一直克勤克俭,这阵子也是看二公子大病初愈,身子太弱,胃口又不佳,这才叫厨房多加了两道菜。

    但这些,他向来也不会多做解释。

    周权坐下,给周祈安盛了一碗羊汤,又问道:“今天在户部衙门没什么事吧?”

    周祈安回忆了一下,好像除了大臣们下了朝后争论了一番外,其余也没什么事了,他一上午都坐在角落打发时间,实在百无聊赖。

    哦对,他忽然想起一事。

    祖文宇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那日清明击鞠惊了马,差点冲撞圣驾也就算了,还不长教训,还在长安城里飙马,还动不动急刹马,今天差一点又惊了马,差一点又一蹄子踏碎他脑袋了。

    不过想想也是,十五岁正是暴躁的年纪,又是权二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祖大帅唯一的血脉,狂一点倒也能理解。

    周祈安想了想,还是回了句:“没什么事。”

    “那就好。”

    周祈安往羊汤里撒了一把葱花,舀起来喝了一勺,想起今日衙门里的争论,又有些不解地问:“哥,我们这次为什么一定要攻打北国?不是说南边吴国小富即安、重文轻武,更容易打吗?为什么不先打吴国,等天下归一了,先休养生息,等国库充盈了再去收拾北国呢?”

    周权笑了笑,问了句:“今天在衙门里又听到什么风声了?”

    “那倒没有。”说着,周祈安埋头喝汤,有些心虚。

    他毕竟也是户部的人了,基本的职业道德还是要有,两头传话、挑起对立的事他可干不出来。

    不过周祈安不说,周权也能猜得到。

    他没多问,听了弟弟这番见解倒是有几分欣慰,开始为弟弟解惑。

    “你这主意倒是不错。但这两年,北国屡屡在边境挑逗,如果不出兵平乱,只会助长了北国人的野心。”

    北国之乱便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当年的“回丹战役”,便是北国对周朝的试探。

    只可惜那一战没有受到朝廷重视,义父一人苦苦在边疆支撑,甚至痛失长子,最终却没能夺回白城。

    而在那次战争中,北国人看到了周国边防的溃烂,没两年便兴兵打了进来,这才有了后面那一场惨绝人寰的北国之乱。

    周祈安的爹娘,也在那场战乱中丢了性命。

    周权放下碗筷,看向周祈安道:“你的想法的确很好,但北国野心勃勃,不会给我们天下归一、休养生息的时间。我们若兴兵攻打吴国,北国马上就会趁虚而入,而以我们目前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持南北两线作战,到时候只会腹背受敌。”

    “北国和吴国会先联手灭了我们,之后北国再灭了吴国,到时候天下归一,也就归给北国人了。”

    周祈安听了挠了挠头,感觉有什么东西要长出来了。

    周权继续分析道:“再说说南吴。”

    “六十多年前,我朝内乱,南方一个节度使趁乱造反分立出去,逐渐侵蚀我朝领土,不断发展壮大,这才有了如今的南吴。”

    “当年为了平息叛乱,两边断断续续打了五六年的仗。只是两边半斤八两,又都争相不让,除了彼此消耗国力,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后来仁宗皇帝继位,便改了国策,与吴国谈和,这才成了如今南北分立的局面。”

    “这五十年来,两边一直和平共处,仁宗皇帝时期,两边甚至还能通商。毕竟同宗同族,后来北国之乱,吴国还向我们支援了粮草、冬装和药品。我们此时若是出兵,不仅师出无名,更要遭世人唾骂。”

    周祈安问了句:“那难道我们要一直分立吗?”

    周权道:“并不!但攻打吴国,现在还不是时候。再说回启、房两州。”

    “在户部眼里,这两州不如吴国富庶。但此处是大片草原,又有黄河流过,水草肥美。在我们兵部眼里,此地不仅能放羊,更是大面积培育战马的不二之地。”

    “义父想在那儿开办军马场,培育战马,训练士兵骑射。如果顺利,不出几年,我们的骑兵数量便可以翻上一番。到了那时,想先打北国,还是先打吴国,主动权便在我们手中。”

    “南边要收复,但不是现在。我们要扩充骑兵精锐,要兵强马壮,等到了敌我力量悬殊之时再一举收复吴国。力量越悬殊,便越有可能兵不血刃。否则便是重蹈覆辙,打了五六年,死了士兵、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