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昔年雪》 70-80(第19/21页)
还是执意与本王装糊涂,那也请便了,只是到时候可别怨本王从严处置。”
“本王给诸位一个主动认罪的机会,至于要不要,就看诸位自己了。”
“午时前自陈罪状者,本王酌情上奏。若逾时未交……”杨惜笑了笑,刻意将话断在此处。
堂下的官员听了这话,额头渗出涔涔的冷汗,甚至还有人不慎打翻了茶盏,但仍是许久没有人动作。
直到,一道不知自何处响起的,笔尖与纸面摩擦的“沙沙”声,打破了满室的静默。
没过一会儿,方才那个最先出声询问杨惜的官员站起身,咬了咬牙,将第一张认罪书投入了瓷缸中。
杨惜朝他微笑颔首,转头对一旁已经攥起了笔的官员们道,“罪状写得越详实,指认的官员越多,本王的处置就越是宽仁。”
“殿下,午时快到了。”在一旁数刻漏的亲卫适时出声提醒了一句。
这样一来,起先还十分挣扎犹豫的官员们便坐不住了,纷纷写下认罪书投入瓷缸中。
待瓷缸中积满了罪纸,杨惜敛了面上的笑意,站起身走到瓷缸前,将那些罪纸拾起,扔洒在空中。
他看着它们如雪片般飘飘扬扬,讥诮道,“本王不知,玉城竟有这么多‘清廉贤明’的父母官呢……难怪乌浒人要反啊。”
然后,杨惜自瓷缸取出最初那封认罪的血书,将信件拆开,取出其中空无一字的纸张,将它撕得粉碎,看着堂下满脸惊愕之色的众官冷笑了一声,“陆大人昨夜可是一字未招呢。”
“封皮上的血字,是本王握着他的手,一笔一画划下的。”
“好了,把他带上来吧。”杨惜摆了摆手,吩咐一旁的亲卫。
一身血污、蓬头垢面的陆敬很快被押进了府衙内。
“他们认了。陆敬,你认不认?”杨惜冷冷地扫了他一眼。
陆敬看着堆满高堂的纸张,垂着头,眼中的光芒彻底熄灭了,喃喃道,“蠢货。”
“都是蠢货……”
他突然发疯似的冲到那些官员案几前,将他们的笔挨个掰折,然后一扬袍袖,数截断笔自他指掌间滚落。
“我受了一夜的酷刑都不曾供认出谁,太守那卷宗内本没有印章,也不曾署名,可你们竟就这么轻易地就被他诈出来了。”
然后,他昂头狂笑一声:“以空白的认罪书来攻心,殿下好手段!”
杨惜没管他,转头一喊:“裘将军,你可听清楚了?”
裘珏自屏风后走出,神色极其复杂,再不复杨惜最开始找到他,向他解释乌浒作乱内情时的不可置信。
杨惜瞥见裘珏按在剑柄的手背青筋暴起,这位长期被上官政令所蒙蔽的少将军恐怕此刻才惊觉,玉城官场的脓疮远比他征战多年披挂的铠甲要沉重得多。
裘珏拔剑出鞘,一剑刺入陆敬的胸口,“噗呲”一声,自陆敬胸口喷溅出的鲜血坠在青砖上,绽出妖异的血花,陆敬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满场官员皆屏住了气,转过头去,不忍细看,心中正生出些兔死狐悲之感时,廊下突然传来几声爆鸣,窗纸上映出冲天火光。
一个守城门的戍卫冒雨跑进了府衙,喘着粗气惊慌地喊道,“不,不好了,殿下,将军,城外有敌来犯,眼下正在攻城。”
杨惜愣了一下,以为是梁龙没能劝住乌浒部族,长眉紧蹙,问道:“可是乌浒人?”
“不,不是,那群人面色青僵乌紫,如同行尸走肉般,明明受了我们弓弩手射去的许多发箭矢,却像没有痛觉般,仍在前进。”戍卫脸色发白,咽了咽口水,仿佛在回忆什么极恐怖的东西。
“为首的将领足下蹈火,手执一柄长蛇矛,作战凶狠勇猛,但是他,他……”这戍卫目光已有些呆滞,在自己脖颈上轻轻比划了一下,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他没有头。”
第80章 断首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铁器不死……
听罢戍卫通报后,杨惜当即吩咐几个亲卫留镇府衙,然后和裘珏一同带着玉城驻军冒雨赶往城门处。
见城门已快被攻破,裘珏当即指挥驻军列阵准备迎战,不擅近战的杨惜则携着弓箭一路疾奔上了玉城弓弩手所在的城楼。
动作间,杨惜发间玉冠被狂风吹落在地,他没顾上捡,任一头如瀑的乌发散落在腰后。
暴雨倾盆而下,粘稠腥咸的雨水急猛地砸在杨惜脸上,他竭力张着眼往城楼下望去,果然看见了方才那戍卫口中手执蛇矛的无头将尸,愣在了原地。
那是一具身披斑驳残甲的尸体,身形高大,肢体上缠绕着四条血迹斑斑的青铜锁链,锁链似乎是从地面开裂的沟壑内伸出的,链身布着咒文,那咒文仿佛在呼吸般明灭着。
那尸体脖颈处的断口平整如镜,手中长矛却泛着妖异的青光,矛尖挑着一颗玉城戍卫的头颅。
它身后跟着一片黑压压的兵卒模样的尸群,皆身穿玄甲,披坚执锐,只是都面色青紫,毫无生气,浑若行尸走肉。
杨惜神色凝重,狠眨了一下眼,眼前的景象却并未消失,绝不是眼花。
“那将尸手里握的……是楚玉秋将军的太阿矛?”一位弓弩手的惊叫仿佛隔着水幕传来。
“什么?”杨惜没听真切,转头看向那个弓弩手。
那弓弩手往杨惜身边凑近了些,提高音量道:“殿下,卑职祖上是从关中迁来交趾的燕人,卑职幼时曾在县志里翻到过昔年高祖与楚将军南征交趾的记载。”
“高祖和楚将军阵前大败百越部族之后,并没有马上回京,他们协助百姓疏浚渠道、治理城廓,将农耕技术教授给当地百姓,促进交趾农业的发展。”
“高祖喜武好战,后来还率军往交趾南方前进,直至将不肯归降的部族党羽悉数翦除为止,最后,他同楚将军一同在玉城筑起铜柱,以铜柱划分燕国疆域,成一时佳话。”
“县志那些记载后面,附上了高祖的剑与楚将军的矛,卑职方才越看那将尸手中的蛇矛就越觉得熟悉,猛然想起县志上的图画。”
那弓弩手说着说着,又摇了摇头,“可楚将军他分明已经死了百年有余,怎么会……”
杨惜听了这话,沉思了一会儿,一个有些离奇的想法涌上心头,出声问道,“你知道,当年楚将军是怎么死的吗?”
“好,好像是,和高祖君臣离心后,拥兵造反,被高祖枭首弃市。”
“枭首啊……”杨惜顿了顿,眸光闪烁,“这具将尸,恰好没有头。”
“殿…殿下,您的意思是……”
杨惜凝眸望着天边闪过的紫色雷电,轻语道,“只是猜测。”
他以前便听说过,某些古建筑的墙体在制作时可能采用了含有四氧化三铁的特殊颜料。在雷电天气的特定前提条件下,这种颜料可能展现出类似于“录像”的特性,捕捉并记录当时在墙边发生的事,当类似的雷电再次出现时,这些被记录的百年前的影像,便可能被“重现”。
杨惜不相信尸体会动,尤其还是个死了百年有余的人,所以第一反应是因为雷电天气,城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